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是由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創排的大型木偶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禹治水
- 演出時間:2023年6月
- 類型:木偶劇
《大禹治水》是由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創排的大型木偶劇。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
1、 浩浩洪水,民不聊生 大禹治水前,中華大地普遍受到了洪水之災,大地一片汪洋。人民爬山找洞藏身、樹梢上學鳥雀築巢而居,地面上草木暢茂,飛禽走獸與人爭奪地盤,人民一天天減少,只有鳥獸的腳跡布滿在洪水暫時退去和還未淹沒的全中國的地方。 2、臨危受命,治水失敗 鯀原是白馬,是黃帝的孫兒。堯見洪災肆虐...
禹王碑位於嶽麓山巔的蒼紫色石壁上,在蟒蛇洞南面。面東而立。碑文記述和歌頌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大禹繼父治水,“七年聞樂不聽,三過家門不入”的美談,流傳至今。嶽麓禹王碑高1.7米,寬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計77字,末行空四字。其文字形如蝌蚪,既不同於甲骨鐘鼎,也不同於籀文蝌蚪,很難...
鯀是大禹的父親,有崇部落的首領,曾經治理洪水長達九年,用在岸邊設定河堤的障水法,緩解了中原泛濫的洪水,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勞苦功高。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徹底平息洪水災禍,因此有了大禹治水。一說因鯀與堯之子丹朱、舜爭部落聯盟共主之位失敗而被堯流放至羽山;一說是“堯令祝融殺鯀於羽山”,...
《大禹治水》是人教社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中的一篇課文,朗讀者是楊海波。主要內容 本文講述了鯀和禹治水的故事,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
禹鑿龍門,古代中國神話,出自晉王嘉《拾遺記》卷二。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工程之一。大禹開鑿的龍門山就是現在著名的龍門石窟所在,距洛陽約12公里。龍門山被伊水(伊河)分為東山和西山,河水從二者之間穿過。東、西二山活像大門的兩邊,因此這裡被稱為伊闕。基本信息 禹鑿龍門的傳說最早見於《墨子.兼愛中》:「古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大禹在蔡蒙一帶治水成功後,又來此旅祭,祈禱上天賜福於人間。讓生息在此的子民從此安居樂業,永保和平,消除災害。位於川西北高原古城松潘附近的黃龍寺自然風景名勝區,為涪江上源。黃龍寺名稱的由來,雖然眾說不一,但其中最為值得注意的是與大禹治水有關的方面。大禹疏通九天河時,天上的妖怪都...
大禹、孫叔敖、西門豹、李冰、王景、馬臻、姜師度、蘇軾、郭守敬、潘季馴、林則徐、李儀祉。人物事跡 大禹 禹,相傳生於公元前2000多年,姓姒、名文命,又稱大禹、帝禹。大禹治水被譽為中華文明的起源,為夏王朝的開創奠定了基礎。相傳,禹所在的年代發生了全國規模的特大洪水。《尚書·堯典》載:“湯湯洪水方割...
大禹治水的特點:疏導,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原文 當堯①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②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③。堯獨憂之,舉舜④而敷治⑤焉。舜使益掌火,益⑥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⑦疏...
《大禹治水》李煉導演2019年執導的中國神話動畫作品,2019年4月29日首播,共分為12集。該劇以中國上古傳說為藍本,講述了大禹臨危受命,帶領百姓與洪水抗爭,並逐漸成長為民族英雄的故事。2020年2月10日,國家廣電總局啟動全國廣播電視節目“眾志成城 共同戰疫”公益展播活動,《大禹治水》等優秀電視節目在全國各級廣播...
禹王鎖蛟井:位於禹州城內,古鈞台街東側,1980年,在原址重建禹王鎖蛟井。禹王鎖蛟井為仿古歇山亭榭式建築,亭子挑角起脊,上覆青灰色古瓦,殿內粉壁彩屏,內壁檐下繪有24幅有關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殿內大禹像座落於鎖蛟井邊,井口以巨石掩蓋。石上穿鐵索一條垂於井口,青石雕刻的蛟龍頭部淺露於水面。諸侯山...
《中國神話故事大王系列:大禹治水》講述了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家庭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中國神話...
大禹治水至衡漳 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上古堯帝時,曾經發生了一場非常嚴重的洪水之災。《孟子·滕文公上》追述日:“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倡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尚書·堯典》則描述道:“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那時的...
禹城隸屬德州市,位於濟南市西北120里,德州市區東南部130里處,分別與齊河、臨邑、陵縣、平原、高唐五縣接壤,處黃河下游運河之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龍山文化遺址10處,商周遺址2處,另有大量的漢墓和古蹟.2004年“全國首屆禹城大禹文化研討會”在禹城召開,與會的72名專家學者,達成了禹城是大禹治水“導河入海...
隋唐五代時期的著名畫家展子虔、吳道子、顧愷之以及周文矩等都曾經創作過《大禹治水圖》。明代的宮廷畫家李在也曾經畫過一幅《夏禹開山治水圖》,以紀念大禹治水的偉大功績。但可惜年代久遠,這些畫作都已經無法見到了。被人們廣為熟知的是這幅曾經是清宮舊藏,現珍藏於我國台灣省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大禹治水圖》。簡...
典故:鯀禹治水(大禹治水)大禹治水:又稱為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故事,源自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作為黃帝的後代,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唐堯、虞舜,分別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事宜。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
禹王鎖蛟的故事,以神話形象表現大禹萬苦不辭、為民造福、治伏洪水的偉大功績。這個故事現存三個鎖龍井,即河南省禹州的禹王鎖蛟井、山東濟南市的舜井、江蘇淮陰龜山的無支祁井,還有一個是重慶市巫山縣鎖龍村的鎖龍柱。這些神話故事是人們緬懷大禹治水的體現。相關傳說 傳說龍門山原先是一條阻擋黃河入海的惡龍。這...
禹門河,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興華鎮禹門河村。史料記載,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起源地。也是中原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古代的漢族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