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景風閣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末清初。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景風閣始建。
清乾隆九年(1744年),知州張泫把文廟(欞星門、大成殿和啟聖祠又統稱為文廟)移至今址。乾隆十六年(1751年),文廟、靈寶塔因地震倒塌。乾隆十八年(1753年),張泫主持文廟重修工作。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靈寶塔重建。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知州瑞徵重建了大成殿。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知州陳良主持重建了啟聖祠。
清光緒二年(1876年),建財神殿,署州龔運光重建了欞星門。
民國元年(1912年),劍川趙藩首倡改魁星閣為景風閣。
20世紀50年代,大成殿內原所供奉的先師、先哲牌拆毀。
1982年,魁星閣重修。
1983年,景風閣落架維修,劍川縣政府共撥專款3萬元。
1995年,維修財神殿正殿,雲南省文化廳文物處撥專款4萬元。
1996年,維修財神殿過廳和廂房,雲南省文化廳文物處撥專款5萬元。
建築格局
景風閣古建築群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34平方米。由景風閣、大成殿、啟聖宮、關岳廟、欞星門、財神殿、靈寶塔等白族古建築群組成。
主要建築
景風閣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年),為八角攢尖頂三重檐樓閣,攢尖頂端置銅頂,主體構架為四大井口柱,以正斜兩袱分出八角形,第一層為四周迴廊,第二層八柱分八角、八面施斗拱、挑出八個飛角,第三層頂施八個斜袱為頂披,仍八面飛角,屋頂攢尖頂,飾銅寶頂。原為喇嘛寺轉經樓,後改為供奉魁星,又稱魁星閣。清代光緒年間在白族學者趙藩倡議下,供奉鄉賢牌位,稱之“景風閣”,寓意景仰先賢之意。
大成殿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琉璃瓦屋面,土築牆。殿內供奉孔子銅像。新鑄造的銅像高3米,其左右兩側各立仿青銅造的四配十二哲儒家先賢塑像,“萬世師表”匾額兩邊懸掛乾隆皇帝書聯:“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啟聖宮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琉璃瓦屋面,土築牆,雙層斗拱,飛檐出角。
關岳廟面闊三間,單檐歇山頂,抬梁和穿斗混合木構架,琉璃瓦屋面,土築牆。
欞星門是中間高兩邊低的牌樓式占木坊,面闊三間,穿斗式木構架,殿堂式牌樓,重檐歇山頂,琉璃瓦屋頂。兩側為壁,前後呈開放式。樓面上部用多層雕花斗拱承托,顯得富麗堂皇。屋面上部“十面出水六方飛角”,由金黃色琉璃瓦鑲嵌、屋脊上用黃瓦裝飾著透空花紋,整座門樓氣勢宏偉。門內大梁、樓面均繪有丹鳳朝陽,二龍戲珠及白族風格的花鳥圖案,兩壁繪有“劍陽八景”。
財神殿為二進院,由門樓、倒廳、大殿構成。
靈寶塔為方形密檐石塔,9級,高15米,基層條石砌築,三層踏步石,須彌式基座,上下雕蓮紋。束腰每面5格,內雕各種動物紋飾。塔身級間出檐,7層疊澀結構,中心一層寬出、四飛角。塔身二至九級逐步收分,每級四面佛龕,內作高浮雕佛像,第一層龕內雕四大天王,第二層龕內雕四大金剛,三至六層龕內雕十六應真,七至八層龕內雕天龍八部。塔頂成攢尖頂、置銅葫蘆寶頂。
文物價值
景風閣古建築群集文廟、武廟、財神殿,佛塔為一體,構成了多種文化和諧共存的環境,創造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實例,是研究白族建築藝術、宗教信仰、民族民俗等多門學科的實物資料。建築群的斗拱及木雕裝飾圖案,內容豐富,古樸大方,線條流暢,層次分明,是“木雕之鄉”劍川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有重要藝術價值的木雕構件,是白族木雕技藝的見證和雲南木雕工藝發展演變的重要實物資料。
保護措施
1986年5月20日,景風閣古建築群被劍川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2月21日,景風閣古建築群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景風閣古建築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景風閣古建築群,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劍川縣金華鎮西門街外。
乘坐劍川縣內公共運輸劍川1路至西門老協站下車,步行510米後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