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車沽

寧車沽

寧車沽位於塘沽區東北部,永定新河北岸。東至薊運河河道,西臨潮白新河,西北與寧河區相鄰,南臨永定新河,北連清河農場。寧車沽是塘沽區北部最大的聚落。由東村、南村、西村、北村組成,呈塊狀分布。相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東省武定府張姓逃荒到此,因路泥濘車軸折斷,至此落戶。初名“擰軸沽”,後演變為今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車沽
  • 位於:塘沽區東北部
  • 禮儀民俗:冠禮
  • 地方特產:港梭魚
基本概況,北村,東村,西村,南村,創業村,楊北村,民俗,清代,當代,民間花會,飲食風俗,地方特產,兒童遊戲,

基本概況

以寧車沽得名。原屬寶坻縣。清雍正九年(1731年)改屬寧河縣。1948年12月解放。1953年8月置鄉。1958年8月改屬任鳳公社,同年底劃歸塘沽區屬北塘公社。1966年8月13日成立寧車沽公社。1983年8月13日改鄉,2000年撤鄉劃歸北塘街。隨著聚落的發展擴大,形成東、西、南、北四村。另外還轄塘沽蘆葦公司南側創業、楊北兩村。面積約58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委員會,含6個自然村,23個村民小組,2043戶,7119人(含集體戶口62人)。除漢族外,還有滿族、朝鮮族。撤鄉前鄉政府駐北村,南距塘沽16公里。
寧車沽寧車沽
地處海積沖積平原,地勢低洼,起伏甚微,北部略高,南部略低。自然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土壤以水稻土為主。潮白新河縱貫,入永定新河。建國前村民以打草、捕魚為生,生活窘困。民間曾流傳:“寧車沽三件寶——扁擔、繩子、破夾襖” 。《寧河縣誌》載:“邑西南有寧車沽,橫袤數十里,不任耕種。而長蘆蔓草,雨後綿芊,寧津兩邑悉取資焉”。如今寧車沽經逐步發展,實行多種經營,已成為魚米之鄉。現已有耕地8820畝,主產水稻。漁業以養蝦為主,養殖面積14194畝。鄉鎮企業有機械、螺絲、電機、餌料、針織等廠以及倉儲場。有中學1所、國小3 所,衛生院1所。先前,寧車沽村民多住低矮的土坯房。1976年唐山大地震,房屋幾乎全部倒塌。1980年後,陸續建起了磚瓦房。
京山鐵路和北環鐵路及津秦客運專用鐵路經此。薊塘高速公路、塘承高速公路、濱海新區西中環及延長線快速路和塘漢快速路的起始點。永定新河特大橋橫貫境內。134路公共汽車通塘沽。按照天津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將建設社會和諧,經濟繁榮,生態環境宜居,海濱休閒旅遊度假區,成為國際旅遊目的地。

北村

明永樂五年(1407年)建,原名大河北、北寧車沽。1958年依地理方位易今名。原寧車沽鄉人民政府駐地。在塘沽北16公里。西臨潮白新河,北傍北村水庫。面積0.25平方公里。現有人口2765人。明永樂五年(1407年)立村。因村南臨河,故名大河北。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因其位於公社北部故更名北村。聚落呈塊狀,均為磚瓦平房。有街道兩條,為水泥路面。以養蝦為主,養殖面積4 670畝; 有耕地2600畝,產水稻。村辦企業有電機維修、鑄件、針織等廠。通134路公共汽車並設起始站。

東村

明永樂二年(1404年)建,原名寧車沽、東寧車沽。1958年依地理方位易今名。在塘沽東北1 5公里,京山鐵路西側。面積0.51平方公里。現有人口986人。為寧車沽的一部分,1958年以其位於公社東部而更今名。聚落呈塊狀。為磚瓦平房。土地面積14377畝,其中海水養殖面積8500畝,以養蝦為主。有耕地1115畝,產水稻。舊日村民業樵,生活窘困,而今養殖業方興未艾,村榮民富。村辦企業有餌料廠。村內有水泥路,通134路公共汽車並設站。

西村

明永樂五年(1407年)建,原名小河南、西寧車沽。1958年依地理方位易今名。在塘沽東北15.5公里,潮白新河下游東畔。面積0.38平方公里。現有人口1912人。為寧車沽的一部分,除漢族外,還有滿族和朝鮮族。相傳,明永樂五年(1407年)有山東張姓來此落戶,因背靠一條小河,又建於“大河南”(南村)之後,故名小河南。1958年以居公社西部更今名。聚落呈塊狀。為磚瓦平房。以養蝦為主,養殖面積2353畝;有耕地1880畝,產水稻。通134路公共汽車。

南村

明永樂二年(1404年)建,原名大河南、南寧車沽。1966年依地理方位易今名。在塘沽東北15公里,永定新河下游北岸。面積0.15平方公里。現有人口414人。為寧車沽的一部分,因位處一條河的南岸,初名大河南。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後,因在公社駐地南側更今名。聚落呈塊狀。為磚瓦平房。以養蝦為主,養殖面積2680畝;有耕地370畝,產水稻。村內有水泥路,通134路公共汽車。

創業村

1978年建,以開創社會主義大業之意命名。在塘沽北8公里,楊北公路南側。面積0.34平方公里。現有人口764人。原為北塘鎮紅星大隊的五·七農場。1978年以開創社會主義大業之意名村。聚落呈長方形。為磚瓦平房。有耕地806畝,主產水稻。村辦企業有倉儲場。有水泥路與塘漢公路相通。津北公路沿村南穿過。通134路公共汽車並設站,今已拆遷。

楊北村

1983年建,以近楊北公路得名。在塘沽北10公里,楊北公路北側。面積0.2平方公里。現有人口281人。原為荒地。1983年由南村遷移部分村民到此建村。以靠楊北公路,故名。聚落呈條塊形。為磚瓦平房。有耕地370畝,主產水稻。塘漢公路與楊北公路於此相交。通134路公共汽車並設站,今已拆遷。

