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閣鴉黃粑

大方閣鴉黃粑

大方閣鴉黃粑,是大方縣的特色傳統小吃,主要原料為大米、黃豆,呈長條狀。可蒸、炸、煮,口感軟糯香甜,在當地很受歡迎。還有遵義黃粑和清鎮黃粑,都屬貴州黃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方閣鴉黃粑
  • 別稱:大方閣丫黃粑
  • 主要原料:大米,黃豆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味道:潤澤香甜、細膩糍和
民間傳說,背景,生產製作,食用指南,飲食文化,

民間傳說

黃粑起源於三國時期,那時的貴州,還被稱作夜郎。蜀國丞相諸葛亮正率兵平定孟獲,在夜郎國與那黔中洞主作戰。一日,蜀軍正埋鍋造飯,突然探子來報,說有蠻軍臨陣。諸葛亮一聽,即刻下令打退了黔中洞主的人馬。也不知這諸葛軍師是何用意,既不顧窮寇莫追的忌諱,也不顧麾下軍士還沒吃飯,下令大軍乘勢窮追蠻軍上百餘里。這一追倒也沒什麼,可就急壞了這軍中的火頭軍了,久等部隊不歸,可這煮著的豆汁兒和米飯不能浪費呀,本來就沒帶多少糧草,怎么辦呢?諸葛軍師一看這情形,只好命將士兵把未用的豆汁兒與米飯摻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內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餿。等大捷而歸的士兵回營,這被豆汁兒摻和過的米飯已足足蒸煮近兩日,又累又餓的士兵們急忙分食,誰料這米飯已成另一番模樣,不但色澤黃潤,而且味道甘甜香軟,吃起來更有一番滋味,士兵們還以為是軍師用來犒勞他們的美味,三下兩下便讓幾甑佳饌見了底。碰巧勞軍當地百姓遇到,見此物如此美味,也仿此手法製作,並不斷創新。這便是黃粑的前身。

背景

貴州省大方閣鴉黃粑起源於明洪武年間,至今600多年的歷史。奢香夫人修建閣鴉驛時,小閣鴉當地老百姓參與了古驛道的修建,由於路途遙遠,匠人們中午回不了家吃飯,家庭主婦們用粳米大豆蒸製飯糰,給丈夫帶到路上吃,後來把大米、黃豆磨成粉精製而成。由於老少皆宜,攜帶方便,閣鴉黃粑受到了當地人的喜愛並流通開來。
閣丫驛系奢香所開九驛之一,現屬大方縣。此地出沙水,其味甘涼,惟因是故,做出的黃粑口感上乘。成品呈杏黃色或櫻桃色,軟糯綿韌,滋潤甘甜,食之頗能體味生活之甜蜜。相傳黃粑就是驛使的主要食品之一,因為黃粑便於攜帶,久存不乾。閣丫黃粑之所以聞名,就是奢香九驛成就它的。
1936年,賀龍、任弼時、蕭克、王震率領紅二六軍團轉戰大定,途經小閣鴉,當地老百姓用閣鴉黃粑招待他們,譜寫了軍民一家、魚水情深的佳話。

生產製作

大方閣鴉黃粑屬於手工製品,選用上乘的大米和黃豆,製作過程中不加紅糖著色調味,用水蒸製而成。看似簡單,但其中的工序很複雜。成品色澤金黃,口感潤澤香甜,其外形扁長,區別於市場上所售的顆粒分明的黃粑,不粘不黏,細膩糍和。
因為蒸製好的黃粑色澤紅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讓人誤以為黃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紅糖以著色調味,其實不然,黃粑的黃潤與香甜,完全就賴這漫長蒸煮。糯米飯,在密閉的木甑中經過長時間的蒸煮和發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飯的色澤也由白變黃,同時也越發的香糯,黃粑也由此而得名,而這也是黃粑的最大特點——本色本味,包味皆由己出。本色本味是食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這么看來,黃粑也算頗富性情的一道美食。

食用指南

大方閣鴉黃粑和市場上所售的顆粒分明的黃粑是不同風味的,外形扁長,不會粘黏,色澤勻稱金黃,口感香甜、細膩、糍和。吃時切片,蒸著吃,炸著吃,和甜酒(酒釀)一起煮著吃都可以。

飲食文化

逢年過節,很多人家都要製作黃粑,它寄託著當地人民對全家團員、來年豐收、生活順遂的美好願望。正如北方合家包餃子一般,做黃粑也是全家人出動,工序雖複雜,但是看著黃粑一塊一塊、整整齊齊的躺在竹筐里,是說不出的香香甜甜、和和睦睦。
晨起,用甜酒煮黃粑,熱乎乎的一碗下去,一天的精神被帶動起來了。閣鴉黃粑還可以蒸著吃,甜軟,適合家中的老人小孩食用。或者將閣鴉黃粑炸著吃,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聊著閒話,油鍋滋啦啦的煎著黃粑,剛出鍋的最好吃,外酥里軟,油潤糍和。
那些外出務工、定居在外的人們,總會從家裡捎上一些黃粑,它代表的是家鄉的味道,是人們對家鄉的思念和企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