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大曆鎮佇立於閩西北群山峻岭之間,距順昌縣城39公里,南與延平區的峽陽鎮毗鄰,東與高陽鄉、西與際會鄉接壤,北與嵐下鄉相依,是二鎮二鄉經濟中心, 總人口10098人,轄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鎮辦林場、茶果場各一個。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地理氣候,資源優勢,科教文衛,經濟狀況,特色產業,
歷史沿革
大曆,1939年設鎮,解放後隸屬南平第七區管轄
1962年設大曆公社,屬南平縣(延平區),
1964年劃入建西縣,
1970年併入順昌縣,
1984年改為大曆鄉,
1993年撤鄉建鎮。
地理氣候
大曆鎮位於順昌縣境的東南部,四周青山環抱,綠水穿境而過。山清水秀,資源豐富,無污染源。這裡土壤肥沃,地塊平整。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冬季有霜期極短,偶爾年份下雪,常年平均氣溫在20℃,適宜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長。
資源優勢
該鎮境內蘊藏大量的蛇紋石礦、鉛鋅礦、花崗岩等,基中蛇紋石礦國家已組織開採30多年。境內水力資源蘊藏8000千瓦,建成4座水電站,裝機容量1040千瓦,全鎮年發電理540.2萬千瓦時,建有3.5萬伏變電站一座,擔負高陽、嵐下兩個鄉的輸電任務。該鎮交通、電力、郵電迅速發展。該鎮交通便捷,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地處204省道邊,距城關36公里。實現村村公路水泥硬化。距316國道僅30公里,鄰近有順昌火車站;程控電話、廣播電視覆蓋全鎮各村;改革開放營造了一方充滿希望的熱土,不少海內外企業家看中了這塊寶地,紛紛前來投資辦廠,先後辦起了中外合資浩華家具廠、排筆廠、歷興養鰻場、大明電站和兩家鑄鋼廠。同時,鄉鎮企業形成筍、竹、化工等加工企業。
大曆鎮企業發展迅速,全鎮現有私營企業30多家,全鎮已形成了竹、木加工、果品加工、生豬養殖等支柱產業。特色養殖興起較早,生豬養殖已呈較大規模,年出欄生豬2萬多頭。
科教文衛
文化教育事業也日趨進步,擁有一座建築面積840平方米的文化綜合大樓,內設有綜合閱覽室和活動室,籃球場、健身路徑等設施完善。醫療衛生設施較完善,鎮衛生院1999年新建了一座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的綜合住院大樓。教育基礎設施配套,鎮內建有一個中學,兩個六年制完全國小,學生可實現就近就讀。
經濟狀況
方米;毛竹17169畝,立竹250萬餘根。耕地面積9033畝。這裡土壤肥沃,地塊平整,機耕面積占65%以上。經濟作物有蓮子、西瓜、蔬菜、甘蔗、中藥材、絞股藍、香艷梨等。全鎮現有水果面積7119畝,茶山800畝。這裡盛產柑橘、板栗、錐栗、楊梅等,也有枇杷、杏、桃、梨等各種亞熱帶水果。農副產品有紅蓮、香菇、黑木耳、冬春筍及製品等,其中紅蓮年產達10萬公斤,蜜桔300萬公斤,蘆柑150萬公斤,雪柑100萬公斤,西瓜130萬公斤,冬春筍250萬公斤。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科技特派員的積極帶動,“姬松葺”、“竹蓀”等新品種食用菌開始大面積種植,並形成一定規模,2004年,順昌縣開展“協會連萬家”活動,以大曆鎮竹蓀協會為龍頭成立縣竹蓀協會,組織人員潛心研究竹蓀高產、優質栽培種植技術,註冊“大曆”牌竹蓀商標,率先推行福建省竹蓀綠色食品標準,成為全省主產區,享有“竹蓀之鄉”美譽。如今,大曆鎮有竹蓀高科技新技術研究所、二個菌種廠,竹蓀栽培面積達2000畝,畝均產乾品95公斤,高出全省平均畝產40公斤,其中最高畝產達200公斤。經過不斷總結,竹蓀高產栽培新技術日漸成熟,而且向周邊推廣,整個閩北使用這項技術種植竹蓀的已達3000畝。全鎮成立有竹蓀專業合作社、柑桔協會、筍竹協會、養豬專業合作社、蓮子協會等,有各種流通人員近100人。藉助網路、各類媒體發布供求信息,將農副產品銷售網路延伸到全國各地。吸引了大量的客商,促進廣大農民增產增收。 特種養殖大規模興起,建有200多畝淡水養鰻場,以及珍珠、甲魚、紅蟲、鷓鴣等養殖場。畜牧業也得到進一步發展,養豬存欄數一萬頭,是全縣最大的養豬基地。
特色產業
大曆鎮作為順昌縣海峽西岸綠色腹地特色產業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