民俗

清代

禮儀民俗
冠禮:成童則加帽,古三加禮,俗以婚禮該之。
婚禮:合兩姓,先用媒妁問名。已定,男家為女納徵。具啟一,通用名帖,備羊酒,謂之“訂盟”。女家依次回復,謂之“允盟”。此後,男家用首飾、細帛等項為女行聘,謂之“納幣”。亦有用財禮、布匹代幣者。將娶,先擇吉日,具帖送女家,謂之“請期”。娶先一日,又為女送冠帶、謂之“催妝”;女家亦送妝奩等物,謂之“鋪床”。臨期,男家請伴郎轎馬鼓吹陪新郎至女家,升堂再拜,御輪授綏,謂之“親迎”。亦有從簡者,或用轎或用車迎女至門,男以彩巾引入。即日行合卺禮,共筵交觶。三朝廟見,拜先祖,拜舅姑及伯長等輩,謂之“拜三”。或八朝或雙九,女家邀婿並女到舍款洽,謂之“回門”。至鄉村陋習相沿,間有同姓聯姻者,實非禮也。
喪禮:臨歿遷寢,焚冥器等物,拜送門外,曰“送行”。入室號泣擗踴。逾曰“送路”,備燈籠火炬、制引鬼牌,詣城隍廟,鄉間詣土地廟。凡親友男女俱隨接引來家,哭拜不一。三日成殮,按七致祭,以通遠親未吊者。營葬用丹旌、彩■、冥器、芻靈,各隨其家貧富以為豐儉。幸不至有停柩之弊,然居之近水者,往往於河濱浮厝,經歷歲久,多被淹沒、暴露。余每見為之惻然,因出示嚴禁,諄切曉諭,其風蓋可少變雲。
祭禮:“清明節”,祭掃先塋,懸掛紙,放起花,奠於墓所,比戶皆然。回集家廟,廣設几筵,合族會食,歡洽竟日。亦有取次分門在家會飲者。七月十五日,獻麻谷。十月一日,送寒衣。年終除夕、新節元旦,懸像設供,家家致祭。遇祖先忌日,請主在堂,具牲醴,舉家拜奠。三年服闋,肅賓相,備獻儀,祝告先靈,易凶從吉,不煩不怠,猶有古風。
歲時民俗
正月:“元旦”,慶節、祀神、祭祖、拜尊,長幼以次相拜,又親友交相賀,謂之“拜年”。舉家食扁食,前五日家眾吃隔歲飯,不忘舊之義也。自一日至十日,以陰睛卜歲之豐耗。“元夕”前後,城鎮懸燈三日,鄉村亦插燈相慶,擊鼓■金,陳百戲以為樂;食湯圓。十六日,婦女相攜走橋、摸釘,以消災,或請廁姑以卜休咎。
二月:二日,名“龍抬頭”。家塾命童蒙開筆取兆。人家以石灰引白龍入,以小灰引黑龍出。亦有以扁食祀者。是月也,“春分”,民乃犁。
三月:“上巳”,不知修禊,士風之朴也。“清明”祀先,展墓加墳土、掛紙錢,多插柳,戴松柏枝,族眾多會食。小兒亦漸放風箏。是月也,恆望雨。
四月:八日,“浴佛”。俗競上廟,識禮者非之。十八日,“聖母誕”;二十八日,“藥王誕”,演戲三日,城及鄉祈報者填集於道。是月也,望雨尤亟。
五月:“端午”,人家以角黍相饋,兒女佩丹符、花勝。門插艾葉,飲雄黃,菖蒲酒,以避瘟疫。是月也,將屆芒種,先播秫,夏至後十日,農乃登麥,謂之麥秋。
六月:六日,炒米花,曝衣,曬書。入伏造醬、醋,制曲。是月也,恆望晴,懼霪雨傷稼。
七月:“七夕”,女子候雲簇之巧者,投細針浮水碗中,視其影之長短粗細,以占巧拙。“中元節”,詣先塋祭掃。僧眾放河燈,夜月乘舟,持經梵,作佛事,以度餒魂。
八月:“中秋”,人家祀先,老媼祀月,以月餅、西瓜相饋贈。視月之明暗,驗來歲元宵之晴雪。自七月至此,早禾皆熟。
九月:“重陽”,無登高之會,而田野以其時放生畜。是月也,晚秫早收。
十月:朔日,上墳,製紙衣焚墓上,俗名“送寒衣”。
十一月:“冬至”,不賀節,食餛飩,以象子半之義。小兒放學一日,與官衙放假同。
十二月:八日,家家食各種米、豆、棗,栗粥,名“臘八粥”,而廟宇亦有食粥齋者。二十三日,“祀灶”於灶陘。“除夕”前三、五日,各以糕、勝饋遺,名“饋年節”。換桃符、鬥神、宜春榜子。合家不眠,飲黃白酒,食糖果達旦,謂之“守歲”。放爆竹,攢火圍爐,以助陽氣,往往徹夜不寐,以兆年豐。

