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墟村

大埔墟(Tai Po Market)是香港的墟市之一,位於新界大埔。大步墟的建立源於新界五大氏族之一,鄧族。宋朝期間,鄧族的先袓由中國大陸遷至錦田定居。後來因為族群人口增加,所以分遷到元朗廈村、屏山及粉嶺龍躍頭等地居住。

基本介紹

歷史
大步墟
1672年清朝康熙十一年),鄧氏族人向新安知縣申請在林村河以北一帶的地方建,取名大步墟,即今大埔舊墟(位置大慨於汀角路天后廟附近)。當時大步墟因為地處優越,是九龍城深圳墟之間的交通要道,再加上擁有面臨大步海(現稱吐露港)這漁港,所以成為一個優良的經商地。大埔成為區內水上交通樞紐,有客船來往多個地點,甚至遠至潮州汕頭
因此,鄰近地區的居民亦想在大步墟開設商鋪,但每次都被鄧族反對。1892年(清朝光緒十八年),新安知縣裁定大步墟為鄧氏稅地,他族不能在墟內建鋪,糾紛才暫時結束。
太和市
在鄰近地區當中,大埔以北的泰亨村文氏族群也曾計畫在大步墟建屋及開設商鋪,當然也遭受鄧族的阻撓。為了跟大步墟抗衡,文氏在1892年聯合附近七個非鄧氏的村落,組成大埔七約(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在隔河另設太和市,即今富善街。同年,橫跨林村河廣福橋落成,並以此為界,大大改善了大埔的陸路交通。
大埔七約興建了廣福橋以後,從而掌握了通往大埔的交通主導權,令太和市的實力漸漸凌駕在大埔墟之上。而在1913年於太和市建立的大埔墟火車站(現香港鐵路博物館),更加速了太和市的發展。由於太和市已逐漸取代了大埔墟的地位,所以太和市後來被稱為大埔墟,而原來的大埔墟則改稱為大埔舊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