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文廟

大理文廟

大理的文廟始建於明代初期,舊址在現大理一中校本部大門東,大理文廟的建築幾經變遷和拆毀,2014年12月11日,大理文廟恢復重建工程正式開工,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文廟已經竣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理文廟
  • 地理位置:雲南省大理市大理古城復興路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年:周一至周日 07:30-21:30
  • 門票價格:免費
  • 占地面積:10000餘平方米
  • 著名景點:大理古城,人民路,洋人街
歷史淵源,歷史沿革,建築規模,歷史上的文廟,文廟的作用,恢復重建項目,

歷史淵源

歷史上,大理曾經是雲南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是聞名遐邇的文獻名邦,明清時期在大理地區文廟多達16座,大理市境內曾有大理文廟、鳳儀文廟、太和文廟、下關文廟、挖色文廟。長期以來,以大理文廟為載體的中國傳統文化以其獨特的豐厚內涵,對大理社會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大理文廟是大理古代兼具府、縣雙重身份的先師廟,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大理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文獻名邦”的歷史見證,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和建築價值。

歷史沿革

歷史上的大理文廟始建於元代,原址位於大理古城米市街東(既今大理一中校本部大門東)。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因火災,多數殿宇被毀,存留的古建築也破損嚴重。
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同知金標、土知府左世瑞重建鄉賢祠、名宦祠、養士坊等。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知楊天眷認為明倫堂與崇聖祠布局不符文廟要求,因而調換左右位置另建,並在明倫堂前設射圃。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同知蔣旭捐資重修尊經閣。
清鹹同年間因欞星門前方寸之地,視野不寬,杜文秀起義軍守蒙城大參軍馬國忠、大翼長李芳園,將欞星門前十餘戶居民房屋拆除,改變西街行道,於南面設定照壁。
清同治癸酉年(公元1873年),經士紳合議,將大理府、縣先師廟合併,遷至報國寺,即今址(現大理文化館、大理市圖書館所在地),並改報國寺為文廟。
歷史上為州學,州升府後稱府學,又稱廟學、學宮。
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由雲貴總督岑毓英首倡,經各方合議,在報國寺原址上又重建大理文廟。重建後的大理文廟,規制完整,規模宏大,建築群座西向東,整體為中軸線對稱、合院逐台遞進式平面布局,是當時大理古城獨具特色的建築群落。
民國初設勸學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蒙化縣立中學由文昌書院搬遷至文廟。
解放初期,大理文廟大部分建築尚有保存,但由於歷史原因。
1973年後,文廟大成殿、兩廡、照壁等建築先後被拆除,原址被改建為大理文化館、圖書館辦公場館及民眾開展文化活動、休閒娛樂的公共場所,原文廟建築僅存大成門,是清代老文廟建築的唯一遺存,為五間單檐歇山頂、穿斗式木結構建築,面闊14.35米,進深9.4米,近年經過維修,現狀保存完好。
1985年被公布為大理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12月11日,大理文廟恢復重建工程正式開工,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日前文廟已經竣工,一起去先睹為快

建築規模

文廟主要建築完成於明洪武年間,後經天順、成化、弘治、嘉靖多年修葺,擴建,形成了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光緒十一年(1885年),直隸廳同知卞庶凝向南移位欞星門和畔池,照壁上鑲“萬仞宮牆”四個大字。文廟大門向東,門旁立一塊“文武官員到此下馬”石碑。文廟中軸線為南北向,自南為照壁,前為泮池,上有石拱橋,池四周以石圍欄,前為一高兩低三跨式石牌坊,曰欞星門,石坊左側有門曰禮門,右側曰義路,坊後右側為名宦祠、興賢祠,左為鄉賢祠、承祭祠,中為甬道至大成門,門上掛一大匾書“大成”二字,院中四角植柏樹,大成門後中為甬道,兩側為東西兩廂,院以方磚鋪砌,四角植柏樹,甬道直達大成殿拜台,俗稱天子台,台高約1米,三周環以漢白玉石欄,後為大成殿,殿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七間,進深15.6米,高11米,規模宏偉,莊嚴大方,內供孔子牌位,中間的兩棵立柱上雕刻兩條盤龍。大成殿後為雁塔坊,重檐歇山頂牌樓式建築,檐下四面設斗拱,八個翼角飛展,中間以圓門貫通,後為崇聖祠,祠後為尊經閣,閣內祀倉聖,曾藏古籍千餘冊。崇聖祠左為明倫堂,堂內有八扇格子門,鏤空雕刻是藝術精品,工藝價值最高。堂下設射圃,旁立一小巧石坊,原書“佳徑”(嘉晉諧音),1982年改為“柏苑”。崇聖祠右為興賢、育才二齋。整個文廟占地10000餘平方米,共有大小十三個院落。大理文廟的建築幾經變遷和拆毀,只余大成門後古建築保存完好。2003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的文廟

大理原來南邊有,北邊有文廟,在文廟與武廟之間有一個吉利坡,武廟和文廟在大理人的心目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原來大理文廟的格局比較大,市圖書館的這個位置就是文廟的大成殿,大成殿前的天子台基本上就是這個位置,以前 天子台的大理石板比石板還要大三四倍,周圍都是大理石欄桿;大成門原先是報國寺,建成文廟後就是大成門。大成門的歷史比文廟大成殿還要早一點,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曾經考察過,他認為這個大成門是明代建築,而原來的大殿是清同治年間的建築。據梁思成說,大成門前就是欞星門,建得相當好,有斗拱、翹腳;欞星門前面就是泮池,再前是大照壁。從文廟的中軸線上來說就是這種樣子,兩側(市文化館活動室)是七十二賢和兩個小院,每個小院有兩道月宮門,另外一邊作為孔廟廚房。
大理文化園