當代

生育習俗
孕婦分娩俗稱“坐月子”,生育前產婦娘家送來小兒衣服、小被、尿布等物,名曰“催生”。小兒降生後,至親好友多以掛麵、紅糖、雞蛋、布料、油條等作禮品,表示祝賀,講究4色禮,產婦娘家禮品優厚。
生育後第3天為洗三,第七天吃餃子,叫“捏骨縫”,12天稱“過孬腐日子”,亦稱“小滿月”,產後1個月為“滿月”,全家以酒宴招待親友.滿月後產婦女子到娘家小住,俗稱“挪臊窩”。
小兒出生100天叫“百歲”,姥姥家或親朋好友給小孩掛長命鎖、手鐲、腳鐲,祝其長命百歲。在生育活動中,男孩、女孩略有區別,當地雖有重男輕女習慣,但並不十分突出。解放後,經過宣傳新法接生,節育和計畫生育,迷信習俗明顯減少。70-80年代以來,孕婦多去醫院分娩。但過12天,滿月“百歲”的習俗如常。
婚喪習俗
婚俗
明清時期,婚禮有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到了清末,民國初期,民風進化,漸改舊禮,不依古俗,逐漸形成一套婚嫁模式:
說媒,由中間人介紹雙方情況,俗稱媒人;合婚,請算命先生按生辰八字合婚,有無相剋之處;訂婚,俗稱"換龍鳳大帖",由男方擇吉日,備彩禮,將"龍鳳大帖"裝入拜匣,送至女家.女方亦將"龍鳳大帖"返送男方,說明此婚已訂;擇期,也叫"送日子",選定迎娶日期,通知女方,並下二次禮,俗稱過禮,女方接通知後,備麵條2斤和花捲作"回禮",表示婚期已訂,不再更改;送嫁妝,迎娶前女方置備嫁妝,親友贈錢贈物謂之"添箱",在迎娶前一天午前送到男家,當日,男方搭宴棚貼喜字,接親友,備喜宴恭候,親友贈錢,稱之"壓腰";迎娶,於上午舉行,男方派人以車相接,女方派至親相送,然後是拜堂,挑蓋頭,開臉,"妝新"(坐福),吃"團圓餃子",分大小,夜晚鬧洞房;回姑爺,婚後三日男方帶妻子回娘家拜見岳父,母,謂之回姑爺;拜三,婚後三天,新婚夫婦分頭拜見親門近支,謂之拜三.婚後十天新娘回娘家,住九天,叫"十天九住".解放後,舊的婚俗已逐漸改變.像合婚,過禮,拜天地等封建迷信禮俗,已基本不流行。
喪俗
舊時喪葬儀式繁瑣,又多迷信.一般成人彌留之際,燒"到頭紙",理髮,淨身,穿裝裹,停床;死後,指道,舉哀,報廟(亦稱"送紙"),出殃榜,報喪,入殮,家祭,點主(亡人牌位),送路,響棚,出殯;葬後3天圓墳,7天過頭期,後每7天祭奠1次,五期大祭,七期祭,亦稱斷七;而後為周年祭,第一年稱周年,後為祭日.上述禮儀為富有者行之,窮苦人死後因財力有限,諸多簡略。
解放後,在五十年代人們仍沿襲舊俗.在六十年代,政府號召移風易俗,提倡殯葬改革,喪事從簡,民眾覺悟提高,迷信活動逐漸減少.特別是七十年代以來,政府建了火化場,加強了殯葬管理,逐漸廢棄了棺木土葬.過去舊俗,嬰幼兒夭折用葦席捲成小木匣成斂,葬於義地.未婚成年人和已出嫁女子都不入祖墳。
地方民俗
本文是根據《寧河縣誌》上的有關節俗,經過對寧車沽地區一些老人的採訪,整理而成的,僅供參考。
正月初一
早起,先看看天氣好不好。看天晴少雲,說明上半年風調雨順;看天陰有雪,說明上半年氣候不正常,族人及友人拜年從這天開始。
正月初二
早上起來打掃庭院,叫"迎財神"。婦女頭戴絨花到財神廟祭祀,並買元寶和聚寶盆等工藝品拿回家。年輕男子到河裡或井裡去挑水,挑滿水缸,比喻白花花的銀子到家,意味一年內有財可發。
正月初五
這天又叫"破五",意味著春節的節期已過。終止了拜年活動。
正月初八
買賣開張日子,家住外地的店員都在這天趕到。早晨打掃店堂,開板(店鋪的一種活動門板)放鞭炮。掌柜的要安排吃一頓好飯。
正月初十
早晨還要看天晴天陰。天晴,下半年風調雨順;天陰有雪,下半年氣候不正常。
正月十四日
元宵節前一天,開始吃好飯,晚上出花會,掛燈籠。從這天起三天內,婦女不做針線營生,家人不說不吉利的話。
正月十五日
元宵節,白天出一天花會。人們白天觀會,晚上到街里買賣家觀燈,回家後煮吃元宵。
正月十六日
除看花會觀燈外,婦女相邀去過橋摸釘。木橋上有大鐵釘連結,石橋的石板間也用大鐵釘連起來,摸了釘子可以消災。
正月二十二日
百花娘娘生日。婦女停做針線營生,不然的話得百花病。
正月二十三日
趕狗日。這天要把狗趕出家去拉屎,婦女停做針線營生,不然的話得狗唚病。
正月二十四日
老鼠會親日。婦女停做針線營生,孩子要早睡覺,別碰見老鼠,不然的話生老鼠瘡。外地有叫"老鼠娶親"的,日子各異,有正月初三,初十,十七,十八等說法。
正月二十五日
填倉節。填倉,就是填滿穀倉的意思,象徵新的一年五穀豐登。早起打掃庭院,用簸箕盛炭灰或草灰慢慢搕打,在堂屋院內畫成一個個圓形倉囤,還有上倉,囤的梯子。畫好後在裡面填一把糧食。民國年間,改用了粉筆畫囤。這天人們習慣吃雜麵湯,婦女停做針線營生。
正月二十八日
火神爺壽日。鬧花燈,出花會,集市貿易熱鬧。
正月二十九日
火神爺生日。活動同於二十八日。這天又稱為"年九",是正月里繼春節,元宵節之後的熱鬧日子。
二月初二
