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禮記》是2019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戴禮記
- 作者:許嘉璐
- 出版時間:2019年2月1日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224163
《大戴禮記》是2019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大戴禮記》是西漢中期戴德編著的禮制著作。原有八十五篇,但今僅存三十九篇。前人據唐孔穎達《禮記正義序》引鄭玄《六藝論》“戴德傳《記》八十五篇,則《大戴禮》是也”之語。成書於西漢末,作者為禮學家戴德(世稱大戴)。現代學者經...
《大戴禮記》是2019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大戴禮記》,亦名《大戴禮》、《大戴記》。前人據唐孔穎達《禮記正義序》所引鄭玄《六藝論》"戴德傳《記》八十五篇,則《大戴禮》是也"之語,多謂其書成於西漢末...
《禮記》,原有《大戴禮記》與《小戴禮記》,《大戴禮記》稱《大戴禮》。《小戴禮記》即常謂之《禮記》,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戴聖所編。《漢書》:“《記》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後學所記。”共四十九篇。
《禮記》是2018年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禮記》初時據說有一百多篇,後為漢朝學者戴德簡化為85篇,世人稱之為《大戴禮記》。在編撰過程中,我們從權威版本中篩選出極為經典、實用,且具有文學價值的28個篇章,...
《禮記(四)》是李明哲創作的社會學類書籍。內容簡介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
《大戴禮記解詁》十三卷,清王聘珍撰。王聘珍字貞吾,號實齋,江西南城人,為乾嘉嘉時著名學者。平生以教師為業,又曾受阮元之聘,與校左籍。治經學尤精於《三禮》,著有《周禮學》《儀禮學》和《九經學》等作品。是書乃其平生...
《詮釋史考論》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顯軍。內容簡介 本書對《大戴禮記》成書及五個分階段的傳習進行了考證,並有重點地對盧辯、朱熹、楊簡、吳澄、湛若水、孔廣森、汪照、王聘珍等各個時期《大戴禮記》註疏代表作...
《大戴禮記注補》是一本202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汪照。內容簡介 《大戴禮記注補》是繼北周盧辯注之後,清代最早完整註解《大戴禮記》全書的開山之作。汪照嫻於經史、國小、書法、金石篆刻等,精通版本目錄學,...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家經典必讀本:禮記》初時據說有一百多篇,後為漢朝學者戴德簡化為85篇,世人稱之為《大戴禮記》。後來,戴德之侄戴聖在《大戴禮記》的基礎上,再一次進行簡化,終為49篇(原本應該為46篇,但因《典禮》《檀弓...
《大戴禮記補註》作者是孔廣森。基本介紹 〖大戴禮記補註〗十三卷,首一卷。(1752年一1786年)撰。廣森師出戴震、姚鼐門下,熱心學術,廣涉經史,然亡年僅三十五歲。古人治經,《十三經》之外,尤以《大戴禮記》為要。相傳原書...
《大戴禮記今注今譯》是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明譯註 內容簡介 據台灣商務印書館複印。國文系退休教師黃慶萱教授吾師高明先生,初名同甲,入學後,自更名為明,字仲華,一字尊聞。江蘇省高郵縣人,清宣統元年閏二月十六日...
此書原是秦漢以前儒家研治《禮》學,所輯錄的解釋和補充經文的有關資料,初無定本,系在長期傳習中逐漸定型,而附會為“大戴”、之作,故稱其為《大戴禮記》,或者《大戴禮》、《大戴記》。《隋書·經籍志》著錄為十三卷,題“...
清孫詒讓(1848一1908)撰。為作者校釋《大戴禮記》語言文字的結集,寫定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清孫詒讓(1848一1908)撰。孫氏治學十分博雜,成就甚高。是書為作者校釋《大戴禮記》語言文字的結集,寫定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
大戴禮記解詁夏小正經傳集解 《大戴禮記解詁夏小正經傳集解》是1974年台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 大戴禮記解詁 夏小正經傳集解,
《禮記》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 《大戴禮記》,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東漢末年,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
大戴禮記今注今譯 《大戴禮記今注今譯》是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明 註譯
是編節錄《大戴禮記》而自為之注。其孫奭跋其後曰:刪翼者,因舊本而刪其繁冗,翼其義理者也。刪其繁冗,如《保傅篇》刪去魏公子無忌等文。翼其義理,如《禮三本篇》據《荀子》“利爵”以正“利省”之誤是也。有注在《家語...
《禮記》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
《檀弓》(Tan gong)是出自《禮記》中的一篇,文學體裁為文言文。《禮記》簡介 《禮記》一書,據徐堅《初學記》說,為戴聖根據其叔父戴德的《大戴禮記》八十五篇所刪定的,而《大戴禮記》又是根據東海后蒼所撰《後氏曲台記》。
武王踐阼是西漢戴德《大戴禮記》中的一篇文章,講述的是周武王剛登基時,向姜太公詢問治國之道的故事。周武王登基三日後,召見姜太公詢問:“尚父,你說這三皇五帝的治國之道,經過了商湯六百年的傳承和商紂王的毀壞,是否還存在呢?”...
曾選集古代各種有關禮儀等的論述編成《大戴禮記》八十五篇,今殘。戴德和《小戴禮記》的編纂者戴聖(戴德之侄)都是西漢經學家后蒼的弟子。戴聖,字次君,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出生於梁國睢陽縣(今河南省商丘市...
《子張問入官》出自《大戴禮記》,戴德撰。內容 內容“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俗話,源於《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漢書.東方朔傳》也有同樣的用法,後人多用此告誡人們指責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
禮三本,讀音是lǐ sān běn。意思是謂天地、先祖、君師為禮之三本。本,根本。解釋 謂天地、先祖、君師為禮之三本。本,根本。出處 《大戴禮記·禮三本》:“禮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寵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自危,漢語詞語,拼音是zì wēi,意思是自感處境危殆。出自《大戴禮記·保傅》。解釋 自感處境危殆。出處 1、《大戴禮記·保傅》:“管仲之所以北走桓公,而無自危之心者,同聲於鮑也。”2、《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反形未見,...
任信都王(劉囂)太傅。與兄子戴聖同學《禮》於后蒼。宣帝時立為博士,世稱“大戴”,亦稱“太傅《禮》”。曾選集古代各種有關禮義等的論述,編成《大戴禮記》八十五篇,今殘。人物生平 戴德是西漢時期梁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