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區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大渡口區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大渡口區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是大渡口區在2014年發布的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渡口區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 地點:大渡口區
  • 性質:工作報告
  • 發布時間:2014年
工作回顧,工作安排,

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區政府緊緊圍繞“轉型發展攻堅”主題,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區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團結全區幹部民眾,凝心聚力,矢志攻堅,推動大渡口經濟、城市、社會轉型穩健前行,取得了新的進步。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初步統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6.6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7.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3.9億元,增長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46.7億元,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億元,增長10.8%;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6億元,增長15.3%。
——城市開發漸入佳境。全區完成經營性用地出讓2306畝,增長237.5%,總價金突破100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96.8億元,增長54.1%;商品房銷售面積突破130萬平方米,城市開發及相關產業成為帶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
——人居環境不斷最佳化。成功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區,創建國家衛生區通過技術考核驗收;空氣品質指數(AQI)二級以上天數達215天,名列主城第三;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5%,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社會民生持續改善。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952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66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220元,增長12%;投資近1.8億元實施了20項民心工程,解決了一批熱點民生問題。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集聚要素資源,增強發展動力。堅持對上爭取、對外開放和對內挖潛並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匯聚轉型攻堅的強大合力。爭取國家級扶持政策取得歷史性突破,作為重慶市唯一區縣被納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13-2022年)》。繼續圍繞市政府《關於支持大渡口區轉型發展的會議紀要》,抓好項目對接和資金爭取,完成立項爭資11.65億元。拓寬政府融資渠道,通過發行國有公司企業債券等方式最佳化負債結構,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強化資金調度,重點保障征地拆遷、安置房建設、民生改善等關鍵領域的資金需求。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全區實際利用外資6億美元,增長49.9%,利用內資130.2億元,增長28.2%。強力推進拆遷攻堅,狠抓土地供應保障,落實征地批文4383畝,完成征地拆遷6045畝,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30萬平方米。成立區土地儲備中心,完成小南海等片區土地儲備3181畝。繼續深化城市經營體制改革,大晟、建橋兩個區屬國有公司市場化運作能力進一步增強;完成土地、房屋、道路等七大類4200餘項國有資產清理,積極盤活河道砂石、戶外廣告、閒置公房、公建養老設施等資產資源,提高了國資經營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二)夯實產業基礎,最佳化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總部經濟、創意休閒、信息服務、都市工業等新興產業,調整改造傳統產業,強化轉型發展的產業支撐。實施建橋園區“二次創業”。建橋總部基地完成征地185畝,總部項目建成2家,在建6家。天安雲谷一期“二次招商”引入企業和機構128家,二期及配套商住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博薩爾、長鵬內飾等項目建成投產,建橋創新育成中心、中升4S店相繼開工,中石化潤滑油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強化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新培育組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13家企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新技術產品和重點新產品開發突破100件,獲授權發明專利63件,成為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區;新增重慶市著名商標12件、重慶市名牌產品15個。積極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九宮廟商圈綜合配套不斷完善,人氣商氣加速聚集,新天澤購物廣場和壹街購物中心匯聚了一批中高端商業品牌,國瑞城二、三期商業設施完成整體出讓,盤活商圈空置商業物業11.3萬平方米,商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2.5億元,增長11%。萬商國際一期主體完工,錦天酒店地塊完成拆遷。成功創建市級社區便民商圈2個。出台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補貼政策,積極推進銀企合作金融創新試點,金融業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
(三)強化市區聯動,加快城市開發。認真貫徹全市五大功能區建設戰略部署,積極推進大渡口城市空間“南拓、北優、西進”,重點片區開發逐漸成勢。加快完善骨幹路網,福茄路隧道竣工通車,大渡口濱江路一期、雙山路二期一標段基本建成,中壩路開工建設,新郭伏路、濱江路三期等項目有序推進。著力打通重要交通節點,新華立交建成投用,大渡口立交、西城大道公交樞紐建設進展順利。老重鋼、釣魚嘴片區基礎設施建設逐步鋪開、土地整治穩步推進,分別出讓經營性用地1079畝和338畝。城投、地產、軌道等市級投資集團在區完成投資37億元。東風村等5個危舊改地塊完成拆遷攻堅,實現淨地出讓190畝,回籠資金19.6億元。華潤綠地、佳兆業、融科等品牌地產開發企業來區投資,雅居樂等一批品質樓盤實現銷售。