"龍抬頭"。此時天氣漸暖,正值驚蟄,春分節氣,被說成是龍王抬頭的時節。這天早起,家家用簸箕裝草灰搕打成線引黑龍出門,然後再用白灰引龍進門。清末民初,演變為從水缸里舀一壺水引灑到河邊,叫"新龍進門"。這是人們在新春開始取的一種吉利。這天學生開始入私塾。婦女們不做針線營生,怕扎了龍眼。
二月十八日
觀音菩薩壽日。這天要給觀音菩薩上香,婦女停做針線營生,不然的話倒生孩子(難產)。
二月十九日
觀音菩薩生日。習俗與壽日同。
三月初三
王母娘娘生日。這天神仙赴蟠桃會,算命瞎子也選在這天聚會,商討卦金定價。婦女停做針線營生,不然的話孩子坐胎(難產)。
寒食節
此節多在二月底三月初,即清明節前三天,立春之後的六十天左右,因民間有"春到寒食六十日"的說法。這天婦女不做針線活,說做了受窮。另外,這天不許吃餑餑和粥,民間有"寒食吃餑餑,窮得滿屋踱踱"的俗諺。
清明節
多在二月下旬三月初。這天掃墓,給祖墳添新土。掃墓期限二十天,即清明前十天和後十天,為的是等待遠路親人的到來。
穀雨節
清明節後半個月。這天人們早起望龍下雨,以便耕種。婦女停做針線營生,不然的話箍瞎眼。
四月初八
浴佛節。傳說是釋迦牟尼生日,人們燒香叩拜。到了民國年間,此節變成了寺廟和尚的事情,民人不再注重。
四月十八日
娘娘生日。在這天的前數日,人們成群結隊去娘娘廟朝聖,規模很大,儀式隆重,忌諱甚多。
四月二十八日
藥王生日。辦廟會三天,各廟開門,燒香禱告的人熙熙攘攘,集貿十分熱鬧。
五月初五
端午節。當地叫“五月節”或“五當五”。家家用葦葉包粽子,用白面蒸糖三角,互相饋送。孩子們戴"五毒"紙符。五毒即蠍子,蜈蚣,蛤蟆,壁虎,蛇。牆上也貼紙符,只是一把剪刀夾住一條蠍子。家家門前還插艾蒿,飲雄黃,菖蒲酒,這些都是為了避瘟。
五月十三日
老爺磨刀。老爺指關公。俗諺“大旱不過五月十三”,就是說到了這天,多少要下點兒雨,若還不下就旱了,人們會把關公的銅像抬出來求雨。
六月初六
天貺節。此節常在進伏前,人們習慣晾曬衣服和書籍,免得反潮。家家炒米花兒吃,並製作麵團子發酵,準備用來做醬做醋。
夏至節
這天有吃雞蛋的風俗,據說吃了不“苦夏”.俗諺“夏至三更便暑伏”,伏分三伏,每伏十天,當地流傳“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炒雞蛋”的說法。
七月初七
牛郎會織女。女孩子向織女星乞巧,把針輕輕橫放在水碗裡,讓它漂浮一會兒,看針影長短粗細,短而細意味著長大了手巧,反之則手拙。晚上,大人們領小孩觀天牛,織女星,天牛星兩側的不太明亮的星被說成是牛郎肩挑的兩個孩子。戲園子晚上唱《天河配》。
七月十五日
中元節。又叫“過麻姑”,還叫“鬼過年”。白天祭掃祖墳,入夜廟裡和尚放河燈,後演變為民眾放河燈。夜晚滿河漂燈,看者甚多,實為一種遊藝。
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俗稱“八月節”,家家祭祖,供奉兔爺。買月餅,蒸糖餅,採購果品,路途不分遠近都回家團圓。並按“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的民諺,判斷明年元宵節的天氣。
九月初九
重陽節。當地沒有山,地處平原,所以沒有登高的習俗。但這天都把牲畜拉到田野去放牧,藉以賞秋。家家有吃玉米髮絲糕的習慣。
十月初一
祭祖節。家家上墳燒紙,並剪做紙衣去燒,意思是天冷了,給祖宗鬼魂送寒衣。
十月十五日
接娘娘回家。第二次娘娘廟會,朝聖規模同於四月十八日,當地傳說碧霞元君娘娘是蟶頭沽人,所以有這天接娘娘回娘家的說法。
冬至節
這天進“九”,習慣吃餛飩,後來改為吃餃子,傳說可以不凍耳朵。小孩放學一天。官衙放假一天。民國年間,官衙放假不再堅持,除了私塾,學生也不再放假。
臘月初八
俗稱“臘八節”。家家用大米、小米、秫米、稗米、紅豆、綠豆、栗子、棗熬粥吃。從這天起已進入年關,人們要辦年貨了。
立春節
有“春打六九頭”的諺語,因此這天又叫“打春”。立春節多在臘月下旬。打春時刻,人們不能躺著,出嫁的閨女不能住在娘家,有“不能打在炕上”和“不能打在娘家”的說法.這天習慣吃春餅和豆芽菜。
臘月二十三日
祭灶神。白天給灶王爺擺糖瓜,意思是用糖瓜粘住灶王爺嘴,讓他到天上少說閒話,多說好話,晚上把灶王紙神燒掉,邊燒邊磕頭禱告,求得明年所盼之事成功.這天還叫“過小年”。
臘月二十四日
掃房。
臘月二十五日
做豆腐。
臘月二十六日
燉肉。
臘月二十七日
殺雞。
臘月二十八日
發白面蒸包子(圓饅頭),包子上打上紅點,並做面魚,面刺蝟等麵食。
臘月二十九日
貼鬥神,門對,窗花,年畫.給祖宗擺供。
臘月三十日
又叫大年三十。春節本日為初一,但民間多以這天為春節,即舊曆年。早起全家更換新衣,中午吃午飯。入夜,正房門邊掛燈,貼起新灶王像。然後熬五更,小孩打燈籠,口喊:“打燈籠,發財嘍,金馬駒家來了。”門旮旯放上一捆芝麻秸,據說姜子牙封神忘了自己,這天夜裡諸神到位,姜子牙沒去處,便去看守天燈。他的老婆是掃帚星,挨門串戶找他回家過年,人們怕掃帚星闖進自己家裡,便放上芝麻秸。三更天升大紙,就是全家燒神碼,由家裡的主要男子跪拜,祈禱一年平安,然後全家煮水餃吃,各種忌諱,禁例兒從這天早上開始。

