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細顆粒物線上監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是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由劉建國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氣細顆粒物線上監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完成人:劉建國等
- 獲獎情況: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
《大氣細顆粒物線上監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是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由劉建國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大氣細顆粒物線上監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是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由劉建國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主要完成人:劉建國,劉文清,桂華僑,陸 釩,錢江,陳 軍,程寅,潘煥雙,趙南京,張 帥主要完成單位...
攻克污染土壤修復技術。重點研發污染土壤原位穩定劑、異位固定劑,受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安全處理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技術,實施產業化示範工程,加快推廣套用。加強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開發套用。提高細顆粒物(PM2.5)等監測儀器設備的穩定性,完善監測數據系統,提升設備生產質量控制水平。開發大氣、水、重金屬線上監測儀器...
重金屬監測、車載/機載/星載遙測等關鍵技術、裝備的研發、系統的集成和工程化。未來3年,工程實驗室將突破大氣氧化性、大氣超細顆粒物、灰霾關鍵氣態前體物、雷射雷達大氣探測、機載/星載遙感等一系列高靈敏度監測、探測關鍵技術,為推進中國大氣環境監測裝備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2022.6月:塵埃粒子線上監測項目硬體軟體開發完成並正式投入市場 遠程喊話視頻監控系統,飲用水泳池水質監測系統投入市場。榮譽資質 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 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會員單位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理事單位 重契約守信用AAA單位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
1、研究開發工業污染源監控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對具有市場價值的重要環境科研成果進行工程化開發和系統集成,推進其產業化。2、建立工業污染源監控新技術試點工程或示範工程,發揮對行業的技術擴散、輻射作用。3、進行工業污染源監控領域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並進行消化、吸收和創新。4、培養工業污染源監控...
提名者:山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項目編號:HJJS-2021-2-21 項目名稱:固定污染源超低濃度顆粒物線上監測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完成單位:安榮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完成人:杜永強、朱澤恩、張川、邱雲、孫斌、王佳、吳華、黃彬、王輝、張迦瑋、黃擘、李雲、沈金鑫、魏峰、李斌 提名者: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環境監測...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將細顆粒物納入考核指標,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6%;其它城市群將其作為預期性指標。規劃基準年為2010年。具體規劃指標如下表所示。表 3 “十二五”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各省市規劃指標 最佳化產業結構與布局 (一)明確區域控制重點,實施分區分類管理 1.明確區域污染控制類型 京津冀、長三角、...
大氣細顆粒物多組分線上監測及線上源解析研討會是2016-04-15至2016-04-15在北京海淀區舉辦的國際會議。會議時間與地點 會議時間:2016年4月15日 會議地點: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 陽光大廳 組織機構 主席:鄭 玫 教授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協辦:美國Sunset公司、美國CES公司 贊助: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
在科技方面,對污染來源、成因和傳輸機理研究不夠,對細顆粒物的形成機理認識不清,對氣象過程對污染的影響機理不明,空氣品質監測預報預警滯後。符合國情的成本低、效果好的技術不足,而對先進技術推廣套用又不夠,環保產業水平亟待提升。 [1] 三、幾點建議 大氣環境保護事關人民民眾根本利益,...
監測指標從常規空氣品質覆蓋到大氣環境(氣態污染物和顆粒物)所必需的絕大部分指標,監測範圍從地基監測擴展到空基監測。該監測網路在“採樣總管技術”、“通用智慧型接口”、“站房環境控制”、“流量線上控制”、“線上校準與控制”、“自動標準傳遞”和“數據判別與審核”等 7 大空氣品質自動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
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工程為依託,強化政府引導,完善政策機制,培育規範市場,著力加強技術創新,大力提高技術裝備、產品、服務水平,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形成新的增長點,為改善環境質量,保障改善民生和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
2024年各市州按要求規範開展PM2.5來源解析等大氣污染成因分析。圍繞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多污染物智慧型識別管控及系統治理等科技需求開展科研攻關。推動綠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支持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省生態環境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在此基礎上,突破偏振光學套用於生物醫學、海洋、大氣環境等新興套用領域時面臨的圖像處理、高通量高靈敏測量、定量指標提取、高速建模大數據計算、複合光學模態分析、實時線上操作、裝備小型化、標樣和探針製備等關鍵技術難題,建立相關的技術設計最佳化平台,保障偏振光學系統的可靠運行和產業的健康發展。科研條件 廣東省偏振光...
5先進儀器研發、產業化與套用 5.1 煙霧箱系統研製與套用 5.2 大氣氧化性(HOx自由基、NO3自由基)線上測量技術 5.3 大氣細粒子、水汽和臭氧雷射雷達探測技術 6大氣灰霾關鍵污染物治理技術與專用裝備 6.1 關鍵材料的研製 6.2 細顆粒捕集與污染物淨化等功能耦合組件的發展 6.3 多污染物協同治理專用裝置的工業...
(三)加強科技支撐。開展大氣污染成因、傳輸規律、來源解析和防控對策研究。加強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與產品、船舶修造等行業塗裝減量化裝備、新能源貨運船舶的研發和產業化套用,以及氮氧化物和VOCs協同減排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裝備研發。加強秸稈綜合利用科技支撐。(四)動員全民參與。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大氣環境...
