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夫第街
- 外文名:Dafudi St.
- 地理位置:廣州市番禺區
大夫第街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道路大致呈南北走向,連線官巷裡大街與蘆江周道。1...
大夫第位於黟縣西遞村正街。建於1691年,為朝列大夫、知府胡文煦故居。四合院二樓結構,正廳高大軒敞,廳前設天並。磚雕門罩上磚刻"大夫第"三個大字,正廳裙板隔扇均精雕冰梅圖案,檻梗窗花仿明代格調。廳左利用隙地建有臨街彩樓,俗稱小姐繡樓,飛檐翹角,掛落、欄桿,排窗寬敞,玲球典雅。樓額木刻隸書"桃花源...
大夫第,是我省為數較少、時代特徵明顯的明代建築。正心堂,清代,前後共三進,均為三開間,並兩側設廂房,廂房為二層單檐,總面積741.6平方米。一進為二層單檐、進深2.72米的小樓,兩次間與廂房連線。二進為大廳,亦稱正心堂,進深九檁,明間梁架為五架梁前後雙步,所有檁條下均施浮雕,後檐之間置板門,...
大夫第路 大夫第路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道路大致呈南北走向,連線低巷與承芳里下街。
大夫第 大夫第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東大街,為“一江兩岸”核心景區,兩層建築內,匯聚了汀州客家建築最經典、最精彩的元素,隨處可見精緻的木雕、石雕、磚雕和灰塑,且保留了眾多名人題寫的楹聯牌匾,被前來考察的古建專家稱為“八閩第一雕花樓”。
位於位於中國浙江省永康市花街鎮大屋村,為大屋村倪氏一世祖永密公於明弘治年間(1490年前後)始建,後因族人倪承課於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且官至南京刑部郎中奉政大夫,所以改叫“大夫第”。總占地面積達1600多平方米,大夫第為大屋村倪氏一世祖永密公於明弘治年間開始創建,而正心堂為該村倪氏九...
大夫第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月浦街道東寨居委誥使巷,建於清朝同治年間。大夫第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月浦街道月浦社區東寨誥使巷,建於清朝同治年間。坐西向東,通面闊27.4米,通縱深22.2米,占地面積710.52平方米。建築格局為三進三天井兩伙巷加後包的潮汕“四點金”傳統民居格局。共有大小房間約39間,其外觀...
大夫第是歷史遺蹟主類物質類文化遺存亞類建築遺蹟基本類型。“大夫第”原為鹽商宅邸,建於民國初年,建築坐北向南,院落大門為一棟二層穿斗式青磚牌樓建築、小青瓦屋面、木製門窗,建造精細,造型獨特,牌樓建築順應街巷肌理,坐落在安全巷狹窄的拐角處。穿過門樓入內,拾級而上,院內有-棟三層的磚混結構民國建築,另...
宗祠的右側,就是蔡老先生最先建造的“大夫第”,一座典型的“百鳳朝陽”民居。厝局 類似站的這一座就是我們潮州傳統的“百鳳朝陽”,主要特點是從門樓進來三大落兩旁加兩從厝巷。第一落進來的屏風作為埕口,兩側有兩個廂房子;走過天井,到中廳,是一廳兩房;再過來又是一個天井,上去是後落,也是一廳兩房。...
位於鎮區北門的黃氏“大夫第”共有三座院落,分別位於和平主街東西兩面,占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街東兩座並列相聯,坐東朝西,後宅原有花園和戲台,令人感到缺憾的是,戲台已被拆除。和平民居建戲台在21世紀還只發現這一例,絕無僅有,實屬罕見。街西一座,坐西朝東。黃氏大夫第主院落建築技藝精湛。磚石構牌坊式...
長汀古城以“一江兩岸”為核心、“四大歷史街區”為支點,基本形成“眾星拱月”的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格局,有臥龍書院、濟川門、八喜館、大夫第等眾多景點。重要景點 南大街 長汀古城南大街位於三元閣與寶珠樓古城樓之間,是唐宋古街,曾是鄉紳大戶聚居之所,古民居、古祠堂沿街而立。店頭街 長汀古城店頭街是宋至...