民間花會

寧車沽的民間花會解放前約有十餘種,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民間對文化的要求,有些花會已經失傳或瀕臨湮沒。現在其中流傳下來的主要有:踩高蹺、秧歌、武法鼓等。為了讓讀者了解幾種花會的內容和形式,現選擇3種介紹如下:
踩高蹺
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寧車沽盛行的一種民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裡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在廣場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因此深受民眾喜愛。參加者腳踩3尺木肢,扮演許仙,白蛇,青蛇,武松,楊香武及樵夫,漁翁等。行進時打挎鼓,小鑼,由扮演武松者舞動雙棒為前導,其餘隨鼓點做舞姿。表演時分批做對。有漁翁釣魚,撲蝶等,並揉進翻、轉、騰、挪及撂叉等動作。
扭秧歌
扭秧歌是寧車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因扭秧歌舞姿豐富多彩,深受農民歡迎而熱鬧非凡。秧歌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一般由舞隊十多人至百人組成,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奏,善於變換各種隊形,再加上舞姿豐富多彩,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武法鼓
法鼓,是寧車沽特有的鼓樂表演形式,已有百多年的歷史。法鼓表演氣勢恢弘,儀仗執事雍容華麗,精美絕倫,故有“半副鑾駕”之稱。其特點是邊奏邊舞,文武兼備,技巧絕活兒主要體現在鼓點兒的伴奏下,鈸的上下飛舞和鐃的周身翻纏上,通過鈸、鐃不同的擊打方式而變換著不同的動作。可謂法融文武間,鼓合風雲起。法鼓表演還可分為文法鼓、武法鼓和音樂法鼓三種類型,其形式以固定式的“設擺”和行進式的“行會”加以區分。有的以鼓的敲打取勝,有的以鈸、鐃的出手不凡見長,有的則以扎彩、燈飾、道具的精美引人注目。法鼓出會的人數一般在百人以上,最少也得七八十人。過去有全村出動的,人數可多達四五百人。
另外,京劇、評劇和河北梆子是寧車沽人較為喜歡的劇種。在音樂方面,寧車沽自清及民國時期到現在,無專門音樂機構,多為民間樂班,演奏樂器有:管、笙、蕭、笛、嗩吶、二胡及打擊樂器等。

飲食風俗

地方飲食風俗
寧車沽地區在解放前人們的主食以玉米、小米、高粱米為主,吃大米,白面者不多。貧戶多吃高粱面,並摻以黃蓿,蒿子籽及糠、麩、野菜等充飢。當地人對米麵不偏食,主要吃法有:玉米面(高粱面)餑餑、窩頭、發麵餑餑、面粥、渣粥、鹹粥、尜尜湯、扒拉湯、(菜)餡餑餑、小米(高粱米、大米)乾飯、稀飯、鹹飯。一般喜吃兩米飯,主要是大米、小米兩米飯,其小米綠豆解水飯是風味飯食,先燜成稍軟的乾飯,再解以涼水(生水或涼開水),溫涼可口,為夏日解暑之飯食;白面有饅頭、餅、麵條、餃子、包子、餄子等。在菜餚方面有濱海特色,以水產為主,下面介紹幾種水產品的傳統吃法。
魚醬:當地對餷魚醬的做法十分普及,種類很多。常見的有餷梭魚、餷海鮎魚、餷鶿魚、餷鯽魚、餷墨斗魚、餷八帶(章魚)、餷蝦、餷蚶子等.其做法是先敖好湯,把佐料備全,掌握火候適度,色澤鮮美,口味鹹香。在當地不僅是歷史傳統佳肴,今天也是時尚名吃。
鍋包魚:就是乘秋涼季節,把魚曬乾或用鍋包乾,形成無水分的乾魚,留作冬季做菜或作湯用。用於包乾的魚以大小海鮎魚,小個的河雜魚為主。還有鍋包蝦米等。用這種方法存放的水產品,經製成菜餚或湯類,味道鮮美。
醉蟹:這裡指河螃蟹,一種指螃蟹頁子(學名稱相手蟹),另一種就是河蟹。醉蟹佐酒下飯別有風味。螃蟹頁子多於立夏醉之,河蟹多於冬前醉之。製作方法是,醉前把蟹洗淨、控水、倒入熬好,晾涼的花椒鹽水中,加一點白酒,封上罐口,幾天后即可食用。
鮎魚熬蘿蔔:海鮎魚熬蘿蔔在寧車沽地區十分普及,做法也簡單。就是取海鮎魚去鰓、去內臟、洗淨、熗鍋後加大湯熬魚,將熟時放入漢蘿蔔片,熟後食之,味道鮮美,順氣理肺,營養價值高,當地人多在入冬前食之。
蝦醬,螃蟹醬,麻線蝦醬:製法是將蝦、蟹、麻線蝦洗淨、搗碎、加鹽、拌均勻、裝壇(或缸罐)封存,並適時攪拌,於陽光下發酵,可生食,蘸蔥吃,也可以炸熟了吃。味鹹而鮮,以對蝦頭醬為最好。
鯽頭魚丸子:開春的鯽頭魚肥嫩清整,開海的鯽頭一肚子油,用其做丸子十分香美,其湯內加上新鮮菠菜,其味美汁濃,特別是對缺鐵缺鈣幼兒有好處.另外用此鯽頭魚做油煎丸子,味道也十分獨到,是十分受歡迎的水產佳肴。寧車沽人吃鯽頭魚丸子,有專門用頭剁成的,那丸子味美不一般,用魚肉做的丸子,丸子嫩滑爽口,肥而不膩,久吃不厭。

