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網膜扭轉

大網膜是腹腔內最大的腹膜皺襞,起於胃大彎及橫結腸,遠側呈裙狀,游離於腹腔下緣,活動度較大,覆蓋在內臟的表面。大網膜的長度、寬度、厚度及形態差異較大,內含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並有大量脂肪沉積。大網膜扭轉指大網膜沿其縱軸旋轉而成,引起其血液循環障礙。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扭轉常為順時針方向,可扭轉數圈。臨床較為少見,男多於女,小兒的大網膜雖發育未全、較短,但也有發生扭轉的。多見於25~50歲,以肥胖者為多,可引起明顯腹痛和胃腸道症狀,不易與其他急腹症相鑑別。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torsion  of greater omentum
  • 就診科室:外科
  • 常見發病部位:大網膜
  • 常見病因:原發性:病因不明;繼發性:腫物、炎性病灶、疝囊、手術後切口、瘢痕
  • 常見症狀:急性腹痛,腹部觸痛腫塊,伴有噁心、嘔吐,體溫上升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後,

病因

大網膜扭轉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1.原發性大網膜扭轉
臨床上少見,病因不詳,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形態異常如網膜上有一舌形突出,副網膜,雙層網膜,帶窄蒂的大而厚的網膜及肥胖者大網膜上有不規則的脂肪沉積等。
(2)網膜上靜脈曲張而動脈正常。
(3)劇烈運動、突然改變體位、過飽後引起腸蠕動、咳嗽等使腹內壓增高等因素,引起大網膜移動。原發性大網膜扭轉均為單極的,只有1個固定點。
2.繼發性大網膜扭轉
多由於大網膜與腹腔某一病灶如腫物、炎性病灶、疝囊、手術後切口或瘢痕之間產生粘連,這樣形成了2個固定因素(即為雙極的),在2個固定點之間的網膜發生扭轉。常見於腹股溝疝的病人。比原發性大網膜扭轉多見。

臨床表現

繼發性大網膜扭轉較原發性的多見。臨床主要表現為急性腹痛,位於全腹或臍周圍,呈持續性,開始較輕,後漸加劇,最後轉移至右下腹疼痛。有時腹部可捫及表面光滑、有觸痛的腫塊,可有反跳痛或輕度腹肌緊張。半數病人伴有噁心、嘔吐,少數病人體溫稍上升。

檢查

1.血常規檢查
有白細胞計數中度增加。
2.影像學檢查
腹部B超及CT,僅能提示右下腹包塊的存在。
3.診斷性腹腔穿刺
可抽出少許漿液血性滲出,對診斷有一定意義;而腹腔鏡檢查可以確診。

診斷

本病少見,臨床表現難以確診。若在腹股溝觸及有壓痛的腫物,無其他腸道疾病的症狀時,應疑此病,並及時剖腹探查。術中如發現網膜靜脈怒張及腹腔內有少量血性腹水,並排除其他臟器病變,應考慮此病。如見到扭轉的大網膜伴充血、水腫或壞死,則可確診。

鑑別診斷

應與急性闌尾炎、絞窄性腸梗阻膽囊炎和其他急腹症相鑑別。

併發症

容易並發結節性多動脈炎、腹腔內炎症、創傷或手術後粘連、腫瘤、網膜與疝囊粘連等。

治療

手術切除可獲滿意療效。扭轉常造成網膜血管梗死,一般切除應在扭轉部位以上2~3cm處。對繼發性扭轉還應處理誘因,如疝、腹盆腔腫物及粘連等。

預後

本病預後良好。由於缺乏有效的預防措施,應注意腹部內臟的粘連和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