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菌核病

大白菜菌核病

大白菜菌核病是由核盤菌引起的、發生在大白菜的病害。大白菜菌核病主要危害植株的莖基部,也可危害葉片、葉球、葉柄、莖及種莢,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

大白菜菌核病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發病率為10-30%,高者達80%以上。受大白菜菌核病侵害的大白菜一般減產10%以上,嚴重的達30-50%,甚至絕產,嚴重影響大白菜的產量和品質。

大白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清潔田園、加強田間栽培管理、種子處理和高壟或高畦栽培。在發病初期還可以噴藥防治,防治間隔期7-10天,連續噴霧2-3次;此外,還可以在發現病情後在病部塗藥防治,此法雖費工,但省藥成本,防治效果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白菜菌核病
  • 別名:白菜菌核病
  • 病原:核盤菌
  • 為害作物:大白菜
  • 為害部位:葉片、葉球、葉柄、莖、種莢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分級標準,

病原特徵

大白菜菌核病病原為核盤菌(學名: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屬子囊菌亞門盤菌綱柔膜菌目核盤菌科核盤菌屬。子囊盤小,呈小杯狀,淺肉色至褐色,單個或幾個從菌核上生出,直徑0.5-1厘米,柄褐色細長,彎曲,長3-5厘米,向下漸細,與菌核相連。菌絲體可以形成菌核,長柄的褐色子囊盤產生在菌核上。菌核形狀多樣,長3-15微米。子囊圓柱形,(120-140)微米×11微米,孢子通常8個,單行排列,橢圓形,(8-14)微米×(4-8)微米,側絲細長,線形,無色,頂部較粗。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溫度範圍0-30℃;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20-25℃、相對濕度高於90%以上;最適感病的生育期為生長中後期。子囊孢子萌發最適溫度5-10℃,相對濕度低於70%病害擴展明顯受阻,發病潛育期5-15天。
大白菜菌核病
病原菌在PDA培養基中的生長過程

為害症狀

大白菜菌核病主要危害植株的莖基部,也可危害葉片、葉球、葉柄、莖及種莢,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
  • 苗期染病:在莖基部出現水漬狀的病斑,而後腐爛或猝倒。
  • 莖染病:主要發生在莖基部或分枝的叉口處,以留種株症狀尤為明顯,產生水浸狀不規則形病斑,擴大後環繞莖一周,淡褐色,邊緣不明顯,使植株枯死。終花期濕度高時,莖病部長出一層白色棉絮狀菌絲體,莖病部組織腐爛而中空,剝開可見白色菌絲體和黑色菌核。菌核鼠糞狀,圓形或不規則形,早期白色,以後外部變為黑色,內部白色。
  • 種莢染病:莢表產生一層白色棉絮狀菌絲體,莢內產生白色菌絲體和黑色菌核,使留種株結莢降低,種莢籽粒不飽滿,從而影響種子的產量和品質。
  • 葉片、葉球或葉柄染病:發病初始產生水浸狀,擴大後病斑呈不規則形,淡褐色,邊緣不明顯,呈濕腐狀。田間濕度高時,病部產生層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及黑色鼠糞狀菌核。
大白菜菌核病
大白菜幼苗期大白菜菌核病的感病過程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病殘株組織內及混雜在種子中越冬或越夏。在環境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子囊盤散放出的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侵染衰老葉片或未脫落的花瓣,穿過角質層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侵入後病菌破壞寄主的細胞和組織,擴散和破壞鄰近未被病原物侵染的組織,並通過病健株間的接觸,進行重複侵染。病葉與健葉或莖幹接觸、帶病花瓣落在健葉或分枝的叉口上,病菌就可以通過殘花腐生後擴展而使健全的莖葉發病。

流行規律

在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大白菜菌核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2-6月。年度間早春低溫、連續陰雨或多雨,梅雨期間多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因寒流作物受凍、氮肥施用過多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化學防治

分級標準

葉片病情分級標準為:0級,無病症;1級,病斑長度0-0.8厘米;3級,病斑長度0.9-1.6厘米;5級,病斑長度1.7-2.4厘米;7級,病斑長度2.5-3.2厘米;9級,病斑長度大於3.3厘米。
葉柄病情分級標準為:0級,無病症;1級,病斑長度1.0-1.5厘米;3級,病斑長度1.6-2.0厘米;5級,病斑長度2.1-2.5厘米;7級,病斑長度2.6-3.0厘米;9級,病斑長度大於3厘米。
抗病性歸類標準參考《中國主要蔬菜抗病育種進展》大白菜葉部病害抗病性歸類標準,即:免疫(I),無病;高抗(HR),病情指數0.01-11.11;抗病(R),病情指數11.12-33.33;耐病(MR),病情指數33.34-55.55;感病(S),病情指數55.56-77.77;高感(HS),病情指數77.78-100。
註:病情指數=[∑(病級數×該病級發病株數)/(最高發病級數×總調查株數)]×1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