地方特產

港梭魚: 指港里生長的梭魚,以食港池中小魚小蝦和浮游生物為主,腹中潔淨,不含泥砂等,所以當地俗語稱“港梭魚,淨腸”,形容沒有吃過飯的人。港梭魚春秋和入冬都可捕撈,特別是入冬之前的港梭魚,滿腹油腸,餷梭魚醬,是當地一道名菜。
三疣梭子蟹:俗稱黃螃蟹,也叫海螃蟹.形似布梭,中央有疣狀三突起,故而得名.肉潔白細嫩,味道鮮美,兩鉗狀螯足之肉尤佳,雌蟹的蟹黃色味香.其為多年生,常潛伏淺海底,港灣和河口附近,沿海均有分布,以渤海灣和萊洲灣比較集中.常見最大雄蟹(稱長臍)甲長110毫米,寬200毫米;雌蟹(稱圓臍)甲長105毫米,寬250毫米,體重約730克。一般在4—6月於近海岸產卵。春秋是捕撈最佳季節。
對蝦:也稱“明蝦”,“斑節蝦”,甲殼綱,對蝦科,是當地主要水產資源。海中的對蝦,每年在黃海中部越冬,3月上旬集群北上,進行生殖洄游,4月中旬通過渤海海峽,分別游向萊洲灣,渤海灣和遼東灣,5月上旬產卵,形成春季蝦汛。幼蝦於6—7月在河口附近攝食成長,至8月初平均體長80毫米,遂向渤海中部及黃海北部移動,形成秋蝦主要漁場,渤海三灣即為主要捕撈場地。對蝦是一年生大型蝦類,雄蝦稱黃蝦,平均長155毫米,重30—40克.雌蝦稱青蝦,平均長190毫米,重75—85克.肉潔白細嫩,味道鮮美。隨著海洋資源減少,現在對蝦養殖已形成相當規模,人工養殖東方對蝦已具相當規模。
紫 蟹: 就是人們常說的河螃蟹,河蟹屬節肢動物甲殼綱,十足目,屬水產類。有二螯八足,螯硬如鉗,足爪尖銳,兩眼凸起,蓋子呈現圓形青綠色,腹部為白灰色,雄性的為尖臍,雌性的為圓臍,走起來橫向爬行。每年中秋時節,河蟹在河的入海口,鹹,淡水混合的地方交配,雌蟹抱有受精卵繼續在淺海中遊動,待來年春末夏初雌蟹洄游到河口附近產卵孵化。隨後幼蟹乘潮汐進入內河,並分散到溝渠,窪甸中生長,其食物以微小的動植物為主。到冬季穴居在窠中休眠,以度寒冬,待來年春暖花開時,又恢復活動,在溝渠窪甸中繼續成長。到了中秋節前後,氣溫漸涼,就出現了"七上八下"的現象。即七月左右河蟹由河溝稻田等處爬到岸上覓食放風,到八月左右則由溝渠湖窪集中在河裡順水下海,去交配產卵,繼續按其自然規律繁衍生息.有些未能下河的螃蟹,繼續在溝渠中生長。以前為自然養殖,現以人工養殖為主。河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大西洋王鯛:大西洋王鯛是大西洋特屬經濟魚類,盛產於大西洋沿岸國家,與產自我國近海的加吉魚屬同一科。塘沽水產部門在2001年從法國引進,並於去年正式繁殖成功。大西洋王鯛生長速度並不快,個體達到250克需要一年的周期,但味道鮮美。