文廟的作用

文廟,是紀念祭祀我國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築,在歷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稱作文廟、夫子廟、至聖廟、先師廟、先聖廟、文宣王廟,尤以文廟之名更為普遍。由於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對於維護社會統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歷代封建王朝對孔子尊崇備至,從而把修廟祀孔作為國家大事來辦,到了明、清時期,每一州、府、縣治所所在都有孔廟或文廟。其數量之多、規制之高,建築技術與藝術之精美,在我國古代建築類型中,堪稱是最為突出的一種,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作為雲南古代文明發展的搖籃,早在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大理就成立了正規的儒學教育機構,唐代蒙舍詔盛邏皮建成了雲南第一所孔廟,開創了雲南文廟建設的歷史先河。元代開始,大理地區普建文廟,明清時達到鼎盛。在現大理州轄區範圍內,共有16所正規建制的明、清時期文廟,占全國文廟總數的百分之一。作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文廟是城市歷史文化的一種象徵,是對歷史文化名城內涵的豐富。
大理文廟的建築造型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體現了晚清大理殿堂式建築風格,具有大理白族建築藝術的特點,是我國邊疆文化與中原文化既一脈相傳、又相互揉合的典範,是獨具特色的珍貴歷史文化遺存。文廟的恢復重建是保護和提升大理古城的文化內涵,促進全市文化事業繁榮發展重要舉措,尤其是在建設美麗幸福新大理的今天,更有著積極的意義。
老人們常說,在大理,人們都很尊敬孔子,家長經常用孔子的“忠孝”、“仁義”思想教育子女。文廟在大理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以前每年都會舉辦祭孔活動,儀式非常隆重。在大理古城也曾有這樣的習俗,老百姓家裡小孩出生後,要把小孩抱著,先到文廟抓一把土,揣在小孩的包裡面,然後再走過吉利坡到武廟前,捧一把土放在小孩的懷裡面,並默默地祈禱,表達內心的希冀和願望,希望孩子將來長大文武雙全。

恢復重建項目

大理文廟的舊址現為大理文化館、大理市圖書館辦公用地。院內建築古樸,民族特色濃郁,古樹名木繁蔭遮蓋,翠鳥歡唱飛躍其間,石桌旁、石椅上,庭廊間總是坐滿了休閒的人們喝茶、聊天,還有很多大理本地人到市圖書館內讀書看報,由於一直免費對外開放,所以這裡成了一個古城居民和遊客休閒的好去處。
自1985年以來,由於歷史原因,原文廟大成殿、兩廡、照壁等,先後被拆除建蓋了圖書館大樓、天子台、文化館南北綜合樓、古蘭苑、文化長廊、民眾休閒娛樂區、大門等建築。同時,作為大理文化館開展民眾文化藝術活動、民眾文化輔導培訓、挖掘整理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等民眾文化工作,以及市圖書館開展圖書查詢借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收集整理地方文獻資料等圖書館業務工作的場所。大理文廟僅存天子台、大成門、礎石等文物和遺址,文廟這一載體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已漸行漸遠。
據了解,大理文廟恢復重建項目是一項純公益性的綜合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由市政府投資建設,建成後將免費向市民和遊客開放。項目規劃占地14.67畝,建築面積4100多平方米,在恢復重建中,將遵循“歷史性、民族性、以小見大、以精取勝”和“修舊如舊、按原格局、原風格、原工藝、原材質進行恢復”的原則,按照原有建築風格和文廟建制進行建設,力圖最大限度地恢復歷史上大理文廟的原有風貌。恢復重建中,除保留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大成門,只對其進行簡單加固和修繕;對原有的全部古樹名木進行保護;恢復重建泮池、欞星門、鄉賢名宦祠、兩廡(為72賢祠殿)、大成殿、天子台、崇聖祠等歷史古建築外,還充分考慮了祭孔活動、儒學交流,文化館、圖書館業務開展及會展活動、市民休閒、娛樂、健身等功能,同步新建文化館、圖書館、文化走廊、市民休閒廣場等綜合配套設施,以滿足廣大市民和遊客的文化、娛樂和休閒需求。
為確保順利、圓滿完成大理文廟恢復重建工作,大理市多次組織開展調研工作,廣泛向州孔子協會、當地民眾、各界人士徵求意見和建議,對大理文廟恢復重建項目進行了多次論證,召開專家評審會,先後通過了大理文廟恢復重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進行了圖紙設計完善工作,並按照相關程式向上級部門報批;積極向民眾宣傳恢復重建工作,將大理文化館、市圖書館辦公地點作了臨時調整。下一步將開展圖紙審定、前置審計、招投標等工作。項目建設的各項前期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大理文廟的恢復重建,將進一步延續城市文脈和豐富城市底蘊,發掘拓展歷史文化資源,增強大理人的歷史文化認同感和責任感,增進市民對古代大理的建築風格、文化禮儀和尊師重教等傳統文化的了解,同時還可為省內外、海內外的儒家學術文化交流搭建平台,重現昔日大理文獻名邦之風采,恢復重建後的大理文廟將成為大理旅遊的新景觀和新名片,能有效提升大理的文化影響力,為大理旅遊二次創業注入新動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