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正中線:前胸部標誌線之一,指胸骨正前方正中的一條垂直線。即胸骨柄上緣的中點到劍突中央的垂直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正中線
- 外文名:lineae mediana anterior
前正中線:前胸部標誌線之一,指胸骨正前方正中的一條垂直線。即胸骨柄上緣的中點到劍突中央的垂直線。
前正中線:前胸部標誌線之一,指胸骨正前方正中的一條垂直線。即胸骨柄上緣的中點到劍突中央的垂直線。...
胸部的垂直線標誌是我們進行胸部的檢查時需要了解的基本的知識,常用到的垂直線標誌包括:前正中線、鎖骨中線、腋前線、腋中線、腋後線、肩胛線、後正中線,另外還...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6寸。主治:胸痛,心痛,心煩,驚悸,屍厥,癲狂,癇證,健忘,胸滿氣短,咳逆上氣,腹脹暴痛,嘔吐,呃逆,噎嗝,吞酸,黃疸,泄利。操作...
膻中穴 (RN17)是人體的穴位,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膻中穴的主治病症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等。...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繫心之募穴。擊中後,衝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後,衝擊肋間...
胸部的垂直線標誌是我們進行胸部的檢查時需要了解的基本的知識,常用到的垂直線標誌包括:前正中線、鎖骨中線、腋前線、腋中線、腋後線、肩胛線、後正中線,另外還...
心募穴,即為巨闕穴,又名巨缺穴、巨厥穴、巨送穴、巨關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處,可以治療心胸痛,翻胃,噎膈,泛酸,嘔吐,癲狂,癇證,心悸。現...
仰臥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取法:在臍上4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脘腹下脘 編輯 定義:任脈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
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後,衝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取穴時,可採用...
為確定頭針刺激區的位置而規定的兩條標準線。一是前後正中線,即從兩眉中間至枕外粗隆下緣的頭部正中線;另一是眉枕線,即從眉上緣中點至枕外粗隆尖端的頭側面...
正常心臟第五肋間相對濁音界與前正中線的距離為7~9cm(左鎖骨中線距前正中線為8~10cm)。心濁音界各部組成 編輯 心臟左界第二肋間處相當於肺動脈段,第三肋...
中府,經穴名。出自《素問·離合真邪論》。別名膺中俞、府中俞、膺俞。屬手太陰肺經。位於胸部,橫平第1肋間隙,鎖骨下窩外側,前正中線旁開6寸。當胸大肌、...
但是,本穴又因其位處於人體前正中線及側正中線的中間位置,既不陰又不陽、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無熱氣在此冷降也無經水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為肝經募穴,...
期門,經穴名。出《黃帝內經-靈樞》。屬足厥陰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中府是人體腧穴之一,出自《脈經》,屬於手太陰肺經的募穴。此腧穴位於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6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平第1肋間隙處...
垂直線標誌包括:前正中線、鎖骨中線、腋前線、腋中線、腋後線、肩胛線、後正中線,另外還包括胸骨線,胸骨旁線。 1.前正中線也稱之為胸骨中線,是通過胸骨正中的...
關門穴Guānmén(ST22) 〖取穴方法〗關門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2寸。...
[定位] 在胸部,當第3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解剖] 第三肋間隙,有胸大肌,深層為肋間內、外肌;有胸外側動、靜脈;布有胸前神經分支。...
靈墟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於《針灸甲乙經》,位於在第3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現代常用於治療支氣管炎、乳腺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斜刺或...
大赫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臍中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現代常用於治療盆腔炎、尿道炎等。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帶下等婦科疾患。直刺1—1.5...
會陰上部前後長/股上前後長/下軀幹弧長(crotch length/total crotch length):在軀幹前正中線上,以最小腰圍部位為起點,經會陰點(pe)至在軀幹後正中線上的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