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回顧
2012年,是本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重鋼主業全面完成
環保搬遷後的第一年。受巨觀
環境持續趨緊和重鋼主業搬遷後續效應的雙重影響,全區經濟下行壓力超過預期。面對嚴峻形勢,區政府緊緊圍繞“轉型發展突破年”主題,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區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區幹部民眾,凝心聚力,苦幹實幹,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
初步統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1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7.1億元,增長3.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22.3億元,下降1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1億元,增長13.6%;區級一般預算收入13.1億元,增長15.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48元,增長1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804元,增長11.4%。預計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
工作總結
(一)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全面啟動城市經營體制改革,積極推進城建、園區、商旅三大平台重組,基本建立起“借、用、還”為一體的運行新機制,努力探索以城市經營收益平衡基礎建設投資的良性循環模式。健全國資監管體系,開展國資清理,推進資產轉固。強化與市級部門的協調合作,全面落實市政府第100次常務會議精神,爭取到中央、市級投資和補助資金30億元,建橋園區爭取享受西永微電園和移民生態工業園政策取得重要進展。成立片區開發辦,強化對市級儲備機構的協調服務。出台招商引資激勵政策,積極探索外派招商、以商招商,引進艾普網路、賽瑪特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實際利用外資4億美元,利用內資101.5億元。創新投融資模式,強化銀政企多方合作,完成政府融資32.78億元,逐步最佳化政府債務結構。設立區級科技產業創業基金,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高新技術產品73個,授權發明專利58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在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占比超過50%。新增重慶市著名商標10件、重慶市名牌產品12個,區內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地方標準8個。組織開展了大渡口“城市形象推廣季”等系列活動,成功承辦世界盃攀岩賽,有效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二)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出台推進經濟轉型、提振實體經濟、發展現代服務業等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建設新興產業之區。啟動建橋園區“二次創業”。建橋總部基地建設加快推進,天安數碼·雲谷一期、中冶建工總部建成,單軌公司、中鐵電氣化等總部項目主體完工,中石化潤滑油、三峰環投總部、億和數碼模等項目開工建設。完成1100畝園區配套用地調規,實現首宗配套商住用地出讓。建成科技孵化及產業樓宇30萬平方米。大力扶持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積極培育市場主體,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完成九宮廟商圈交通組織最佳化工作,盤活商業設施5萬平方米。新天澤國際廣場全面建成,海寧皮草城、萬達IMAX影院等一批知名企業入駐商圈,成功培育限額以上商貿零售和餐飲企業12家,舉辦迎春旅遊購物節、夏季消費購物節等行銷活動,商圈人氣、商氣加速聚集。溫德姆酒店開工建設。萬商國際貿易中心一期主體完工。茄子溪港成為市級開放試點口岸。新增金融機構4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已全部在區設立分支機構。一批品質樓盤相繼建成,雙山片區開發基本成型。成功引進香港雅居樂打造我區首個外資開發項目。全區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62.8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突破120萬平方米。
(三)加快城市擴容提質。完成小南海-八橋片區城市設計和新城片區地下空間規劃,調整最佳化綠地布局。袁茄路三期拓寬改造工程、福茄路等7個道路項目完工,西濱路一期一標段基本建成,大渡口迎賓立交、雙山路二期、西濱路三期開工建設,
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延伸段、新華立交、公交樞紐站場建設穩步推進。完成小南海水電站實物指標調查。改造城市車行道、人行道9萬平方米,新增公用停車位2136個。在全市率先完成旱廁改造。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6.7公里。落實征地批文6143畝,完成征地拆遷8028畝,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35萬平方米,出讓經營性用地684畝,供應其他土地2113畝。老重鋼片區廠房基本完成拆除,釣魚嘴片區實施征地面積超過4000畝。統籌開展“七城同創”,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新增、改造森林面積2200畝,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1平方米。圓滿完成伏牛溪、跳磴河次級河流整治任務。空氣品質優良以上天數達到342天,進入主城前三位。實現數位化城市管理全覆蓋,被評為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區創建通過驗收,國家衛生區創建通過全國愛衛會暗訪檢查。
