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禮記解詁

大戴禮記解詁

《大戴禮記解詁》十三卷,清王聘珍撰。王聘珍字貞吾,號實齋,江西南城人,為乾嘉嘉時著名學者。平生以教師為業,又曾受阮元之聘,與校左籍。治經學尤精於《三禮》,著有《周禮學》《儀禮學》和《九經學》等作品。是書乃其平生最精心之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戴禮記解詁
  • 創作年代:清
  • 作者王聘珍
  • 卷數:十三卷
內容介紹,目錄,作品價值,

內容介紹

《大戴禮記》相傳是西漢禮學名家戴德選編,原八十五篇,到西鄭玄注戴德從兄之於戴聖選編的《小戴禮記》四十九篇後,《小戴禮記》得廣流傳。到唐代又被列入“經”,而《大戴禮記》漸不被重視,唐代已多佚失,流傳至今者僅三十九篇(或作四十篇)皆屬公元前之文獻,其中多篇成於戰國時。
今傳北周盧辯注最早,唐時也隨文多亡佚,存者也“訛變不能卒讀。自時厥後,未有專家”(自《敘》)。
清代學者於此書校勘,注釋用力也大,王氏研讀《大戴禮記》三十多年,至嘉慶十一、二年(1806、1807)間終成是書。其整理是書”惟據相承舊本、不復增刪改易;其顯然訛誤者,則注云某當為某;抑或古今文異,假借相成,依聲托類意義可通,則注云某讀曰而已”(自《敘》),反對據他書如《孔子家語》及唐宗類書來增刪正文字句,確有異者,則“隨文施注”,雖保持持三據本之原貌,卻也使舛訛脫衍盡存正文。其對正文注釋,或一詞一注,或一句一注。“
解詁文字,專依《爾雅》、《說文》及兩漢經師訓詁以釋字義;於古訓之習聞者,不復標出;稍涉隱奧,必載原書;亦復多引經傳,證其成義。間有不知而闕,必無杜撰之言。舊說有可采者,則加‘盧注云’以別之。至於禮典之辨,器數之詳,一以先師康成鄭玄)緒論為主,因禮本鄭氏專門之學”“(《敘》)。王氏訓注多能發蒙解,掃除閱讀障礙。如卷四《曾子立事》篇:“來者不豫,往者不慎”句,盧辯注云:“慎故於物,親者不猶豫,往者無所慎”。讀盧注乃不知所義。
王氏《解詁》則據《爾雅》訓“豫”為“樂”,據《方言》、《廣韻》釋“慎”為“憂”晰。又如卷四《曾子事父母》篇:“兄之行若不中道,則養之”句,盧注云:“養猶隱也”,意仍不明,王氏《解詁》說:“養讀若‘中心養養’憂念也。”又引《詩·二子乘舟》詞明“養”字,文義豁然開郎。但書中也確有謹尊古訓穿鑿附卻反失原旨之解。
王氏《解詁》主要側重文字訓詁,其雖有斑瑕,在清代及古今通注《大戴禮》全書諸家中,仍為特出之作,與孔廣森《大戴禮記補註》相匹配,對研讀《大戴禮》者,尤為參考價值。有清鹹豐元年(1851)家刻本,光緒十三年(1887)刻《廣雅書局叢書》本。1983年中華書局作為《十三經清人註疏》之一種出版王文錦校點排印本。

目錄

大戴禮記解詁敘錄
大戴禮記解詁目錄
卷一
哀公問五羲
哀公問於孔子
卷二
卷三
保傅
卷四
曾子立事
曾子本孝
曾子立孝
曾子大孝
曾子事父母
卷五
曾子制言上
曾子制言中
曾子制言下
曾子疾病
曾子天圓
卷六
武王踐阼
衛將軍文字
卷七
五帝德
帝*
勤學
卷八
子張問八官
明堂
卷九
千乘
四代
虞戴德
誥志
卷十
文王官人
諸億遷廟
諸候*廟
卷十一
小辨
用兵
卷十二
投壺
卷十三
本命
易本命

作品價值

《 大戴禮記》中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補充了 《小戴禮記》以及“三禮”中對先秦禮儀、民俗甚至於曆法、物候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尤其是《夏小正》的保留,為我們研究夏商周時期的氣候變遷以及各種物候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客觀依據。
同時依據各個篇章的研究,其內容很多與《小戴禮記》提供補充文獻,為我們深入研究先秦禮制尤其是“周禮”、“德治”等內容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