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府

寧夏府

寧夏府地處清甘肅省東北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中部。公元1227年,元滅西夏後,設寧夏府路,始有寧夏之名,明朝設寧夏衛,清代設寧夏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府
  • 始建年代:元代
  • 結束年代:民國
  • 管轄範圍:今寧夏中部,北部
歷史概況,清末,府城規模,

歷史概況

地處清甘肅省東北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
公元1227年,元滅西夏後,設寧夏府路,始有寧夏之名。世祖中統2年(1261年),置西夏中興行省,治中興府(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至元3年(1264年)罷,改置宣慰司,隸中書省。8年,復立,10年,又罷
清代寧夏府地名郵戳清代寧夏府地名郵戳
18年再立,後分設行省於甘州(今甘肅省張掖市),稱甘州行省,22年罷,23年(1284年),徙西夏中興行省治甘州;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廢西夏行中書省。
明朝設寧夏衛,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戶"的身份被安置在靈州、固原一帶。
兩年後,於洪武五年廢,四年後又設寧夏衛,系“九邊重鎮”之一。後又置前衛、左屯衛、右屯衛、中屯衛。五衛治均設在今銀川市興慶區內,清雍正二年(1724年),裁衛改置寧夏府,領靈州、寧夏、寧朔、平羅、中衛等1州4縣。
清朝建寧夏府。乾隆年間,銀川發生大地震,原址受損嚴重,乾隆帝撥下巨銀用於重建家園,在城郊建新城,稱新滿城,既現在新城(現在您如果從老城到新城,途中有一站叫滿城站)。乾隆以後,"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悉回莊",成為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

清末

清末府治寧夏、寧朔(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轄:寧朔(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寧夏(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平羅(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中衛(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共4縣;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1散州。
1913年廢府。
民國初年設朔方道,1929年改為寧夏省,轄除固原地區以外的現有市、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