(四)努力辦好社會事業。堅持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並重,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社會管理創新。95中綜合樓、鋼城實驗學校綜合樓基本竣工,新雙山國小完成主體工程,21所幼稚園納入普惠制幼稚園管理。商務學校成功申報創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示範學校。全年安排教育費用減免和資助資金4574萬元,受益學生4.5萬人。47所中國小、幼稚園獲全市“平安校園”稱號。重鋼總醫院擴建項目主體工程完工。市人民醫院項目完成征地工作。成功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實現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全覆蓋。競技體育取得歷史性突破,培養選送的運動員李雪芮為重慶奪得奧運首金。我區代表團參加市“四運會”獲青少年組金牌榜、獎牌榜、總分榜第二名。連續16年被評為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成功舉辦重慶市首屆社區文化節。區文化館完成改造並成功創建國家一級文化館。基本實現基層文化設施標準化建設全覆蓋。成為全市唯一的“西部檔案強區”試點區。新成立4個社區,紮實推進居站分設改革,基層組織辦公條件穩步改善。對口支援忠縣工作受到市政府表彰。雙擁共建、國防教育、法律援助、民宗僑台、婦女兒童、老齡、未成年人等工作也取得新進展。
(五)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在財政收支壓力巨大的情況下,確保一般預算支出的5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投資近1億元實施“民心工程”建設,一批涉及教育、出行等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得以解決。完成就業再就業培訓221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9%以內。發展微型企業250戶。全面完成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社會保險參保擴面和徵收任務。積極健全各種救助制度銜接機制,紮實做好城鄉低保和“五保、三無”民眾供養工作,建立起“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關愛基金。區敬老院二期主體工程完工,2個托老所被列為市級示範項目。推出“老年營養餐桌”計畫。啟動區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設立主城區首個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中心。穩步推進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農民轉戶進城5466人。啟動農村集體資產處置指導試點工作。開工建設安置房115萬平方米,建成安置房74萬平方米,1.7萬名民眾喬遷新居。跳磴公租房順利開工,釣魚嘴公租房建設穩步推進。實行食品藥品電子監管,保障了公眾飲食用藥安全。社會治安管理進一步加強,破獲公安部掛牌案件3起。紮實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成功抵禦重慶主城31年一遇的特大洪峰。“清剿火患”工作獲公安部表彰。深化幹部下訪接訪工作,市級交辦信訪積案全部“清倉見底”。
(六)狠抓政府自身建設。辦理人大議案、代表建議121件,辦理政協提案153件,初次回復滿意率分別達到95%和99.3%。修訂完善《政府工作規則》。全面清理規範性檔案,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政府入口網站建設,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運行機制,國有資金投資項目公開招標率超過80%,政府採購資金節約率達14%。完成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二期建設。行政審批時限平均壓縮60%,企業登記辦理時限降至7個工作日,工程竣工備案全部當天辦結。推行“一線工作法”,落實重點企業聯繫制度,行政效能和執行力建設進一步加強。完成應急應戰指揮和預警信息發布“兩個平台”建設。強化項目審計,審減、節約資金超過1億元。開展公務用車專項治理。嚴查征地拆遷、工程建設等領域腐敗案件和“吃、拿、卡、要”等違法違紀行為,著力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12年,是大渡口發展史上極其艱難、極不平凡的一年。巨觀形勢持續趨緊,重鋼主業環保搬遷又帶走全區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經濟下行壓力前所未有。面對困境與挑戰,全區幹部民眾團結一心、負重前行,打基礎、利長遠、抓改革、求突破,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雖然很多工作無法在短期內帶來經濟指標的變化,但其效應會在今後逐步釋放,從而為“十二五”期間大渡口的轉型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這一年,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越是困難時期,越是要提振信心、凝聚民心。為此,我們舉全區之力紮實開展了“七城同創”、城市推廣等一系列工作,越來越多的民眾投身到建設“生活品質之城、新興產業之區”的生動實踐中,越來越多的民眾享受到轉型發展所帶來的實惠。這一年,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攻克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始終來源於區委的堅強領導,始終來源於廣大人民民眾;全區人民對大渡口轉型發展和政府工作的充分理解、全力支持和積極參與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強有力保證。在這裡,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勞動的全區人民,向大力支持我們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同志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駐區部隊官兵和公安民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大渡口經濟社會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事實證明,鋼城的血脈仍在今天的大渡口延續,擁有鋼鐵意志的大渡口人有決心、有能力戰勝各種困難,經受住各種考驗。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大渡口區情特殊,仍處在轉型發展的起步階段和陣痛期,攻堅任務還相當繁重,一些困難和問題還亟待解決。一是產業支撐乏力,支撐區域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少,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培育新的產業支柱和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任重道遠;二是要素瓶頸制約明顯,招商引資突破不大,建設用地供應不足,政府疏解資金壓力較大,轉型發展要素保障能力亟待增強;三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配套服務功能不夠健全,城市擴容提質和“產城融合”發展受到較大限制;四是有的部門和工作人員作風漂浮、執行力不強,精神狀態和工作水平與轉型發展要求有較大的差距,等等。剛剛過去的2012年,雖經過不懈努力,但全區GDP、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預算收入等經濟指標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目標,未能兌現向全區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在此,我謹代表區政府向全體人大代表並通過你們向全區人民表達深切的歉意。對於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我們一定迎難而上,不折不撓,切實加以改進,努力使大渡口轉型發展更好、更快、更加符合全區人民的期待。