王氏宗祠,位於安徽省太湖縣城內大夫第街(現新華街),原有上、中、下三進,有廂房、祠院,現存中、下兩進及祠院,面積1500平方米。祠堂系磚木結構,青磚小瓦,蜈蚣脊(又名青龍)山牆,三柁五架,大柱支枋,紅漆望板,彩繪斗拱、轉棚,雕刻皂角仿和斗襯,每進之間有小天井,通天井的後門上有提壺款,是...
培田民居是位於福建省閩西山區連城縣培田的明清古民居建築群,擁有800年歷史,是中國保存較完整的客家古民居建築群之一。村落由6座學堂、兩座書院、三庵、兩廟、兩碑坊等文化宗教建築和20座古祠、30餘幢民居組成,還有千米古街、巷道和水圳。主要景點包括“大夫第”、“衍慶堂”、“官廳”等,具有皇宮氣勢、徽派...
“大夫第”為臨街亭閣式建築,原用於觀景,樓額懸有“桃花源里人家。”六個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將此樓當作古裝戲中小姐擇婿“熱拋繡球”所在,現已成為西遞村舉辦此項民俗活動的場所。“大夫第”門額下還有“作退一步想”的題字,語意雙關,耐人尋味。此外,村中各家各戶的富麗宅院、精巧的花園、黑色...
小欖舊城區大街小巷保存的古建築,其中有一些還有個特點,就是人字形的兩側山牆都砌成鑊耳狀,這種屋叫做鑊耳屋或者鑊耳樓,只有有功名或者有官職的人才能建造,小欖現存最古老的鑊耳屋是李氏大夫第,它是明朝的建築 [14]。小欖昭武第是擁有270多年歷史的鑊耳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是一位李姓武官的五進大宅。 [15] 鑊...
村中建於清朝的上樑宗祠和下樑宗祠、鐘氏宗祠、古民居有大夫第(石磚大屋)、梁紹贊宅、西村大屋、梁宗瑤宅、黃家莊最能夠反映清代嶺南建築風格,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 大西村的古蹟、文物較多。除古屋外,村中存留的有古廟、古井、古墳、古巷、古石碑、古鐘、古牌匾、古藤盾等。如古巷有金雞巷...
科甲巷位於會理古城北街東北側,長156米,寬3.5米,巷內多為明清建築,最早因龔姓人家居住於此,曾稱“龔家巷”。明代因軍屯和民屯的施行,外籍人家不斷遷入會理。巷內以胡、龔、楊、吳、鄒、周姓為主的幾個大戶人家中,有科考獲得成就之士,則在大門懸掛“進士第”“大夫第”等匾牌,因而又得名“科甲巷...
這是嘉慶進士江之紀的府邸。為凸現官家身份與威嚴,門額大青石板上陽刻三個楷書大字,門罩磚雕卻並不繁複精細。屋內許多木構件,卻是木雕精品。門口三級台階稱作“三步金階”,似乎官宅專用形制。村中著名的官宅還有“大夫第”、“榮祿第”。與普通民居不同的是,官宦府邸外表要張揚的多。上、下曉起,水傍村落,...
在老街上走著,不經意就會遇見一處老宅或古蹟,漁港先人留下生活印跡,歷歷在目。關帝廟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漁民為了乞求風調雨順、阻擋海盜而建立;惜字亭則有一段漁民崇尚知識,珍惜字紙的古詩;“大夫第”為清末四品官員院宅,盡顯大戶人家的氣派。石浦漁港古城遵循“恢復歷史風貌,做到整舊如舊”,對歷史...
當然也有人這樣開門,在西遞正街建於清康熙三十年的“大夫第”, 臨街彩樓正處於街角,門就在其下,主人想到街角人來人往,擔擔挎籃什麼的行走十分不便,於是便把門朝後凹進去一塊,把牆角一人高以下砌成圓角,主人在門楣上這樣寫著:“作退一步想”。退一步天寬地闊,而圓角呢,意即做人處處都要與人方便,...
