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簡介
《大清帝國全圖》,雖經過了近百年的流傳,泛黃的紙頁上所印的圖版色彩依舊是清晰可辨。據查實,《大清帝國全圖》初版時間為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整套為兩冊分裝,一為《大清帝國全圖》,一為《大清帝國分省圖》,均為八開本。
寧夏博物館所藏的這套《大清帝國全圖》,是該書的第三版,從蒐集到的圖片和相關資料可知,該書的初版和第三版在內容上並無差異,只是封面、封底所選用的圖案略有不同。
圖集價值
我國地圖文化的發展,與其他文化史一樣,有數千年歷史,甚至比文字記載歷史還要久遠。但古代地圖多為
統治者掌握,民間很難見到,且歷經戰亂、火焚,喪失殆盡。流傳下來或片張隻字,或間接傳介,難見地圖真品。元明以來我國地圖學的發展,在我國地圖發展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清代中期以前,曾編制出了數百種地圖集,可歸為全國性地圖集、省級地圖集、世界地圖集、
專題地圖集等,但印製技術比較落後。至晚清,
士大夫階層中有愛好者吸收國外經驗,自編地圖,著作多為學術研討、交流,尚未完全形成商品進入市場,且數量不多,僅在知識層流傳。對古舊地圖,國內除少數幾處大的
藏書樓略有收藏,流散於民間的則是鳳毛麟角了,而官方製圖機構編制的地圖,則多以機密歸入檔案。
關於
商務印書館的《大清帝國全圖》在
中國地圖發展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專家學者評價頗高,稱其為是“清末民初巨著”。它與
鄒代鈞的《中外輿地全圖》,成為後來所出地圖的主要參考
範本和依據。在製圖和印刷上,《大清帝國全圖》是中國早期引進西方測繪技術及採用銅版彩色精印技術後的產物,也是中國最早公開發行的彩印版本的地圖。由於這套《大清帝國全圖》距今已有百年之久,它的存世量已極少,因此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寧夏博物館藏有一套,實屬難得。到了民國1914年,《大清帝國全圖》適應潮流地更名為《中華民國新區域圖》再次出版,以應社會需要。
寧夏博物館發現的這一套
商務印書館1908年第三版《大清帝國全圖》,極有可能是寧夏地區惟一的“孤本”,其價值不言而喻。
圖集結構
其一,《大清帝國全圖》由布裱封殼和大清帝國全圖兩部分組成。封殼的封面封底均為淡綠色,四周分別以墨綠色和紅色勾勒出雙邊欄框裝飾,框內兩道墨綠色的橫線將整個封面分為三部分內容。上部自右至
左書墨綠色
隸書“大清帝國全圖”六字,每字約為3.5×2.5厘米;中部左右兩邊裝飾雙龍環抱地球的圖案,地球四周飛繞的
祥雲托起橫書的“總圖貳幅”四個
篆字;下部自右至左書墨綠色隸書“
商務印書館發行”七字,較上部的六字略小。封底圖案較小,中間以赤紅色長方形雙邊欄框裝飾,框內所繪的紅色
鳳凰,舞動著豐滿的雙翼,口銜一紅色篆書“商務印書館”的印章,形象惟妙惟肖。打開封殼,裡面存放的便是一幅彩色印刷的縱約143厘米、橫約174厘米布裱摺疊的大清帝國全圖。該圖尺幅較大,被折成了28個長方形狀塊,因摺疊方法巧妙,地圖折好後,正好放入封殼內。展開彩圖,圖上部自右至左墨書“大清帝國全圖”六個大字;圖左下角是一個25×18.5厘米見方的圖例,分別列出了國界、省界、京城、省城、府、直吏廳、散廳、直吏州、
散州、縣、藩部城、鎮市、商埠、長城、鐵路(已成者、未成者)、驛路、山脈、水道、湖泊等標識;右下角繪製一羅盤圖案,指明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圖的正下方書墨色隸書“上海
商務印書館藏版”。
其二,《大清帝國分省圖》,封面、封底亦為淡綠色麻布裝裱,封面四周飾以深咖啡色的雙邊欄框,四角還綴有四瓣花朵
紋飾,正中自上而下書紅色
隸書“大清帝國全圖”六字,右邊配以綠色豎書“光緒戊申年第三版”字樣,左邊配以綠色豎書“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字樣,左右兩行皆為楷體,比中部隸書
字號較小;封底正中有一個6×6厘米大小的圖樣,暫辨識不清。從分省圖的目錄可知,該圖冊共列彩圖25幅,第一圖為
大清帝國圖,餘下依次為
直隸省、
盛京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山東省、山西省、河南省、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陝西省、甘肅省、
新疆省、四川省、廣東省、廣西省、雲南省、貴州省、內外蒙古省、青海西藏省的分省地圖。依次翻開大清帝國圖和各分省圖,圖中的經緯線、山嶽、江河、地形等等的標識十分清晰,與今相差無幾。在
大清帝國圖的圖例中,除了
比例尺,還依次列出了國界、省部界、山脈、
京都、省城、
府城、
直隸州、
直隸廳、江河、鐵路(已成者)、鐵路(未成者)、長城、
柳城(森林)、商埠、商埠兼租界、地界的標識。而分省圖中對省城、府城、直隸州、廳、州、縣、鐵路、電線等也一一標出,甚為詳盡。
主要意義
《大清帝國分省圖》,全冊共列圖25幅。第一圖為
大清帝國圖,其餘24幅為各省的分省圖,反映了當時我國的行政區劃等內容。在第一圖中,被割讓的土地已不屬大清帝國;分省圖裡,
租界地、殖民色彩的地名顯現其中。從《大清帝國全圖》中,人們還可以看到當時的香港、澳門等地被各國列強所侵占而淪為
租界的歷史痕跡。
自古就屬中國的美麗寶島台灣,在《大清帝國全圖》上已屬他人。原因是1894年中日
甲午戰爭爆發,次年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與日本簽署了喪權辱國的《
馬關條約》,將台灣全島及其附屬島嶼以及
澎湖列島“永遠讓與日本”。從此,
祖國的寶島台灣淪為日本的
殖民地,遭受
殖民者長達半個世紀的黑暗統治。
1945年8月,日本戰敗宣布
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的抗日戰爭,終於收復了台灣。
台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10月25日,
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
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雖然台灣回歸祖國,但《大清帝國全圖》中的
外蒙古此時卻已不屬
中華民國。1946年1月5日,在蘇聯政府的軟硬兼施之下,
無力回天的南京政府正式公告了外蒙獨立,使外蒙古正式離開了“家”,此乃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頁!
《大清帝國全圖》中,今寧夏
行政區域的範圍均在甘肅分省圖內。
寧夏府和
固原州所轄寧夏府城(銀川市)、寧朔、
中衛、
平羅、
靈州、
花馬池、
鹽池城、
寧靈廳(
吳忠金積)、豫旺堡、
同心城、
海城、三營城等府州城堡分列圖中。1929年1月,原寧夏府所轄從甘肅省析出,寧夏正式建省。1954年9月,寧夏撤省,所轄劃歸甘肅省和內蒙古自治區。1958年10月,黨和政府為了落實少數民族政策,將甘肅省所轄銀川專區、吳忠州、固原州析出,建立了寧夏回族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