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戰前部署,戰鬥經過,全面進攻準備,展開激戰,戰鬥結果,
戰前部署
新四軍四旅十一團、十二團,五旅十三團,六旅十六團奉命消滅來犯之敵,保衛藕塘、永寧抗日根據地,並決定首先殲滅占據大橋集之敵。國民黨軍在大橋集構築4個大碉堡和1個望哨,部署了強大兵力和配備了強有力的火器:街北頭1個望哨就配備1個排的兵力和1挺輕機槍;北極閣1個碉堡配備1個機槍排、1門迫擊炮;街東豬市1個碉堡配備1排兵力,1門迫擊炮,輕重機槍各1挺;街南頭小街1個碉堡配備1排兵力,1挺機槍;西北小河橋和東北布防兵力作為前沿陣地;大隊駐守在西南小街。
新四軍四旅十一團擔任主攻;六旅十六團在新張家一帶布陣,阻擊由界牌、廣興集方向來的增援敵軍;四旅十二團和五旅十三團集結於安子集待命,準備增援十六團。
戰鬥經過
全面進攻準備
民國30年11月7日晨,一營從安子集出發,經崗何、壩沿朱、慕莊、葉家湖、染坊圩至大橋東側圩溝,從正面向敵進攻;二營經河橋、古龍崗、北大橋,分兩路從大溝、窯頭壩分別攻擊北極閣碉堡和豬市碉堡,爾後襲擊敵前沿陣地,並抽出部分兵力埋伏在北大街到四戶劉和街西小橋上,切斷敵軍退路,另挑選 150名精幹人員組成大刀突擊隊,圍殲街北敵望哨;三營從柳壩方向攻敵南頭碉堡,爾後向南小街和井頭巷內發展。晚10時許,新四軍全部占領了進攻位置,完成了全面攻擊準備。
展開激戰
民國30年11時30分,衝鋒號響,南北同時攻擊,槍聲四起,二營150名大刀隊直衝望哨,用手榴彈炸倒房屋,準備衝進碉堡。但因敵火力太猛,兩次衝鋒未成。為了避免傷亡,部隊被迫撤了下來,改從窯頭壩繞到小莊隱蔽接近敵人,發起了第3次衝鋒。首先用3挺機槍猛射,擊斃了碉堡內的機槍手;爾後,一群手榴彈飛出,炸塌碉堡,全殲望哨敵人。與此同時,進攻北極閣的新四軍部隊,因減員過多,經書場壩的蘆葦叢繞到敵後,1名戰士滾至碉堡後牆邊,將手榴彈從槍眼投入碉堡,炸當機槍手及其他幾名士兵,乘勢奪敵機槍,占領北街。團突擊隊越過圍牆進入小街與敵激戰,殲敵20餘人。
一營三連乘勝從東西兩側向敵後猛攻,一連從側翼襲擊。1名班長冒著烈火爬上屋頂,向敵群連扔18枚手榴彈,敵死傷慘重。至8日晨1時許,小街守敵國民黨縣大隊被全殲。三營攻入大街南頭,一營占領東側,二營四、五連從西北側的敵外圍發起攻擊。敵集中火力反撲,妄圖奪回小街。新四軍十一團突擊隊和一營奮力反擊,連續打退敵人3次衝擊,並乘勢突入大街占領了1幢瓦屋,與敵對峙。此時,新四軍主攻部隊已全部匯集於大街,將敵死死圍住,凌晨3時30分,適逢西北風起,三營進行火攻,點燃了南頭巷的房屋。久乾的房屋順風越燒越旺,敵支持不住,打洞出逃。逃出的敵人企圖糾集殘部在天亮之前突圍,新四軍用擲彈筒準確地射向敵營,敵1名連長被擊斃,群兵大亂。新四軍乘勢沖向敵群,展開肉搏戰。敵營長率殘敵200餘人用機槍在前開路,企圖向西北突圍。新四軍1名副班長飛奔過去,將敵機槍手胳膊砍掉,乘勢殺入敵群,余敵全部被殲滅於大橋西北郊野。
戰鬥結果
整個大橋集戰鬥至民國30年8日8時許結束。全殲敵一七一師五一一團一營、三個大隊計1000餘人(其中擊斃500餘人);繳獲迫擊炮兩門,步槍414支,重機槍21挺,擲彈筒10個,子彈20000餘發,以及其它軍用物品等;活捉了國民黨縣長。新四軍傷亡21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