沙灣北村東至中心國小,南至安寧中、西二街,西至西安里躍龍巷,北至象賢中學;以居民點而言,轄地為承芳里大街、鶴鳴里大街、敦厚里、亞中坊大街、官巷裡大街、大夫第街、車陂街、竹山后街、安宅里大街、廬江周道大街、西安里直街和槐花路,共1路14條街124條巷,另拆建而未改名的巷37條。其耕地則東與東村...
西遞村中保存較完好明清民居為徽派建築,錯落有致,磚、木、石雕點綴其間,主要景點有胡文光牌樓、追慕堂、篤誼庭、敬愛堂、走馬樓、曠古齋、瑞玉庭、篤敬堂、桃李園、西園、東園、惇仁堂、履福堂、青雲軒、膺福堂、仰高堂、尚德堂、大夫第、迪吉堂等。2001年6月25日,西遞村古建築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
何如寵是明崇禎時期的宰相,門前那段街道由此而叫大夫第。秦大士退任移居大夫第後,於園中種植柏、梓、桐、椐四木,取意“百子同居”, 花園取名瞻園,世代書香相承。園中至今還剩一棵玉蘭樹,每到夏日花白如雪,美麗異常,也是當年大士手植。秦大士考取狀元後,授職翰林院修撰。第二年,充順天鄉試同考官,次年,...
曉起是清代兩淮鹽務使江人鏡故里,位於縣城東北45公里的段莘水和曉起水交合處。村屋多為清代建築,風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鋪青石,曲曲折折,迴環如棋局。主要景觀有雙亭聳峙、楓樟流蔭、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江氏祠堂、磚雕門罩、養生河與古濯台等。2000年被評為江西省現代農業生態示範村。篁(huáng)嶺 ...
果家故居又稱大夫第,是一座清朝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坐落在今北關東二道街。5棟建築,正房兩棟,廂房3棟。建築面積376平米,居民10戶。是果松祿康熙年間建造。院落的氣派和精緻滲透在每一處細節。鏤刻精美細膩,圖案錯落有致,翹角飛檐、廊柱、盤龍、花籃等鎮宅飾物雕刻考究。地理環境 據史料載,果家祖籍山東蓬萊,...
府官巷(老縣誌上均為“府館巷”),是因為清道光年間進士張希京在廣東韶州、英德等地任縣令期間,在家鄉修建了“大夫第”“太守第”“分轉第”而冠名。秋雨名家 “秋雨名家”是老城西邊一棟古宅,南豐曾氏遺留下來的住宅。當初,曾鞏的祖父曾致堯被宋太宗宴見,太宗神情悠閒,談及自己國庫充盈,很是高興。而...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築群,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太平路、中山路、上西平路、北馬路、義安路,共有十四座古民居,分別為明代、清代與民國時期的建築遺存,也是潮州民居建築的典型。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築群由辜厝巷林宅、德里舊家、紅欄桿、辜厝巷王宅、鄭厝巷蔡宅、甲第巷外翰第、甲第巷大夫第、興寧巷大夫第、東府埕...
古港紅船景觀範圍包括樟林古港展覽館、新興街棧房、仿古紅頭船、秦牧故居、南盛里。樟林港,一個赫然印在歐洲18世紀初航海圖上的名字,與福建的漳州月港、泉州刺桐港並稱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三大始發港。清雍正、乾隆年間東南沿海糧荒,朝廷鼓勵“暹米貿易”給了樟林港騰飛的黃金時代。一座座“大夫第”,留下了清廷...
旅遊風情街 百侯鎮旅遊風情街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項目依託侯北村騎樓老街,推進建築群美化提升和業態植入,打造古鎮旅遊新體驗、新亮點。通議大夫第 乾隆年間陝西按察使楊纘緒的故居——通議大夫第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九廳十八井的府第式客家大院。大院外表氣派,三堂四橫屋;...
“大夫第”、“廉坊第”、“轉角樓”、“文昌閣”、“七間廳”、“五間廳”,木牌樓、石牌坊,嚴趙喬柳宋私家花園,廟觀、戲樓、神道、石雕、五幢壁、五鳳樓、旗桿、上馬石、拴馬樁,紛紛紜紜,宛若璀璨群星,鑲嵌街巷,城廓之間。北城門外,趙氏祖塋有神道石雕,可比王侯陵園。左有“五幢壁”,右有“五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