(四)辦好社會事業,完善公共服務。推動經濟與社會統籌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實現新突破。落實教育資助資金5100萬元,惠及學生4萬餘人;新雙山國小、95中綜合樓、育才國小綜合樓竣工投用,新開工4個學校項目,建成2所普惠制幼稚園;旅遊學校通過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示範學校驗收。落實公共衛生服務惠民措施,為老人、兒童、殘疾人等群體6萬餘人提供了免費體檢和健康管理;成功創建市級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重鋼總醫院擴建工程主體完工。實現標準化社區文化室建設全覆蓋,“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通過國家級示範項目評審,區圖書館成功創建為國家一級館,“鋼遷會”遺址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音樂作品《跳磴石工號子》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連續17年被評為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區,承辦了2013世界盃攀岩賽,我區選送運動員獲第九屆世界運動會武術冠軍,成功創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被評為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單位。順利完成第九屆村(社區)換屆選舉。紮實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信訪穩定、雙擁共建、國防教育、法律援助、對口支援、民宗僑台、婦女兒童、未成年人、消防、民防、統計、檔案、修志、老齡等工作也取得新進展。
(五)保障民生投入,增進民眾福祉。在財政支出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優先保障民生領域公共投入。完成職業培訓2981人,實現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169人;發展微型企業350戶;各類社會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開工建設安置房42萬平方米,建成安置房17.8萬平方米,7600餘名民眾喬遷新居。釣魚嘴、跳磴公租房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新增公用停車位6626個,改造車行道、人行道6.1萬平方米、排水設施19.4公里。實現次支道路客運平穩退市,新增公交線路6條。鞏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成果,紮實推進藍天、碧水、綠地、寧靜、田園“五大行動”,建橋A區污水處理廠竣工投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生活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100%、96.8%。建成區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落實計生獎扶特扶政策,惠及民眾2549人。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管理。全面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深化危化品、道路交通、建設施工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一崗雙責”制度。狠抓食品藥品監管,民眾飲食用藥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六)改進工作作風,狠抓自身建設。強力整治“四風”問題,全面規範行政行為,穩步推進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堅決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加強調查研究,改進文風會風,全區政府性檔案和會議數量均減少20%以上;全面推行公務卡套用,嚴格規範“三公”經費管理,支出減少17%。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9件、政協提案140件,初次回復滿意率分別達到96.2%和100%。紮實開展“民生服務團”活動,為基層民眾解決了一批具體困難。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完成了市政、綠化管理機構整合。全面清理規範性檔案,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行政審批服務質量穩步提高。完成政府入口網站改版,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紮實推進。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運行機制,強化對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和關鍵環節的過程監管。加強公共投資項目審計監督,審減工程造價2.6億元。加大對各類腐敗案件和“吃、拿、卡、要”等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進一步淨化了轉型發展的政務環境。
各位代表!2013年,大渡口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分進步,都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領導下,廣大幹部民眾務實苦幹、攻堅克難所取得的成果。在此,我謹代表大渡口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全區勞動者,向給予政府工作積極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老幹部及社會各界人士,向駐區企業和所有關心支持大渡口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顧過去一年,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小,增長速度慢,發展的內生動力仍然不足。二是招商引資成效不佳,支撐區域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少,培育新的產業支柱尚待時日。三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重點片區開發推進不夠均衡,拓展城市空間、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任務艱巨。四是政府性債務較為沉重,促發展、保民生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五是在城市化進程中,民眾關注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得還不夠好。六是政府機關“四風”問題還在一定範圍記憶體在,部分幹部執行力不強、工作效率不高等問題較為突出。對於這些困難和問題,區政府將不迴避、不懈怠,積極創造條件,切實加以解決。

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2014年)是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轉型的關鍵之年。市委關於重慶都市功能分區的戰略部署,賦予大渡口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的全新定位,為我們提速城市開發、集聚新興產業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隨著老重鋼、釣魚嘴等重點片區陸續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大渡口已經迎來新一輪大開發、大建設的關鍵機遇期。與此同時,在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我們也深深感到,轉型是一個在艱難中奮力前行的過程,儘管我們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具備了一定的條件,但轉型之路艱難曲折,後發崛起任重道遠。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必須進一步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在困難面前不慌不亂,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打好攻堅戰、持久戰。我們必須進一步突出重點、持續攻堅,圍繞招商引資、土地開發、債務化解等重點工作,集中優勢力量,加大突破力度,帶動全局發展。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增添動力,從城市經營、行政審批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抓起,系統、整體、協同推進各項改革,爭取最大的綜合效益。我們必須進一步整合資源、匯聚合力,強化對上爭取、市區聯動和政企合作,集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和資源,加快發展、實現共贏。我們必須進一步轉變作風、提高效率,低調務實、少說多乾、敢於擔當、積極作為,在實幹中磨礪作風、錘鍊能力。我們堅信,只要全區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夠戰勝眼前的一切困難,在轉型跨越的征程中,邁出更加堅實有力的步伐!
