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膩科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大栗樹鄉大膩科行政村
- 面積:2.16 畝
大膩科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大栗樹鄉大膩科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是大膩科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2.16畝,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17 ℃,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宜種植水...
膩科街自然村村隸屬於大栗樹鄉膩科街行政村,屬 山區。距離大栗樹鄉20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4167畝,海拔1670米,年平均氣溫17 ℃,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包穀、三七、烤菸等農作物。村情概況 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84戶,有鄉村人口797人,其中農業人口797人,勞動力340人,其中從事第...
大膩科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大栗樹鄉,東鄰大倮者,南鄰河外,西鄰膩科街,北鄰文山縣。轄水頭、梁子、新鹽盤、老鹽盤、三門洞、下寨、背陰寨、小坡、水洞、老寨子、大膩科、大田灣、石圍子、鹽井、河邊、火山、拱橋坡、河尾等18個村民小組。該村屬於山區。距離鎮6.00公里, 國土面積27.90平方公里,...
膩科街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大栗樹鄉,地處八寨鄉邊,東鄰臘科行政村 ,南鄰 烏木行政村 ,西鄰 八寨行政村 ,北鄰文山州 。轄 秧田沖 、對門寨 、山後等21 個村民小組。該村屬於山區。距離鎮12.00公里, 國土面積15.86平方公里,海拔1670.00米,年平均氣溫17.00℃,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適宜種植...
膩坡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轄縣馬關縣仁和鎮膩坡村委會,屬於山區。該村位於仁和鎮南邊,距離膩坡村委會0 公里,距離仁和鎮9公里。村情概況 該村國土面積2.00平方公里,海拔1,49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適宜種植核桃等農作物。有耕地550.40畝,其中人均耕地1.77...
臘科村,屬於山區。距離鎮13.00公里, 國土面積22.33平方公里,海拔1650.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適宜種植包穀\稻穀等農作物。該村東鄰大栗樹鄉,南鄰八寨鎮,西鄰大膩科,北鄰文山。轄臘科、下壩、上壩、凹塘等9個村民小組。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858.00畝(其中:田441.00...
小嘎吉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仁和鎮膩坡村委會,屬於山區。該村位於仁和鎮南邊,距離膩坡村委會2.5 公里,距離仁和鎮11.5公里,國土面積1.40平方公里,有鄉村人口213人。村情概況 小嘎吉自然村海拔1,332.00米,年平均氣溫20.00 ℃,年降水量1,240.00毫米,適宜種植核桃等農作物。位於...
田沖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仁和鎮膩坡村委會,屬於仁和山區。位於仁和鎮南邊,距離膩坡村委會1 公里,距離仁和鎮10公里。年降水量1,240.00毫米,適宜種植核桃等農作物。有耕地343.00畝,其中人均耕地2.96畝;有林地56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4戶,有鄉村人口219人,其中農業...
墳腳自然村,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仁和鎮膩坡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仁和鎮南邊,距離膩坡村委會4 公里,距離仁和鎮13公里。國土面積1.7平方公里,海拔1447米,年平均氣溫22℃,年降水1450毫米,適宜種植核桃等農作物。有耕地762.00畝,其中人均耕地2.75畝;有林地723畝。根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轄1...
里比自然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仁和鎮膩坡村,屬於山區。位於仁和鎮南邊,距離膩坡委會4 公里,距離仁和鎮13公里。村情概況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7戶,有鄉村人口175人,其中農業人口175人,勞動力8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8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0.79萬元,農民...
洲湖自然村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是一個集紅色、綠色、古色三色資源於一體的古村探秘與親水保健休閒勝地。已被批准為國家3A級景區,因“船屋”面世而聞名暇邇的黎川縣華山場洲湖村。村內有山林面積5萬多畝,其中毛竹林2萬多畝,天然原始次生林3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80%、動植物資源豐富,珍稀...
下乾田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仁和鎮膩坡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仁和鎮南邊,距離膩坡村委會5.5 公里,距離仁和鎮14.5公里。國土面積1.24平方公里,海拔123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宜種植核桃等農作物。有耕地592畝,其中人均耕地3.5畝;有林地510畝。村情概況 根據有...
大紅地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阿旺鎮雙龍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鎮西邊,距離村委會2 公里,距離鎮4公里。國土面積0.610畝,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19 ℃,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59畝,其中人均耕地4.7畝;有林地118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7戶,有鄉村人口130人,其中農業...
上乾田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仁和鎮膩坡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仁和鎮南邊,距離膩坡村委會6 公里,距離仁和鎮14公里。國土面積1.28平方公里,海拔1,342.00米,年平均氣溫20.00 ℃,年降水量1,240.00毫米,適宜種植核桃等農作物。有耕地687.00畝,其中人均耕地2.80畝;有林地540.00畝...
為了保護好魚類資源,傣族傳統上就有以自然村為單位,對共有河流進行分段管理的制度,不允許毒魚,更不允許炸魚、電魚,保證了魚類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傣族不但善抓魚,做魚的功夫也很獨到。先講破魚。最特別的就是從魚的背脊上破開,魚本身就滑不溜手,砍輕了,破不開,砍重了,又怕滑到手上,真是需要有點...
芹菜塘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煉鐵鄉牛桂丹村委會,屬於 山區。位於煉鐵鄉東 邊,距離 村委會5.00 公里,距離鄉政府5.00公里。國土面積0.14平方公里,海拔2,80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 ℃,年降水量0.00毫米,適宜種植洋芋 大白豆等農作物。村情概況 有耕地177.00畝,其中人均耕地2.90畝...
