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鄉(山西原平市大林鄉)

大林鄉(山西原平市大林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林鄉位於原平市北中部,108國道京原公路西邊,西靠崞山,北與崞陽鎮接壤,南與西鎮鄉相鄰,

大林鄉轄行政村26個,其中邊坡村16個,平川村10個,總面積102.55平方公里,耕地50754畝,常住人口14517人(2017年),經濟總收入15128萬元,人均收入4437元。設29個黨支部(26個農村支部、一機關、一聯校、一養殖協會),黨員661人。

大林鄉農業以種植梨果樹、乾鮮果和小雜糧為主;東部平川10村土質良好,水源充足,以種植玉米為主,是原平市糧食生產區之一。

大林鄉硬化道路130公里,26個村除田巨坪舊村外,道路村村通。 醫療衛生室覆蓋26村,村村建有衛生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林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山西原平
  • 電話區號:0350
  • 面積:102.55平方公里
  • 人口:14517人(2017年) 
  • 車牌代碼:晉H
簡介,所轄行政村,地圖信息,

簡介

大林鄉位於原平市區西北14公里處,北緯38 °49′—38 °55′,東經112 °36′—112 °44′,108國道京原公路西邊,西靠崞山,北與崞陽鎮接壤,南與西鎮鄉相鄰,全鄉所轄行政村26個,常住人口14517人(2017年)。境內西部為丘陵區,東部為廣闊平川。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點馬頭崖,海拔1603.5米。中河、澗河、陽武河橫穿西東,流經境域。境內土質屬粘土型和重粘土型。大運高速公路和108國道從鄉東部通過;北經鄉村公路與崞五線相連,交通便利。
境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西會村的鐵礦,馬頭崖及崞山沿線的山峰底下,存有數以萬計的礦產品急待開發,尤其是石英石、紫砂石、石灰石貯量最多。另外有石英石、紫砂石、石灰石等。現有鐵礦企業1個,其它礦產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全鄉總面積102.5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508畝,其中水澆地36000畝,農作物主要有玉米、高梁、穀子、豆類等。邊坡丘陵區16村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帶,以種植梨果樹、乾鮮果和小雜糧為主;東部平川10村,地勢平坦,河渠縱橫,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素有“米糧川”之稱,是原平市糧食主產區之一。林地總面積62709畝,有林地面積21936畝,其中防護林17303畝,經濟林地4634畝。宜林地面積40773畝,森林覆蓋率13.54%。
現有學校20所,其中國中1所,國小19所,在編教師115名。鄉衛生院1所,在職醫生5名,護士7名。醫療衛生室26個,村村都有衛生室,基本實現農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鄉、大病不出市的目標。
轄區內名勝古蹟眾多,最為有名的是建於迎新村崞山之上的崞山寺,相傳是為了紀念秦始皇大兒子扶蘇的功德所建。廟宇三面環山,規模宏大,周圍綠樹蔥蘢,清泉自山腰穿廟而過,號稱“崞山疊翠”,是原平八景之首。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山上建築皆被拆毀。昔日香火繚繞,樓宇巍峨的崞山寺今已不在,只剩下些許斷壁殘垣和五光十色的琉璃瓦。
西神頭村柏芝大王廟,也是為紀念秦始皇大兒子扶蘇而建,初建年限已無從考證,據說唐朝時期對此廟進行過翻修,當時廟宇規模宏大,香火鼎盛,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古廟被毀於一旦,現僅存1座古代龍頭水利工程和兩棵周長14米的千年古楸樹,見證著歷史的滄桑變遷。西神頭村於2009年8月開始重新修建扶蘇廟,目前已完成投資近350萬元,主體工程已經建成,建成後將帶動周邊農戶形成一個集種植、養殖、無公害水果採摘、垂釣、農家飯店、旅遊觀光於一體的農業生態旅遊項目。

所轄行政村

全鄉所轄下大林村上大林村南大林村魏家莊村定豐莊村敬家莊村向陽村下申村上申村西會村迎新村磨腦村乾柳溝村土黃溝村黃道村黃牛村田巨坪村西神頭村保城莊村上連狄村任家溝村新野莊村下連狄村北蘇魯村中蘇魯村南蘇魯村等行政村26個,其中丘陵村16個,平川村10個,新農村示範村一個(定豐莊),新農村推進村4個(上大林、南大林、魏家莊、北蘇魯)。

地圖信息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大林鄉政府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