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大田軍民千戶所,古蠻夷之國,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唐屬黔中道,五代為感化州地,宋為富州地,後改柔遠州,元為散毛司,本朝洪武五年(1372年)定其地。”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藍玉攻克散毛,閏四月,割散毛之半(今龍潭河以南地)設定散毛千戶所,不久改名為大田軍民千戶,“於八面環夷之中,緊扼諸司之嚨,以通楚蜀要道”(明梅拱宸《大田所輿圖守御文冊》),將酉陽、平茶等司隨徵兵卒1100名把住關隘,又調施州衛左所漢兵550名協同預防,列36屯,且耕且守。(載於《明太祖實錄》)
隸屬於
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設定於洪武十四年,治所在今恩施市)(《載於《明史·湖廣土司列傳》),後者隸屬於湖廣都司。
施州衛與大田所後來還成為殘明抗清的基地,直到康熙三年才歸附。
雍正六年(1728年),大田軍民千戶所連同施州衛一同裁撤,清廷新設
恩施縣。清初
荊州府轄地十分寬廣,包含整個鄂西南地區,湖廣總督
邁柱奏請調整行政區劃:歸州、巴東、長陽、興山四個州縣及施州衛、大田所改為歸州直隸州,施州、大田改為縣,即歸州直隸州下轄四縣,雍正皇帝準奏,並定新縣名為恩施。
清雍正十三(1735年)年改土歸流,冬月初七,合大田軍民千戶所原轄地、唐崖、金洞、龍潭諸土司地設定鹹豐縣。
地理
左圖為同治《鹹豐縣誌》所載大田所地圖。圖中標註的地名有:
城池
大田所築城的位置,在今鹹豐縣忠建河以北、徐家壩以南原鹹豐縣委機關老駐地及民族宮廣場一帶。
“大田所城,周五百丈有奇,崇二丈,門四。洪武二十三年千戶鄭瑜甃,今圮。乾隆二十三年估定城基周三里三分。”
大田所城市及周邊分四個坊,“宣化坊,安邊坊,在所前;靖邊坊,大通坊,在城中”。
“城四門各有樓。譙樓,在城東”。
“千戶所,在朝陽山南,洪武二十三年為散毛千戶所,尋改今名。後山建,景泰庚午(1450年)千戶丁富重修。吏目廳,在所治東。鎮撫廳,在所治西。百戶所廳,在所治左。使館,在所前左,成化(1465-1487年)間千戶耿正建”。
“大田興國寺,在城西門外半里,洪武間建,後廢,弘治(1488-1505年)間千戶耿正重建”。“城隍廟,在城內北隅,成化間千戶耿正建。
旗纛祠,在所後”。
關隘
四周關隘,“深溪關,在
酉陽宣撫司路口。土地關,在忠洞安撫司路口。野貓關,大旺剌惹洞路口。散毛關,在散毛宣撫司路口,成化間千戶耿正建。老鷹關,在城西。小關,在城東一百里,
施南宣撫司路口。通濟橋,在城東。太平橋,在城西五里,成化間千戶耿正建。龍坪橋,在城東五十里”。
古蹟
境內古蹟,“韓信坡,在城北一百里,俗傳韓信經此,其土絕不生草。蠻王牌,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有石如牌,上有蠻王牌字。仙洞,在剌惹洞,有崖高數千仞,水經其下,崖腹有洞,舟經此者,常見洞前有老人倚欄觀書”。
山川
“大田,西接黔播,北跨巴夔,東南襟帶荊湘。” 境內山川有,“秀屏山,在所前,青峰高聳,若屏障然。積翠山,在城北。朝陽山,在城北。馬鞍山,在城西三十里。小關山,在城東百里。行者峰,去小關五里。朝霞嶺,在城東五十里。渡口河,在城東十里。西北江,在城西北十里,有二溪,分流入洞,洞上山若橋,高十餘丈,名天生橋。龍洞口,在城東十五里。萬頃湖,在西南二百里,與
