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崔莊

大崔莊位於建湖縣蘆溝鎮的中部,南接鹽淮高速,扼建湖縣東入口,北枕蘆溝河,東臨古剎蘆溝寺,231省道在莊東穿鎮而過,西依縣境東南主要泄洪通道骨幹河,距縣城十公里,蘆溝鎮政府所在地,現有居民三百餘戶。大崔莊雖非兵家必爭之地,但她是古鹽邑的重要市鎮之一,更是新四軍華中根據地的一顆璀璨明珠,為全民抗戰和解放全中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大崔莊原名大垛子,本是一片荒灘野地。唐宋時期,這裡是低洼濕地,人口稀少。元末明初,戰亂頻仍,居民四處逃散。“洪武趕散”年間,有崔氏三兄弟從蘇州閶門被趕至蘇北。老二治海公被趕至淮安府鹽城縣新豐鄉一帶,後選擇在今大崔莊東南的“荒八十”掘井結廬,安家落戶,老大、老二則被趕至海安、阜寧落腳謀生。
蘆溝地區地勢低洼,當時是水鄉澤國,蘆葦密布,蒿草叢生,麋鹿、獐狼、狐狸、野兔遍地奔走,天鵝、白鶴、大雁、野雞到處飛翔。治海公來此跑馬圈地,插標為田,櫛風沐雨,篳路藍褸,開荒墾殖。歷經幾代繁衍後,形成一個小小的村落,名為“崔家莊”。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為了耕種和居住的方便,又西遷幾百米,形成了今天的大崔莊。這裡頭還有一個傳說。乾隆年間,崔氏族人在今莊址的野地里割牛草,發現草叢中一隻野雞被青草蛇死死纏住。崔氏族人大喜,認作祥瑞之兆。推斷此地必是一塊風水寶地,遷居於此必定人丁興旺,財源茂盛。因而崔氏族人就遷址到此建屋居住。真正的原因,乃因當時正逢康乾盛世,天下太平,人口快速增長。“荒八十”一帶已經容納不下這眾多的人口,只好遷址,另闢新居了。再後來,崔氏族人播遷四方,東南西北又多了幾個崔家莊,因為遷鹽一世祖居此,則更名為大崔莊了。
大崔莊成為鹽城西鄉有名的集鎮,當在清晚期。最初集鎮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四千平方米,居民幾十戶,人口超百人。民國年間為鼎盛時期,集鎮面積約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一萬平方米,居民超20戶,人口有五、六百餘人。日偽占據前,大小街巷三橫六豎,外加轉角西街,共有十條立磚鋪地的街道。其中主街為東西走向,寬約4米,與大崔西河垂直,全用大城磚鋪砌。兩側店鋪林立,鱗次櫛比。據統計有商號15家,中藥店3家,飯店4家,熟食鋪6家,肉案子4家,磨坊4家,豆腐坊4家,浴室2家,布店一家,還有不少零星攤販,是鹽城西鄉的主要集市之一。另有一家木材行,一爿家具店,一家小印刷廠,六家老式蒸汽機米廠,生活設施完備,商業服務齊全。當時的大崔莊黑壓壓的瓦房一大片,全是小瓦望磚五柱落地的老式瓦房。據說有200多間,另有磚牆草苫的房屋百餘間,一派興旺景象。
查閱古代志書可知,大崔集鎮的繁榮與驛路的改道有一定的關係。元明兩朝,直至清初,大崔莊前面有一條橫貫東西的古驛道,東接新河鋪,西通大頭鋪。大頭鋪在大崔莊的西北方向,是明朝的十大集市之一。康熙年間,古驛道被大水沖毀後,驛道向北改走旱路,大頭鋪被廢,人煙繁盛的崔家莊取代大頭鋪的地位,逐步形成了新的市鎮。乾隆末年,在崔莊西遷後,崔氏族人將古驛道從莊子南移到莊子北,崔氏宗譜有載。驛道一直到大躍進年代才被毀。
大崔莊上姓氏多。有崔、陳、張、趙、戚、宋、王、蘇、虞、湯、朱、夏,但以崔姓為主,後十一姓多為大崔莊成集市後遷來。崔氏族人有尚武之風,清代中晚期以讀書習武而科舉登第者不乏其人。例如:崔印,道光壬辰科武舉人;崔濤,清同治武舉人;崔承霖,清同治庚午科舉人,官中憲大夫;崔楹,清武義尉;崔恩霖,清恩賜中書;崔粵清,恩賜翰林院侍詔……。在國難當頭的抗戰時期,大崔莊上的知識分子在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或拿起筆,做刀槍,辦報辦刊,宣傳抗日救亡,或投筆從戎。大崔莊人崔鑒在鹽城亭湖中學讀書時,與胡喬木一起加入共產黨,他積極組織同學罷課集會,上街宣傳抵制日貨、反帝驅日等遊行示威活動。1931年夏季,學校為縣黨部所迫,開除了他的學籍。當局派兵到大崔莊追捕,後在其五叔崔福堯家中躲藏得免。後來,他從南方返回蘇北進行抗日救亡活動,不幸在泰州被捕,後犧牲於鎮江。他在一封家信中附了一首五言古風,中有“星點燎原火,可見國運昌,平生有抱負,馬列為我綱”、“風雲任變幻,難更我主張”的豪邁磅礴的詩句,以一腔熱血實踐了自己的理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