府城規模

老銀川(寧夏府城)有6大城門,東門叫“清和門”、西門叫“鎮遠門”、北門叫“德勝門”、南門叫“南薰門”、西南方向叫“光華門”(現光華門位置)、西北方向叫“振武門”(現北京路中山公園北門位置和光華門相對直)。
6大城門建有城樓,四角建有角樓。清和門、鎮遠門、光華門、振武門還建有月城,“南薰門”、“德勝門”城上建有城樓。“南薰門”、“德勝門”之外建有關城,“南薰門”稱為“南關”,“德勝門”稱為“北關”,民間老百姓稱這兩個關分別為“昭陽”和“平虜”。“南關”和“北關”都建有門樓,門樓之上還建有85座懸樓,70座輔樓。6大城門雄偉壯觀,盡展九邊重鎮之威武(九邊重鎮指明朝北方9個軍事重鎮合稱。含遼東、宣府、延綏、榆林、寧夏、甘肅、薊州、太原、固原)。
舊時老銀川(寧夏府城)還是一座風光美麗的城市,城鎮內外,建有麗景園、金波湖、南塘、小春園、靜得園、寓樂園、凝和園等53處景觀水道。其中建於東門外紅花渠東岸的金波湖“垂柳沿岸,青蔭蔽日,中有荷芰,畫舫蕩漾”,為北方盛觀。南薰門外紅花渠橋西的南塘有“周方百畝,菰蒲萍藻,鷗鷺鳧魚,雜然於中,泛以樓船,人目之如西湖,居民喜為樂土”之稱謂。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兵變,水浸城圮,第二年起,巡撫周光鎬、楊時寧、黃嘉善、崔景榮相繼重修,“城樓漸復舊制,仍為巨鎮偉觀”。明代的寧夏鎮,城郭高3丈5尺,基闊2丈並環城引水為池,池深2丈,闊10丈,水四時不竭,產鮮魚、菰蒲等。
乾隆三年老銀川(寧夏府城)發生大地震,城牆倒塌,僅存牆基,大地震使老銀川(寧夏府城)遇難男女5萬多人。據古志書記載:“乾隆三年寧夏城於十一月二十四日戌時(即公元1739年1月3日晚8時左右),陡然地震,意如簸箕上下兩簸。瞬息之間,闔城廟宇、衙署、兵民房屋,倒塌無存。男婦人口奔跑不及,被壓大半,昔日繁庶之所,竟成瓦礫之場,慘目傷心,莫此為甚。”由此可見當時發生在老銀川(寧夏府城)的大地震破壞是多么嚴重。乾隆五年(1741年)清朝重修寧夏府城。在明代寧夏鎮的舊址上,老銀川城(寧夏府城)向城內收進20丈,城市規模較明代大為縮小。重建後的寧夏府城,周長2754丈,東西長4里5分,南北寬3里1分,城牆高2丈4尺,基闊2丈5尺,頂厚1丈5尺,並以磚石包砌。外垛口牆高5尺3寸,內女牆高3尺。人們站在西門“鎮遠門上就可以看到東門“清和門”,站在北門“德勝門”就可以看到南門“南薰門”,站在“光華門”就可以看到“振武門”(現北京路中山公園北門位置和光華門相對直)。
清朝改建“6大城門”仍然沿襲明代,另外,在6大城門的基礎上又新建瓮城門6座、炮台輔樓24座。挖有水溝62道、6門馬道6座、水關4座。在南薰門處新建關廂土城1座,周長598丈,計3里3分2厘,城牆高2丈,基闊2丈,頂厚1丈,外面用磚砌。垛口牆高5尺2寸,內女牆高1尺8寸。設關門1座(叫朝陽門),馬道1座,便門1座,東西梢門2座,水溝23道,水關6道。在德勝門(今北門外)建關廂土城1座,周長430丈6尺,計2里4分,比(南關)“南薰門”小167丈4尺,城牆高厚與(南關)“南薰門”相同,設關門1座(開始先叫平虜,後改為永安),建有門樓1座,馬道1座,東西梢門2座,水溝13道,水關2道,城河1道(寬3丈,深1丈)。
寧夏府城發生大地震後“非復向時饒洽之象”,直至乾隆中後期,盛況才逐漸得以恢復。恢復元氣以後,老銀川(寧夏府城)建有萬壽宮、寧夏府署、寧夏縣署、寧朔縣署及所屬司院部局等官衙署所40餘座,學宮、書院、社學共7所,城內外廟、壇祠閣、寺塔、庵院、堂台殿觀有80多處,石坊30多座,有米糧市、柴炭市、豬市、羊市、牛市、騾馬市、青果市、番貨市,以街、巷叫名的市場就有17處。彼時,老銀川(寧夏府城)城市街道井然,通衢四達,全城共有街、巷127條,每條街、巷都有名稱,其中最有名的街、巷有羊肉街口(今中山南北街和東西解放街十字路口)、鐵匠街(今利民街)、蘆席巷(今富人街)、柳樹巷(今步行街)、王爺大街(今民族南街)等,至今坊間老百姓還在叫老地名。
1929年民國寧夏建省,民國寧夏省政府“呈準劃省垣西北角馬營廢址,興建公園”起,“中山公園”一直以省垣西北角古城牆作為園牆。公園西院牆(古城牆西北角至鎮遠門北側段)和北園牆(古城牆西北角至振武門段相連),總計長1000多米,城牆底寬12米,高15米。1973年在“備戰備荒”的時代,又因修建環城人防工程,“中山公園”的這兩段古城牆被毀壞,1985年又因修建當時的北環路(今北京路)北段,古城牆又被徹底毀壞。至今,僅殘存在“中山公園”的西段城牆有400多米左右。1998年,自治區成立40周年,銀川市人民政府撥款新修了“中山公園”西大門,並保存了這段見證寧夏百年歷史的古城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