2014年,區政府將按照區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的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統領,把握穩中求進、積極作為的工作基調,處理好當期與長遠、政府與市場、統籌協調與重點突破、自力更生與借力發展“四個關係”,加快實施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發展戰略,加快推動經濟、城市、社會轉型,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努力建設“生活品質之城、新興產業之區”。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建議2014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和10%;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
2014年,區政府將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釋放發展活力。
堅持精準有序、注重協調、大膽探索、穩紮穩打,爭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新突破,增強區域發展的內生動力。持續深化城市經營體制改革,健全國有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績效考評機制,提升市場化運作的能力和水平;強化國資管理,加大國有資產的清理、歸集力度,加快推進區級土地儲備,積極探索盤活國有資產資源的新模式、新做法;拓展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降低政府融資成本,從嚴控制公共建設投資,確保政府性債務“只減不增”。建立“產權主體為主、行業部門為輔”的招商引資工作新機制,更加注重引進項目的質量和效益,爭取實際利用外資4.2億美元、內資150億元;促進落地項目快開工、早達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電子監察系統運用,推進工商註冊便利化,切實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構建尊商、親商、護商、利商的政務環境。完善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用好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營造更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積極推進公共服務改革,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醫療、養老等公益事業,提供多元化、優質化、特色化的公共服務產品,更好地滿足民眾不同層次的需求。
(二)抓好經濟轉型升級,穩步增強產業實力。
圍繞“產城融合”發展思路,聚集新興產業做大增量,改造傳統產業盤活存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最佳化,致力構建新的產業支柱。加快落實國家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力爭納入示範點。完成“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出台全區產業布局規劃。加快建橋園區轉型發展,打造現代都市產業園區。完善建橋總部基地發展規劃,提升綜合配套服務功能,積極引進和培育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服務、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建成天安雲谷總部樓宇、中鐵電氣化、單軌總部,開工建設重慶智谷文化創意中心、中美國際、萬家雅迪4S店,確保天安雲谷一期產業樓宇運營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開業企業和機構達到200家。提速建設中石化潤滑油等重大產業項目,盤活園區空置樓宇9萬平方米,支持重鋼在區產業發展和長征重工、國際複合等骨幹企業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鼓勵科技成果產業化,爭取新認定新產品開發100個,新增重慶市名牌產品6個。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推動九宮廟商圈擴容提質,完善綜合配套,豐富商業業態,打造3A級景區。開工建設華潤東風村都市綜合體,力促萬家天地等大型商業項目開業運營,新增商業體量10萬平方米,新引進限額以上商貿零售和餐飲企業5家。加快錦天等星級酒店建設。支持區內商貿服務企業打造品牌、做大做強。積極謀劃劉家壩新興商貿聚集區建設,實現與現有商圈業態互補、錯位發展。大力發展金融保險、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完成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編制,加快金鰲山旅遊休閒項目前期工作。
(三)提速重點片區開發,加快拓展城市空間。
按照“南拓、北優、西進”的城市空間布局,強化與市級部門、土地儲備機構的協調聯動,共同抓好重點片區開發,高品質推進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建設。完成小南海片區新增控規編制和八橋片區城市控規修編。持續加大徵收拆遷和土地供應攻堅力度。落實征地批文4000畝,完成農村征地7000畝;推動新一輪棚戶區改造,完成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20萬平方米;確保出讓經營性用地2000畝以上。加快完善“五縱五橫”骨幹路網,開工建設新郭伏路二期、大渡口濱江路二期(老重鋼段),提速中壩路和濱江路三期建設;力促輕軌5號線加快建設、金建路九龍坡段建成通車,協調推動九濱路與大渡口濱江路連線道、嘉華大橋南延伸段等重要對外通道建設,確保輕軌2號線延伸段建成投用。加快老重鋼片區配套設施建設,開工建設劉家壩A/B幹道、南北幹道等項目,啟動重慶工業博物館遺址公園建設。提速推進釣魚嘴片區及輕軌2號線沿線等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整治和城市開發,加快打造“半島新區”。支持和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在建項目開發進度,力促商品房銷售面積140萬平方米以上,房地產開發投資突破100億元。