積極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大型節能環保龍頭企業,支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加快掌握重大關鍵核心技術,促進大氣治理重點技術裝備等產業化發展和推廣套用。積極推行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加快發展契約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社會化監測等新業態,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節能環保服務公司。(市發改委牽頭,市工信...
積極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節能環保龍頭企業,支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加快掌握重大關鍵核心技術,促進大氣治理重點技術裝備等產業化發展和推廣套用。積極推行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加快發展契約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社會化監測等新業態,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節能環保服務公司。(發展改革委牽頭,...
物理學報“基於雷射吸收光譜技術天然氣管道泄漏定量遙測方法的研究”等 。獲得榮譽 2022年,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江淮矽谷創新創業團隊帶頭人 ;2018年,安徽省高層次人才團隊領軍人才 ;2018年,合肥市創新領軍人才 ;2015年,大氣細顆粒物線上監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長期從事環境光學監測技術和光學遙感監測技術研究。主持完成了“十五”863課題“城市空氣品質監測關鍵技術與系統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調諧半導體雷射光譜技術監測大氣污染研究”,“十一五”863重大項目課題“大氣細粒子和超細粒子的快速線上監測技術”和“重要大氣複合污染物快速線上和時空分布監測技術系統開發”等...
關中地區霧霾物理-化學形成機理及數值模式研究, 陝西省重點研發計畫-重點產業創新鏈, 69萬元, 2018-2020, 結題, 子課題主持;大氣顆粒物荷電量線上監測方法研究, 陝西省自然科學面上基金, 3萬元, 2019-2020, 主持;大氣氣溶膠多粒徑段荷電分布規律及觀測方法研究, 中國博士後基金, 8萬元, 2019-2020, 主持;大氣...
發展了系列的色譜與原子光譜聯用技術,解決了有機汞、有機錫和有機砷等常見化學形態的分析問題,部分技術實現了產業化。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江桂斌主持完成了10多項重要研究課題,為兩期POPs 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基金委重大基金和創新群體負責人,國家973顧問組成員,負責和完成中國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篩選與控制的第...
將重金屬相關企業作為重點污染源進行管理,建立重金屬污染物產生、排放台賬,強化監督性監測和檢查制度。對重點企業每兩年進行一次強制清潔生產審核。推動重金屬相關產業技術進步,鼓勵企業開展深度處理。鼓勵鉛蓄電池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業、皮革及其製品業、電鍍等行業實施同類整合、園區化管理,強化園區的環境保護要求。...
類腦智慧型技術及套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是我國類腦智慧型領域唯一國家工程實驗室,居於全國領先地位。該實驗室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建設內容,是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合類腦智慧型相關技術領域創新資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業技術供給的有效組織形式。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 2017年12月24日,...
在產業計量領域,重點開展工業線上計量器具檢測、線上感測器檢測、能源數據遠程傳輸和分析等計量技術研究,促進產業計量技術能力穩步提升。在醫療衛生領域,重點開展涉醫電離輻射等計量器具量值溯源的技術研究,保障診斷、治療的準確性。在環境保護領域,重點開展大氣環境中顆粒污染物總懸浮微粒(T...
環境監測專用儀器:推廣大氣顆粒物監測雷射雷達、雷射雷達臭氧監測儀、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聯用儀、氧化亞氮(N2O)線上檢測設備、儲油庫及加油站廠區內VOCs線上監控技術裝備。推廣廢水重金屬線上監測儀、水質放射性污染物線上監測系統、農村生活污水線上監測儀、線上水質綜合毒性監測儀。關鍵零部件:在大氣污染治理...
完善揚塵線上監測系統。市環保局牽頭研究制訂施工揚塵線上監測技術規範,逐步擴大線上監測系統的安裝範圍。2019年底前,全市規模以上的水務、交通、園林綠化、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等各類施工工地以及混凝土攪拌站、砂石料廠、建築垃圾渣土消納場等,安裝視頻監控設備、顆粒物線上監測系統,並實現與住房城鄉建設、城市管理、...
致盛生態文明研發部與山東大學測試計量技術儀器研究室、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組成的研發團隊歷時18個月研製、測試、運行等各個環節,最終實現了合肥致盛“環保型環境線上監測系統”的產業化。該系統是針對建築工地及道路揚塵研發的一款“物聯網+”政府管理人員、施工現場揚塵負責人員監測統計及移動辦公產品。品牌歷程 20...
完善能耗線上監測系統,構建能耗總量和能效監測預警機制。探索建立用能權交易機制。 第三節 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 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堅持智慧型化、綠色化、高端化導向,加快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強化能耗、水耗、環保、安全等標準約束。全面促進清潔生產,依法在“雙超雙有高耗能”行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在...
大力開展綜合能源服務。在打造鹹寧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熱電聯產示範基地基礎上,鼓勵嘉魚縣經濟開發區、赤壁市工業園區、通城縣工業園區、崇陽經濟開發區和通山縣工業園區試點集中供熱改造,打造全市六大熱電聯產或者分散式能源基地。在有條件的地區,支持開展秸稈能源化利用。第三節 最佳化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發展綠色化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