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南約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浪村,位於龍崗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3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漢田村。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張姓先祖從東莞遷至此地。因村落由大屋村與浪尾村合併而成,得名大浪村。該村坐落於丘陵谷地中,村內有高背嶺山、鳳梨山等山丘,最高海拔120.6米;龍溪河從村西流過;附近有炳坑水庫。現村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在原地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浪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南約社區
  • 地理位置:龍崗街道西南部
明清時期,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街道南約社區。世居村民主要為張姓,從福建寧化輾轉廣東梅州、東莞,於明萬曆年間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230人,其中男性99人,女性131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93歲(女);實際在村人口20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6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英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改革開放前,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花生為主,兼種菜、種瓜,養豬、魚、“三鳥”等,而分村民從事手工業和副業,出售柴草等。改革開放後,村里開始建廠房,招商引資辦企業。199年推進農村城市化,組建了南約股份合作公司,集體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端午節的艾粄、冬至的蘿蔔茶果,還有婚慶的喜粄等。瀋海高速G15線、龍南路從村旁經過。20世紀60年代中期通電,1985年通電話,1990年通自來水,90年代中期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90年代後期通網際網路。村中有村民活動中心、籃球場和健身設施。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代表性民居龍田世居,清末建築,面闊58米,進深34米,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三堂兩橫帶四角樓方圍屋;正門上雕花仍保存清晰,雕刻細緻,穿斗式梁架;四角樓平面呈長方形,高3層,硬山頂;前有月池。房屋內嚴重破損、污染,有部分房屋留有曾被火燒的痕跡。20世紀80年代中期,村民陸續從圍屋中搬出,現大部分房屋已破敗,保存較好的主要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居住。現存張氏宗祠,始建於清代,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其木雕工藝相當精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村民稱過春節為“做年”,俗雲“好食做年吃,靚衫做年穿”,由此可見“做年”是極隆重的。“做年”是從臘月二十四掃屋算起。直至正月初十。舊時用龍眼或九里香的枝梢紮成的掃帚掃屋,現已不講究這些。當地又稱臘月二十四為“人年架”,有“人年架,講好話”之風俗。就是說,自臘月二十四始,人們說話必須斯文有禮,也不能進山砍柴割草。這種風俗現仍承襲。村民每年重陽節祭祖。這日,部分同宗港澳台同胞、海外華人華僑回到家鄉參加。一般用燒金豬、雞、鴨等為供品,祭祀完成後一起分食,家族成員聚餐。
代表性人物:
張桂昌(1922一1946),革命烈士,1943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後任地雷班班長,1946年在三洲田犧牲。
蕭彥紅(1978一),殘疾射箭運動員,曾擔任北京奧運會火炬手,並奪得北京殘奧會女子個人反曲弓坐姿1級/坐姿2級銅牌,女子團體反曲弓公開級金牌。在其職業生涯中,各大賽事共獲得10枚金牌、7枚銀牌、4枚銅牌;團體賽共獲得3金1銀1銅。先後獲廣東省政府記一等功及二等功。2008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個人”稱號。入選“廣東省十大新聞人物”和深圳市第11屆“十大傑出青年”,並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個人”榮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