(四)堅持生態文明導向,不斷最佳化城市環境。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宜業、宜居、宜游的高品質城區,促進人與自然、城市和諧發展。加大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力度,確保全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保持在40%以上。啟動石林特色文化項目建設。嚴格環境準入,推進污染物總量減排;加強生產和服務全過程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深入實施環保“五大行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確保空氣品質指數(AQI)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25天,保持主城前列;強化飲用水源保護,加快湖庫水環境綜合整治,鞏固伏牛溪、跳磴河綜合整治成果;切實解決噪音擾民、油煙污染等環境突出問題。深入開展違法建築專項整治。推動智慧城管系統建設,深化城市精細化管理,健全市容環境綜合治理長效機制,確保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區;在城市管理的細節中融入公眾參與、體現人文關懷,提高市民文明素養,共建共享美麗家園。
(五)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全面發展社會事業。
統籌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讓民眾享受到更均衡、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建成大渡口國小、鋼花國小和商務學校建橋分校綜合實訓樓、大堰國小綜合樓,培育民辦學校3所,開工建設原重鋼五六廠片區和釣魚嘴公租房配套學校;進一步改善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食宿條件,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落實好公共衛生服務惠民舉措,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水平,爭創國家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進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基層傾斜,提高村、社區文化室利用效率。開工建設市體育運動學校,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大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力度。高質量完成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工作任務。紮實做好人口計生、法律援助、對口支援、婦女兒童、未成年人、消防、民防、統計、檔案、修志、老齡等工作。
(六)落實民生保障舉措,致力改善民眾生活。
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辦好各類民生實事,讓民眾得到更多的實惠、過上更好的生活。完成職業培訓1500人,實現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300人,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5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新增微型企業260戶、其他市場主體1740戶;因地制宜發展都市農業,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穩步擴大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社會保險覆蓋面。開工建設安置房64萬平方米,建成安置房104萬平方米、公租房69萬平方米,加強保障性住房小區物業管理和綜合配套建設。建成標準化菜市場和社區綜合超市4個、社區便民店6個,完成5000戶居民供水“一戶一表”改造和18個棄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新增城市公廁15座、公用停車位600個,整治改造化糞池55座,新建、改建農村公路7.7公里,完成背街小巷破損道路整治2萬平方米。進一步擴大公交覆蓋範圍,方便民眾出行。加快建設殯葬服務中心。
(七)創新社會治理機制,著力營造和諧氛圍。
深化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完善治理機制,強化社會協同,共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健全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完成社會安全應急聯動指揮系統建設。進一步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保障民眾飲食用藥安全。嚴格落實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一崗雙責”制度,不斷提高應急管理能力。進一步強化社區治理模式創新,減輕基層組織行政化負擔,促進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做好社區矯正和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強化矛盾糾紛調解隊伍建設,健全暢通有序的民眾訴求表達和權益保障機制。加強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工作,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八)整肅機關工作作風,務實建設高效政府。
紮實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下大力氣整治民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落實政府機構改革措施,嚴控機構編制,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強化公務卡管理,開展政府部門預算公開試點,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確保“三公”經費支出進一步下降。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健全行政問責機制,加強效能督查及結果運用,提高行政決策、執行、審批、服務等工作環節的效率和質量,打造符合民眾期待的高效政府。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的監督,認真辦理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堅持懲防並舉,加強廉政教育,抓好廉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大工程建設、土地出讓、政府採購等重點領域監管力度,營造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