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巨穴

大巨穴

大巨穴為中醫針灸穴位之一。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大巨穴位於人體下腹部。從肚臍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每份為一寸(即“同身寸”)。從肚臍往下兩寸(即石門穴)再向左右兩寸(約三橫指寬)處,即為大巨穴。別名腋門穴、液門穴

基本介紹

主治,定位,解剖,配伍,刺灸法,穴義,名解,

主治

大巨穴大巨穴
消化系統疾病:小腹脹滿,闌尾炎,腸炎,腸梗阻,便秘,腹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小便不利尿瀦留膀胱炎尿道炎睪丸炎遺精,陽萎,疝氣
其它:痛經,不孕,失眠。
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胸部健美的指壓法、增進食慾的穴道刺激療法、穴道刺激療法治療腹瀉等。

定位

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大巨穴位於人體下腹部,從肚臍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四等分,從肚臍往下3/4點的左右三指寬處,即為大巨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距前正中線2寸。
大巨穴大巨穴

解剖

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分支,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內部為小腸)。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層、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層)。皮膚由第10、11、12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分布。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可分為前層和後層。前層由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前葉形成,後層由腹內斜肌後葉和腹橫肌腱組成。在臍下4.5厘米處,後層的鞘轉移至前層,以加強鞘的前壁,而該處以下的腹直肌鞘後層缺少,由於腱膜的中斷,下緣形成一弓狀游離緣,稱半環線。半環線以下的腹直肌後面,僅為增厚的腹橫筋膜(腹內筋膜的一部分)。穴位下相對應的器官是大網膜、小腸。

配伍

刺灸法

刺法:直刺1.0~1.5寸,局部酸脹,針感向下放散。
灸法艾炷灸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穴義

胃經經水在此形成寬大的水道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循胃經下傳水道穴。
功能作用:傳輸胃經水液。
治 法:寒則點刺出血或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名解

(1)大巨。二詞合解,指穴內氣血物質所占據的區域為大為巨。本穴物質為外陵穴傳來的地部水液,其下傳之水為脾土中的外滲之水,來源及流經區域巨大,如同巨大的淺溪,故名大巨。
(2)腋門、液門穴。腋,通液。液,地部水液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腋門、液門穴名意皆指本穴為胃經經水出入的門戶。理同大巨名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