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名詞。指手陽明大腸經上的20個穴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腸經穴位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指手陽明大腸經上的20個穴位
針灸學名詞。指手陽明大腸經上的20個穴位。
針灸學名詞。指手陽明大腸經上的20個穴位。解讀手陽明大腸經穴位為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中醫套用1、商陽,又名絕陽。井...
大腸經穴,推拿穴位名。出自陳氏《小兒按摩經》。別名大腸,大腸筋,大腸側,小三關,指三關。位於食指橈側邊緣,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主治食積,泄瀉,便秘,痢疾,脫肛,肛門紅腫,腹痛等。一般用推法等。別名 大腸,大腸筋,大腸側,...
推拿穴位,一般認為位於食指橈側緣,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解讀 其位置說法不一 1、《針灸大成·按摩經》認為大腸穴在男性位於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女性位於食指遠端指骨的腹面。2、《推拿指南》認為:“大腸穴,在食指正面第二節”。
一、手陽明大腸經穴套用概要。本經腧穴主要治療頭面、五官、咽喉病,神志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治療熱病常用商陽、合谷、曲池;治療頭面五官疾病常用合谷;治療胃腸病常用合谷、曲池;治療咽喉病可用商陽、合谷;治療肩臂痛常用...
本經首穴是商陽,末穴是迎香,左右各20穴。解讀 十二經脈的名稱由手足、陰陽和臟腑三部分組成。手陽明大腸經為行走於上肢,內屬於大腸,陽氣盛的經脈。經脈循行 本經自食指橈側端(商陽)起始,沿食指橈側上行,出走於兩骨(第一、二...
十二井穴,由十二經的井穴組成,均位於四肢末端。即少商(肺經)、中沖(心包經)、少沖(心經)、商陽(大腸經)、關沖(三焦經)、少澤(小腸經)、隱白(脾經)、大敦(肝經)、湧泉(腎經)、厲兌(胃經)、足竅陰(膽經)、...
八會,經穴外奇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位於手背橈側,在鼻咽窩中點下0.5寸處,即大腸經陽溪穴下0.5寸處取穴。左右總計2穴。主治牙痛、三叉神經痛、面癱、頭痛、頭眩暈、眼疾、扁桃腺炎、咽炎、高血壓、癲狂、白內障、中風、...
1、經穴名。在上肢者稱手五里,屬手陽明大腸經。在下肢者稱足五里,此處之脈動,為古代三部九候診法中“下部天”的測按部位,以候肝氣,屬足厥陰肝經。2、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勞宮。解讀 五里是針灸常用穴位之一,按...
合谷名意指大腸經氣血會聚於此並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本穴物質為三間穴天部層次橫向傳來的水濕雲氣,行至本穴後,由於本穴位處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肌肉間間隙較大,因而三間穴傳來的氣血在本穴處匯聚,匯聚之氣形成強大的水濕...
陽溪,經穴名。出自《靈樞·本輸》。別名中魁。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腕區,腕背側遠端橫紋橈側,橈骨莖突遠端,解剖學“鼻煙窩”凹陷中。當拇短伸肌腱、拇長伸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橈動脈本乾及其腕背支,布有橈神經淺支。主治頭痛...
1)臂臑。臂,指穴所在的部位。臑,動物的前肢,為靈巧、好動之意,此指穴內氣血物質為陽氣。該穴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本穴位處臂部,穴內氣血由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陽氣充盛而使臂能活動自如,故名...
這一效應是放血、疼痛刺激和穴位特異性等綜合作用的結果。結果表明井穴有一定的急救作用。臨床觀察發現,手陽明大腸經疾病患者的經穴可發現超微弱可見光,一般可在商陽穴處見到左右明顯不對稱的特殊發光反應。古文摘錄 定位記載 《靈樞·本...
肩髃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靈樞·經別》。此腧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有疏經通絡,理氣化痰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肩臂攣痛、上肢不遂,癮疹等病症。腧穴釋義 肩髃:髃,髃...
手三里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針灸甲乙經》。此腧穴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有疏經通絡,消腫止痛,清腸利腑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手臂無力、上肢不遂,腹痛,腹瀉,齒痛,頰腫等...
三間:間,間隙;此穴在手第2掌指關節後陷處,為手陽明大腸經第三個穴位,故名。腧穴定位 簡便定位 微握拳,在食指橈側,第2掌指關節後凹陷處,即赤白肉際處。解剖定位 此腧穴處有第1骨間背側肌,深層為拇內收肌橫頭;有手背...
長指地部孔隙細長,頻指氣血的運行頻頻不斷,頰通挾,皆為對穴內氣血物質的運行或穴位的微觀形態的描述。出處 疚:“禾,在直鼻孔下俠溪水溝旁五分,手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三分。”“口”字為今加。穴義 大腸經的冷降之液由此...
清熱解表,散風止癢,消腫止痛,調和氣血,疏經通絡 此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穴,大腸經與肺經相表里,肺主皮毛。此穴位於肘部,乃經氣運行之大關,能通上達下,通里達表,即可清在外之風熱,又能瀉在內之火邪,是表里雙清之要穴,具有...
合谷、太沖兩穴位於手足岐骨間,猶如把關之將士,故名四關。功能作用 平肝陽,調氣血,通經絡。定位 由大腸經合谷穴及肝經太沖穴組成:合谷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太沖位於足背,第1、2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中...
屬手陽明大腸經。在臂外側,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3寸處。主要用於胸肺及局部疾患。咳嗽、咳血、心下脹滿、中風偏癱、治肘臂疼痛攣急、寒熱瘧疾、身黃嗜臥、瘰癧等。是穴位診斷肺炎的定性穴。直刺0.5~1寸;可灸。名稱釋義 ...
本穴位處臂部,穴內氣血由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陽氣充盛而使臂能活動自如,故名。(2)頭沖、頸沖穴。頭、頸,指穴內物質運行的部位和方向。沖,指穴內物質的運行狀態。頭沖、頸沖名意指本穴的陽氣上沖頭、頸各部。
洪池穴,又稱鬼臣穴、陽澤穴。人體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於此。尋找方法 取該穴道時患者應採用正坐,側腕的取穴姿勢,曲池穴位於肘部,尋找穴位時曲肘,橫紋盡處,即...
類屬 中醫腧穴。類別 經外奇穴;手部穴。穴名釋義 本穴位於大腸經合谷穴上方,故名。異名 重口(《針灸穴位小詞典》);後合谷(《新醫療法手冊》);鼻痛點。定位取法 在手背部,當第1,2掌骨基底的前方凹陷處,側腕對掌,自然...
穴位注射療法是將西醫學常用的藥物注射法與祖國傳統醫學針刺法相結合產生的一種新療法,是根據所患疾病的不同,結合穴位的治療作用和藥物的藥理作用,將適量藥液注射到穴位而產生治療作用。曲池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具有清熱解毒、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