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地構造相
- 外文名:tectonic facies
- 提出者:許靖華
- 提出時間:1991
主要概念,相關評價,
主要概念
地球科學大辭典(2006)釋義:
大地構造相(tectonic facies),許靖華提出的碰撞造山帶的大地構造單元概念。指造山帶因形成於相似的構造環境,經歷了相似的變形與就位作用,故具有類似的岩石-構造組合;即一個造山帶必定由代表不同大地構造相的構造單元所組成。各類大地構造相的厘定主要是依據地層、沉積特點、岩漿活動、古地理古構造格局、變形樣式和變質程度等。大地構造相的分析不僅可以解釋碰撞造山帶中所展示的地質現象,而且能夠為已經失去或未能見到地質記錄提供補充。
許靖華(1991)提出時的含義:
大地構造相(tectonic facies)這一術語首先由瑞士籍華人地質學家許靖華(1991)正式提出,認為大地構造相是山脈形成的基本要素,其定義以地層學、古地理古構造框架、變形方式及變形程度為基礎。主要是在對阿爾卑斯造山帶系統研究的基礎上,認為:造山帶並非雜亂無序,是依一定形式或四維“藍圖”疊加構成的,其“藍圖”就是可推知的大地構造相。他提出碰撞造山帶主要由仰沖陸塊、俯衝陸塊和一個位於其間的大洋岩石圈的殘餘遺蹟三種大地構造相疊加組成,分別稱作雷特相(Raetide facies)、凱爾特相(Celtide facies)、阿爾曼相(Alemanide facies)。
Robertson(1994)的含義:
其後,Robertson(1994)則定義為:大地構造相具有一套岩石-構造組成,其特徵足以系統地確認造山帶地史時期的一定大地構造環境(如海山)。他強調大地構造環境作為大地構造相類劃分基礎,分出四種基本構造環境(離散、匯聚、碰撞、走滑),每種下分若干相,總計29種大地構造相。
李繼亮(1992)的含義:
國內,李繼亮在“碰撞造山帶的大地構造相”(1992)一文中,將大地構造相定義為:在相似環境中形成,經歷了相似的變形和就位作用,並具有類似的內部構造的岩石構造組合。他劃分出6大相類15個相。
殷鴻福、張克信(2004)通過造山帶地質填圖的實際套用,認為許靖華的大地構造相劃分較為粗略,操作較為困難,主要採用了Robertson的概念與劃分,並作了完善和補充。對造山帶地質填圖中大地構造相的套用提出了以下主要原則。
1)中比例尺1:250000地質填圖中,原則上可採納Robertson的劃分方案,但應具體造山帶具體對待,不可全盤照搬。
2)在劃分中,應以造山帶演化不同階段、不同部位出現的構造古地理單元和物質建造為主線,改造應予適當考慮。如擴張洋脊、弧前盆地、前陸盆地等大地構造相強調了構造古地理單元,但消減雜岩大地構造相則包含了物質的改造與重組。
3)時間演化是另一重要主線,要區分不同演化階段的大地構造相,如同是擴張洋脊的蛇綠岩岩片,突出的問題是何時形成的擴張洋脊,在地質填圖中要給予回答。在劃分中,應進行不同造山旋迴期離散、匯聚、碰撞和走滑等大地構造背景的鑑別,即一定的大地構造相出現在一定的大地構造背景中。
4)在劃分中,大地構造相要和非史密斯地層單位(岩片、超岩片等)劃分相匹配。
相關評價
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成礦大地構造背景組(葉天竺、潘桂堂等,2013年)研究以大地構造相作為大陸動力學研究的具體形式,使用的大地構造相含義,指大陸塊體經過離散、會聚、碰撞、造山等大陸動力學過程中形成的地質作用產物-地質建造和地質構造的現今表達。
在具體使用中,對大地構造相提出了三大相系、四大相、二十八相、四十六亞相的劃分方案,並明確了其鑑別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