工作安排
當前,我區正處於爬坡上坎的關鍵時期。儘管在前進的道路上,還面臨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挑戰,但我們也看到,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城市功能的不斷健全、新興產業的加快培育、生態環境的全面最佳化,大渡口已經躍上一個嶄新的發展平台。我們堅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關懷,有歷屆區委、區政府打下的堅實基礎,有我們積蓄多年的後發優勢,有全區人民的務實苦幹,大渡口的轉型跨越一定大有可為、大有希望。
2013年,區政府將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市第四次黨代會和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把握好中求快的工作基調,以加快建設“生活品質之城、新興產業之區”為目標,深化改革,真抓實幹,致力破解體制、交通、要素等各方面發展瓶頸,培育新興產業支柱,提速重點片區開發,持續改善社會民生,促進“五位一體”協調發展,全方位、高水平推進小康社會建設。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建議2013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1%和13%;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
2013年將以“轉型發展攻堅”為主題,圍繞區委確定的“三大主線”、“四件大事”,著力在五個方面實施攻堅:一是打好項目建設攻堅戰。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圍繞交通、產業、開發三大領域,集中資源突破一批事關全局的重點項目,打造轉型發展的新亮點。二是打好土地供給攻堅戰。強化統籌調度,全力拆遷攻堅,確保出讓經營性用地2000畝,形成城市開發的新態勢。三是打好招商引資攻堅戰。加強項目策劃,整合招商資源,落實激勵政策,嚴格準入門檻,取得招大商、招好商的新成效。四是打好機制改革攻堅戰。重點圍繞城建、園區、商旅三大平台,深化法人治理結構,推進市場化運作,邁出城市經營體制改革的新步伐。五是打好效能建設攻堅戰。積極探索政府績效管理新模式,堅決治懶、治散、治庸,全面激發乾部職工幹事創業激情,打開改善發展環境的新局面。
今年(2013年),區政府要重點做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提速建橋“二次創業”,打造“產城融合”新區。
創新發展理念,推動建橋園區從傳統工業園區向現代都市產業園區轉變,以多元化的開發形態引導產業和人口聚集。加快推進園區拓展區認定和土地調規工作,通過市場化手段和規劃指標方面的引導,釋放土地資源,完善園區商務、居住和公共服務配套功能。提速建橋總部基地建設,確保中鐵電氣化、單軌公司等項目竣工投用,賽瑪特、艾普網路等項目開工建設。鼓勵“園中園”開發模式,全力推動天安數碼·雲谷二期建設及招商,開工建設鑫鵬產業園。編制樓宇經濟發展規劃,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開工建設晉愉等一批綜合配套項目,豐富園區開發形態。支持重鋼非鋼產業發展。推動長征重工、國際複合等傳統骨幹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加快推進中石化潤滑油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確保園區工業產值突破180億元。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和標準化戰略,開工建設園區科技創新育成中心,建成天安創新創業服務平台,加快製造業與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爭取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高新技術產品50個,授權發明專利50件,新增重慶市名牌產品14個。
(二)強化商圈輻射功能,建設新興商務集聚區。
加快九宮廟商圈建設,充分發揮對主城西部輻射功能,引領全區商貿服務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編制完成商圈發展規劃,加快推動雙山片區和環湖濱路片區商業開發,積極謀劃購物式公園建設。完善商圈交通組織、停車配套和市政管理。做好國瑞城三期、萬商國際貿易中心等項目招商服務。全力支持新天澤國際廣場、壹街商業區、新世紀等重點商貿企業發展經營。繼續辦好世界盃攀岩賽、“一季一節”等品牌行銷活動。加快推進溫德姆等高星級酒店建設,力爭開工建設錦天酒店。啟動一批汽車4S店項目。規範大型物流市場經營管理,提高物流產業發展水平。積極謀劃中梁山、金鰲山生態旅遊和休閒經濟發展。深入挖掘南海溫泉等景區資源。因地制宜開發工業旅遊。提升和引導本地特色餐飲發展,逐步上檔升級、打造品牌。
(三)加快重點片區開發,培育新的經濟成長極。
強化與市級部門、儲備機構的協調聯動,堅持基建引領、綜合開發,全面提速城市化進程。完成小南海片區新增控規編制和八橋片區城市控規修編,啟動區級土地儲備工作。建成雙山路,開工建設中壩路、新九中路二期,加快推進西濱路、新郭伏路、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延伸段建設,著力打通連線各重點片區的“生命線”。加快征地拆遷和區域路網建設,提速軌道交通沿線開發,全力推進天堂堡等組團土地供應。開工建設老重鋼片區南北幹道、百花村隧道和重慶工業博物館,年內完成原重鋼五、六廠千畝土地供應。開工建設釣魚嘴1號道路,加快推進土地徵收和整治,實現釣魚嘴片區首批開發用地供應。完善雙山片區配套服務功能,確保雅居樂項目開工。同步推進各重點片區教育、醫療、公交、市政等綜合配套建設。全年落實征地批文4000畝,完成征地6000畝,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20萬平方米,全面完成危舊改掃尾攻堅,力爭房地產開發投資突破70億元,商品房銷售110萬平方米以上,努力使城市開發成為繼“一園一圈”之後新的經濟成長極。
(四)提升改革開放水平,不斷增強發展活力。