兒童遊戲

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的至愛。這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方也都是如此。寧車沽的孩子當然也不會例外。而且孩子的遊戲也是很有意思的。
在寧車沽孩子的遊戲項目當中,首推的應該是游泳。其他更多的遊戲除了項目花樣多,就是花錢少。他們往往是 “土法上馬”,不花家裡一分錢,也能玩個痛快。
男孩子們的遊戲有:闖馬、騎馬打仗、玩泥巴、踢罐、彈玻璃球、捉迷藏、滑冰、撐冰車等。
闖馬——十幾個孩子自願地分成人數相等的兩撥,然後先“猜猜”(也叫“奔結果”即猜拳),輸的一撥充做“馬”,贏的一撥充作“騎士”。 “馬”方的其中一人背靠牆站立著,叫“柱子”,另一個孩子將腦袋扎進其褲襠里,以此類推,從而形成一個長長的“馬”。“騎士”的一撥孩子,便開始像跳木箱一樣,助跑,起跳,逐個兒地往“馬”背上闖去。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直到全都闖上馬去。這時,第一個闖上去的“騎士”便跟“柱子”猜猜(即猜拳),如果“騎士”贏了,當馬的一方還得繼續當馬。如果“騎士”輸了,雙方就輪換角色。如果“騎士”往“馬”上闖的時候,將長長的“馬”砸倒,這樣“馬”們還得從頭再來,繼續當一回馬。另外,當馬的孩子如果被壓倒了,也還得從頭再來。
騎馬打仗——與闖馬一樣,也是先分成兩撥,自願與以猜猜勝負均可,這樣孩予們便分為對立的敵我雙方。“打仗”時每撥可以各出兩個人,一人做馬,一人做騎士。一般是較瘦小的孩子騎在一個大個子孩子的肩頭上。開始打仗時,兩個“騎士”並不互相撕打,只是扭扯在一起,然後由下面充當“馬”的孩子開始轉圈兒。這時,就要看對方誰的平衡能力強、誰的腿腳有力。直到一方的“馬”腿腳發軟摔倒,而另一方騎士及其馬不被扯倒,站立者便算是勝利了。有時候是這樣的兩匹人馬對打,有時候卻是幾匹馬對打。那些經常在河裡跋泥灘的孩子們,腿勁兒鍛鍊得很大,輕易摔不倒。許多人馬往往轉幾十圈兒,才能分出勝負。
玩泥巴——孩子們從河邊或是溝邊用手挖來泥巴,抱著來到自家院子後,先放到石頭台階上,再從堂屋裡或院子中的灶膛底下抓出草木灰,與泥巴和在一起,用力往台階上摔。據說,這泥巴摔得時間越長,其韌性就越增強,這樣做出各類小東西才不開裂,保存的時間越長。用泥巴可以捏成各種人物、動物、水果、蔬菜和日用品。有的孩子手很巧,捏成許多惟妙惟肖的小雛雞,還捏成一個雞籠子,一層一層的,然後將小雛雞放入其中,自己伴作賣小雞的,喊著“有買小雞的嗎?”還就真有其他孩子來買這“藝術品”,當然,那錢不是真的,是幾張書本紙而已。
扣模子——用泥巴做成印模。寧車沽孩子們叫“模子”。模子,是孩子們用泥巴做成的一種形狀、大小都類似茶杯蓋的東西,在裡面孩子們用小刀或是蘆葦棍刻上各種簡單的陰文線條圖案。做好後曬乾了,就可以利用一團軟泥來拓泥片了。孩子們將這些印著自己字畫的陽刻線條泥片兒,擺到院子的台階上,在太陽底下一邊晾曬,一邊自我欣賞、陶醉。有的孩子是從街頭小販手中買來的燒制的模子,那是很正規的一種陶製品,燒成青色或棕色的,內里的圖畫也是陰文,但不僅僅是簡單的線條,而是凹下去的整體圖案,因此印出來的泥片,上面的圖案很有立體感。但是,孩子們一來沒錢,二來自己做的想刻畫什麼都行,還有成就感,所以買小販的不多。
摔泥娃娃——也叫“摔破鍋”,泥巴的另外一種玩法。即兩個孩子各做一個類似鍋狀的東西,一方往石台階上使勁摔,使之出現一個洞,另一方用泥給補上。兩人輪流摔,互相補,看誰贏對方的泥巴多。在這過程中,摔的一方儘量讓洞往大處摔,補的一方則儘量地將泥片拍得薄薄的,以便節省自己的泥巴。一塊泥巴就能將孩子們的興趣調得濃濃的。
踢罐——這個遊戲很有意思,孩子們玩起來,絕對刺激。用粉筆在地上畫一個飯碗大小的圈,裡面放一個罐頭盒,就可以玩了。一群孩子通過猜猜(猜拳),最後決定一個輸的孩子,由他負責看守這個“罐”,以保持其始終在圈內。別的孩子可以隨便上前去踢,前提是不能在踢開“罐”前讓看守者抓住。否則,他就要接替看守者。當然,此間的“罐”還不要讓被別的孩子踢走,如果被他人踢走,就要放掉被抓者,還得從老遠撿“罐”回來,繼續看守。一個看守者對付多個踢罐者,那難度確實很大的,但是對於踢罐的孩子來說,一次又一次的驚險,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還有一種類似“踢罐”的遊戲,叫“打罐”。區別在於“踢罐”是用腳,而“打罐”則是用木棍,將“罐”打進圈內方為勝方。
彈玻璃球——這也許是寧車沽孩子們玩的最小的球類了。他們不但喜歡打籃球、打桌球、踢足球,還喜歡彈玻璃球。彈玻璃球,寧車沽孩子簡稱之彈球。球分兩種,一種球叫做“桔瓣兒”,就是像玻璃跳棋的棋子一樣的玻璃球;另一種球叫做“光蛋”,就是玻璃原料。玩法有多種,最簡單的是站在遠處往牆上拋,看誰的球撞擊牆面後滾動得距離牆根最遠,遠者為勝,然後遠者彈近者,彈中算贏。最複雜的玩法要屬“吃雞肉”(也叫“彈坑兒”),其原理有點像打高爾夫球,可以兩個人玩,也可多個人玩。人多時很難分出勝負,有時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決出雌雄。有時天黑了也不中斷,蹲下湊近玻璃球去彈,鼻子幾乎挨到地面。
彈球也需要天賦。彈球時手的姿勢很重要,有的孩子天生姿勢就很好,彈得遠、彈得準確,也容易贏球。有的孩子天生手的姿勢就不行,怎么練習也不行,被貶之為“擠嘎豆子”。這樣的孩子往往沒有人願意帶著玩,在彈球的隊伍中,逐漸就被淘汰掉了。