酉陽接。蒼崖泉,在城東三十里。廣利井,在城北。貴水泉,在城東。”其中,小關山即在今宣恩縣
曉關侗族鄉,萬頃湖即今黔江區
小南海。
人口
嘉靖年間,有1039戶,其中漢土官軍戶985戶、剌惹洞54戶;有1653人,漢土官軍1210人、剌惹洞430人。
部門設定
初置五個百戶所、十個土官百戶所、剌惹等三洞。
一般而言,千戶所有:正千戶一人,正五品“掌印”;副千戶二人,從五品;鎮撫二人,從六品;吏目一人。
據萬曆《湖廣總志》載,有軍3127名,大大超過正常狀況下1120名的編制。
大田所開創者是石山和冉應顯。“石山,洪武二十三年以副千戶領兵守御大田,開創所治,有功。冉應顯,酉陽人,初守黔江,洪武二十三年從征散毛洞,招降簽事等官十六名,攻克土地關,多所俘獲,事平,授本所副千戶”。
明代大田所千戶、百戶官員有:梅昇、楊成、鄭瑜、丁德、楊再荊、田世忠、穆貴、張官音、蔣春、徐凱(百戶)、徐文魁(百戶)。清代大田所守御有:“王公,名無考,康熙三十四年任,每逢朔望,諭民開墾,見張氏信票;紐正巳,江南吳縣進士,康熙十四五年任”。
歷史影響
鉗制土司
大田所得設定就是在藍玉征剿土司叛亂過程中設定的,而且衛所制度在明朝也比較典型,全國都有,如眾所周知的“天津衛”。大田所在蠻夷山中猶如中央王朝插下的一把利劍,對土司起到了威懾的作用,並同施州衛互相配合。對明王朝而言是,土司與衛所制度正是“恩威並施”的兩端。
“大田雖
彈丸之地,實拳泥而塞多孔,
鎖鑰荊襄、屏翰重夔,朝廷舒南顧之憂、赤子蒙懷保之恩者,誠重地也。”(明梅拱宸《大田所輿圖守御文冊》)
除依靠武力威服周邊土司外,大田所軍官也通過聯姻構築地區和平。例如,嘉靖年間,
唐崖土司覃氏(1537-1605))嫁給大田所田千戶,生育子孫承襲軍職;萬曆年間,大田所正
千戶蔣宏迎娶
忠路土司覃氏(1572-1611)為妻,並生育三個兒子。
民族融合
大田軍民千戶所的設定與施州衛一樣,開始打破“蠻不出境、漢不入洞”的禁錮,漢族人因到此任職從軍而漸漸在此紮根,後來的縣誌中稱之為“客家”(第二批“客家”在雍正改土歸流後遷入),其中的強宗大姓如:
楊洞楊氏:原籍江南淮安府山陽縣,先世楊成,元末立戰功晉爵武德將軍。其子楊公保襲爵,調任湖廣施州衛世襲千戶官。洪武二十五年至大田所供職,繁衍生息,現在楊洞區楊姓三千戶一萬餘人,皆其後裔。
大田壩蔣氏:原籍江南鳳陽府元和縣。明初蔣澄調任施州衛指揮使,洪武十八年其子蔣春襲父官,不久調任大田軍民千戶所守御。世襲官廢后,發奮讀書爭取科舉入第。自明以來,歷五百餘年,繁衍二十餘代,現有一萬多人。
丁寨區江鎮徐家巷子徐氏:原籍安徽鳳陽。明洪武二十三年,徐騰達隨藍玉征散毛,後任千戶所掌印官。清代時因故不少族人外遷,唯徐國士留居丁寨。晚清的徐大煜三十八歲中舉,即留學日本,後任四川灌縣知縣。徐氏現有二百多戶五百餘人。
附郭子房溝張氏:先世張官音,山東濟南府宜城縣人,元末遷居武昌府江夏縣,明初隨朱元璋西征,洪武二十三年授大田軍民千戶所掌印千戶。八世以後(康熙四年)世襲官廢,家族中落,雍、乾時期遷居他省他縣分途謀生。仍有兩房留居子房溝,現有一百六十餘戶約五百人。
丁寨曲江鎮邢氏:原籍江南鳳陽府,先世邢源,明永樂時授大田軍民千戶所千戶。康熙時削世職,道光後人文漸興。現有一千餘戶近萬人。
其他如忠堡梅家山梅氏(先世梅世相,原籍鳳陽府潁川縣)、丁寨曲江鎮西江口魏氏(先祖魏毓川,原籍江西臨江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