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力度,實行更加積極的開放發展戰略,促進資源要素匯聚,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圍繞市政府第100次常務會議紀要,繼續加大政策、資金、項目爭取力度,完成立項爭資9億元,力促國家老工業基地改造、西永微電園和移民生態工業園等優惠政策落地。全面落實民營經濟發展扶持政策,促進中小微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不斷成長,建設更加開放、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加大以商招商、中介招商、駐點招商力度,力爭實際利用外資4億美元、內資130億元。支持區內優勢企業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開拓發展空間。維護地方金融秩序,最佳化金融業發展環境。強化銀政企合作,完成政府融資30億元。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加強開放型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引進、培養一批高層次人才和行業領軍人才。
(五)堅持生態文明導向,共建共享美麗家園。
以“七城同創”為統領,不斷改善城市風貌和自然、人文環境,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建設“美麗大渡口”。加快建設中華美德公園三期,開工建設愛情公園。深入推進重鋼居住區和背街小巷市政設施改造升級,促進新舊城區融合發展。新增公用停車位2000個,改造車行道、人行道4萬平方米,推進路燈節能改造。確保建橋A區污水處理廠竣工投用。啟動石林寺保護修繕工作。完成都市生態農業項目規劃編制。實施藍天、碧水、綠地、寧靜、田園“五大行動”,鞏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創建成果,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入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確保創建國家衛生區通過技術考核。強化社會協同,倡導全民參與,完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任務,積極開展全國文明城區、全國文化先進區創建工作。
(六)著力改善公共服務,實現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創新,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更好地滿足民眾需求。確保95中綜合樓、鋼城實驗學校綜合樓、新雙山國小建成投用,完成育才國小改擴建工程,力爭開工建設4所國小,建成2所普惠制幼稚園。確保全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旅遊學校通過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示範學校驗收。力促市人民醫院開工建設。積極推進重鋼總醫院創建三級醫院、區人民醫院創建二級甲等醫院工作。落實基本藥物制度,繼續實施公共衛生服務惠民舉措,爭創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資幼教、衛生、養老等社會事業。開工建設市體育運動學校。大力推進全民健身活動,爭創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確保文圖兩館總分館制創建通過國家驗收,區圖書館創建國家一級圖書館。進一步擴大基層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範圍。完成社區布點規劃編制,進一步改善基層組織辦公服務條件。深入推進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工作,積極探索社會管理組織化、格線化、信息化。開工建設區民防指揮所。強化國防教育,深入推進雙擁共建。紮實做好法律援助、婦女兒童、對口支援、消防、統計、檔案、修志、老齡、未成年人等工作。
(七)認真落實惠民舉措,持續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統籌保障民生投入,抓好“民心工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完成就業再就業培訓1500人,實現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3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新發展微型企業350戶。擴大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社會保險覆蓋面。規範農村集體資產處置管理,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推進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常態化,促進農村轉移勞動力市民化。堅持城鄉低保“應保盡保”,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體系,確保區敬老院二期、區殘疾人康復中心建成投用。開工建設安置房100萬平方米,建成安置房50萬平方米、公租房50萬平方米。切實做好公租房配租、廉租房保障工作,加強安置房小區配套建設和物業管理。實現次支道路客運有序退出,最佳化城市公交線網布局,切實方便民眾出行。全面推進社會安全應急聯動指揮系統建設。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推行孕前優生健康免費檢查,確保目標人群覆蓋率超過80%。促進幹部下訪接訪工作常態化,落實屬地管理職責,確保社會穩定。
(八)切實改進機關作風,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認真落實“八項規定”有關要求,倡導低調務實、少說多乾、乾就乾好。依法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的監督,主動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認真辦理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強化執法監督,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政府績效管理制度,不斷提升行政效能和執行力。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健全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完善“綠色通道”制度,全面落實服務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政策措施。加強廉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強化對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和關鍵環節的監管。完善政府應急體系,健全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和公務消費,確保全區行政辦公經費支出“零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