捉迷藏——寧車沽的孩子叫“藏貓貓”或“藏瞎矇蒙”。就是一群孩子通過猜猜(猜拳),最後決定一個輸的孩子,由他負責找人。等人們都藏好了,問應後,他趕緊跑過去尋找。有的能輕易地找到,有的很久找不到,只好請求地喊:“老貓老貓叫一聲”,藏的一方就會有人捏著嗓子叫一聲。聽到聲音後,尋聲找去往往能找到。
冰車——也叫“撐拖磨兒”、“撐冰排子”。這是孩子們自製的,就是用木條釘一個方框,下面並列附上兩根鐵絲,一個“冰車”便成功了。遊戲時,人站在上面,兩腿分開,手裡拿一根底部鑲嵌鐵釘的竹竿。像騎竹馬一樣,一下一下地用力撐在冰面上,冰車就前進了。他們活動的場地,主要是在結凍的河邊、港地。家長們不願意讓孩子“撐冰車”,一個是怕出危險掉到冰窟窿去,更怕孩子們費棉褲的褲襠、弄濕棉鞋。那時候,棉衣物是很珍貴的,要用有限的布票、棉花票購置。
孩子們的遊戲還遠不止這些,尚有埋地雷、挖陷阱、埋竹籤等名堂,當然都是小型、模擬性質的,絕對不是“真刀真槍”,顯然這遊戲的起源是受戰爭電影的影響。在孩子們遊戲中,最原始野蠻的要算是“玩開標”了。兩撥孩子,各自口袋裡裝上小磚頭或是小石頭,然後分別藏到牆角、電線桿子後面。一聲“開戰!”雙方就互相猛烈地對砸,結果有的孩子頭破血流,甚至致殘。這些遊戲不僅是惡作劇,而且還有極大的危險。
以上遊戲,均為男孩子們的專利,極少有女孩子參與其中。不過,寧車沽的女孩子們也有適合於她們自己的遊戲。這其中就有:跳房子、跳猴皮筋、跳繩、踢毽子、倒繩兒等。
跳房子——在地上用粉筆或石筆畫是一個長方形,面再分成8至10個格子,這就是“房子”。每人手裡拿著一個“珠子”(用算盤珠或海蠣子串成的。也有用瓦片的),站線上外,往第一個格子裡扔,不能壓線兒。然後,屈起一條腿來,用另一條腿跳躍,同時腳尖踢動這個珠子,一個格子、一個格子地逐次往最後一個格子前進。這中間“珠子”始終不能壓線,否則前功盡棄,只好讓別的孩子跳,自己等輪到後再從頭開始。最後一個“房子”是一個半圓,也是勝利的大本營。這種遊戲運動量不算很大,但是,卻鍛鍊了人的平衡能力。
跳猴皮筋——這是女孩子最喜歡的遊戲了。兩個女孩子充做樁子,相隔至少一米以上,扯著一根“猴皮筋”,其餘的一個或幾個孩子(視參與者多少及相隔距離而定)用腿腳勾扯著這根橡膠線,一邊唱著自編的歌謠,一邊不斷地變化花樣兒跳來跳去。這根猴皮筋剛開始時高度很低,只在腳裸位置開始,隨著跳一級升一級,逐漸地升高,膝蓋處、腰部、胸部、脖子部、直到高高舉過頭頂。在中間跳的女孩子跳得難度越來越大,她必須在同一高度跳出幾種花樣兒而不出錯才能升級,否則就算輸了,只好下場去做那枯燥的樁子。跳猴皮筋時,女孩子一邊跳躍,一邊唱著歌謠。邊跳邊唱,動作優美,長長的辮子擺來甩去,看上去很是生動活潑。那“猴皮筋”可不是真的用猴皮做成的,而是用廢舊的腳踏車內胎剪出來的,一環一環的,相互地套接起來。也有賣的那種專用橡膠繩,用來跳最好,可是很貴,基本沒有人去買。
踢毽子——一種用腳踢的玩具,寧車沽的孩子中間,擅長踢毽子的女孩子很多,可以踢上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不讓毽子落地。毽子有2種做法,大多出自孩子的手。一種是高檔的:用皮或布裹上方孔銅錢,形成一個圓託兒,錢孔中扎有雞毛;另一種是低檔的,將用過的作業本撕開,中間用鐵絲兒紮上,兩頭剪成條狀,便成了一個毽子。
男女孩子都能玩的遊戲有: 砸子兒、木人兒、戰鬥玩、演電影。
砸子兒——所謂“子”,就是一個布包,用碎布縫成的六面的正方體,裡面裝上沙子,也有裝上糧食的。“砸”,就是往人白身體上砸。事先要在地上畫出兩條線,相隔十幾米,然後孩子們要分兩撥,一撥橫列在場地中間,另一撥人站在兩端。開始後,由兩端的孩子中的一個持子,砸向中間的一拔,誰被砸中了子,誰下場到一邊呆著。砸不中人,則由另一端的孩子撿子接著砸。這樣,場上的孩子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不斷地轉身,面向砸子人,可以躲子,也可以接子。如果接住一次,原先下場的那個孩子就可以被“救活”重新上場。但是,如果被砸中的人太多,而接住的子不足以救之,導致全部下場,便算是贏了,與另一撥人對換。一撥孩子在場地中間保持的時間越長,說明越是高手。
木人兒——許多孩子先猜猜,最後決出一個輸的孩子,讓其追趕拍打其他人。只要被其抓住,就要代替其位置,去追趕別人。但是,如果那人將要被追上時,喊一聲“木人”,隨即站在原地下動,成了“木頭人”就可以不代替之。但是想要再次跑動必須讓別的孩子拍打一下才能“復活”。於是,輸的這個孩子一方面要在別的孩子拍打“木人”後趕快也要拍打其一下,使之再次成為“木頭人”,另一方面也可以再追別人……
戰鬥玩——也叫“玩好人、壞人”。其實就是模擬戰爭場面。孩予們由於看的戰鬥故事片電影次數較多,都想當個戰鬥英雄。於是,就分成兩撥,一撥孩子當紅軍、八路軍、新四軍或是解放軍,簡稱“好人”。另一撥則當敵人,也就是“壞人”。當然,還要進行一些簡單的化裝。不過,其結果永遠是扮作敵人的孩子主動敗下陣來,舉手投降,有時還要做出嚇得發抖的狼狽樣子。
除此之外,寧車沽孩子們的遊戲還有放風箏、抖空竹、滾鐵環、撞拐、抓拐、打尕兒、釣蜻蜓、拍毛片兒和搧老楷等等。
總之,過去寧車沽孩子們的遊戲非常豐富多彩,也大多具有積極的意義。這些經典的遊戲形式,寧車沽的幾代孩子們都玩過。目前,這些遊戲項目,大多已經不存在了。現在寧車沽的孩子們玩的多是電腦遊戲,可以說這現代化的東西,幾乎代替了所有遊戲的內容,其逼真程度和效果,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對孩子鍆的身心健康,遠不如那些古老的傳統遊戲來得實在和有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