截至2011年末,轄大栗樹、河外、烏木、和平、板橋、倮灑、大馬固、大倮者、臘科、大膩科、膩科街、那衣龍1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28個村民小組。有175個自然村。截至2020年6月,大栗樹鄉轄12個行政村:大栗樹村、河外村、烏木村、和平村、板橋村、倮灑村、大馬固村、大倮者村、臘科村、大膩科村、膩科街...
那衣龍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大栗樹鄉,地處八寨鎮邊,東鄰臘科行政村 ,南鄰烏木行政村 ,西鄰 膩科街行政村,北鄰 文山州 。轄新寨 、老寨 、區井等12個村民小組。該村屬於山區。距離鎮18.00公里, 國土面積12.04平方公里,海拔1705.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適宜種植稻穀\...
從明洪武年間始祖李可求從福建移居此地、開荒建房算起,石塘古村已經走過了640年的風雨,到清代鹹豐年間已發展為千家村,成為仁化縣最大的自然村。石塘古村總占地總面積15公頃,有人口3400多人,擁有古建築133座,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韶關市範圍內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風、古韻於一體,歷史文化底蘊最深厚...
村西南3公里的石灰灶自然村里,有優質石灰石礦,自古盛產石灰,燒制石灰有良好的傳統工藝,燒出的石灰細膩、粘性強,隨著建築材料水泥的普及套用,近十多年,石灰在建築市場占有率,前景不佳,此處石灰生產才停止。村北面的高山黃坑嶂頂峰,有古戰壕,戰壕綿延整個山頂,全由巨石砌成;村西面的鋼鼓嶂山上有舊時所...
隨著聚落的發展擴大,形成東、西、南、北四村。另外還轄塘沽蘆葦公司南側創業、楊北兩村。面積約58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委員會,含6個自然村,23個村民小組,2043戶,7119人(含集體戶口62人)。除漢族外,還有滿族、朝鮮族。撤鄉前鄉政府駐北村,南距塘沽16公里。地處海積沖積平原,地勢低洼,起伏甚微,北部略高...
千柱屋,又名斯盛居,是斯氏古民居建築群中規模最宏大的台門,當地人又稱對面新屋,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東白湖鎮斯宅村(原屬於螽斯畈自然村),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為當地巨富斯元儒的住宅。“千柱屋”磚木結構,氣勢恢宏,建築面積占地6900多平方米,有屋118間,弄32條。內含10個天井,屋柱盈千,故名“...
青龍鎮、祖山鎮、木頭凳鎮、雙山子鎮、馬圈子鎮、肖營子鎮、大巫嵐鎮、土門子鎮、八道河鎮、隔河頭鎮、婁杖子鎮、龍王廟鎮、茨榆山鎮,11個鄉:鳳凰山鄉、三星口鄉、乾溝鄉、大石嶺鄉、官場鄉、平方子鄉、安子嶺鄉、朱杖子鄉、草碾鄉、三撥子鄉、涼水河鄉,共有396個行政村,2215個自然村,3659個...
加之西廊河每年均患洪澇災害,全村十來個自然村,大都居民散住在交通不便的山上和田野之間,對西廊村大古宅進行修舊如舊復原,對周邊民居進行拆舊建新和對西廊河進行防洪改造,重建一個風光秀麗、文化生態保護完善、設施配套和舒適安全的西廊新村成為了全村人的美好心愿。2010年以來,西廊村積極回響縣黨委政府提出...
鵬城社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鵬街道下轄社區,由大鵬新區代管,中國傳統村落,占地面積為20.5平方千米,下轄七個自然村。鵬城社區建村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時期。明初,朝廷在此設“大鵬守御千戶所”,並因之建城。明清兩代湧現10餘位將軍,鵬城村因此又叫“將軍村”。2001年從此,這裡逐漸成為了廣、客、潮文化的...
陽白、東冶、建安、神西五個鄉鎮,人口近六萬,耕地十餘萬畝。東冶位居盆地中心,海拔七百四十米,為全縣蔬菜產區五台鄉鎮村 全縣管轄:現轄兩區(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和駝梁景區)、6鎮、13鄉、573個行政村,2008年總人口32.6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萬人。 台城鎮 駐西關,共有26個村委會、26個自然村:台城、...
由於東平縣的歷史久遠,文明發祥較早,境內古老村落亦多,如鄣城(古鄣國)、宿城(古宿國)、後亭(古後亭國)、無鹽(古無鹽邑)、丁塢等老村,歷史都在3000年以上;具有五百年歷史以上的自然村562個,占全縣村莊總數的63.4%。東平因其歷史悠久,語言文化積澱相當豐富。據專家考證,東平史前文化時期屬東夷族的...
建國後至今的40餘年,全縣就有500多個原來說客家話的自然村逐步改為說廣寧白話。另一特點是:由於廣寧白話與廣州話十分近似,廣州話又一向是境內的“官方”語言,結果許多廣州話里的音、詞還不斷“入侵”廣寧白話,形成一種廣寧白話與廣州話混同而用的語言,本地人稱之為“寧省話”。這種說法在年輕一代流傳較盛...
1949年,偏關縣的老牛坡、老窪溝、五眼井、新村、南柳溝、二十六口、泉子溝、石灰窯子、碌軸坪等9個自然村劃歸清水河縣。1950年,托克托縣的陰背、楊西梁.營盤梁、賈浪溝、樊山溝等72個自然村與和林格爾縣的一間房、二道河等9個自然村劃歸清水河縣。1952年,和林格爾縣的前鐵面古中、霍三窯等3個自然村和...
,柳園村,川王村,閆柳村,北七村,紅林村,高鈔村,屈駕村,凹里張村,吝村,城角寨村,見駕莊村,城南村,梁張村,神寺村,雙樓屈村,張莊村,同家村,曹王村41個行政村,75個自然村,262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下邽鎮下轄3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東關村小陽路與藺富路交接處。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