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構造

岩石構造

岩石構造是指組成岩石的各部分(包括礦物集合體及玻璃質)間在排列方式、配置與充填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特徵。岩漿岩中常見的構造有:塊狀構造帶狀構造斑雜構造流紋構造枕狀構造、氣孔及杏仁構造、原生片麻構造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石構造
  • 外文名:rock fabric
  • 學科:地質學
  • 定義:岩石的各部分間在排列方式
  • 類別:塊狀構造、帶狀構造、斑雜構造
  • 有關術語:岩石
簡介,岩石,岩石構造相,

簡介

岩石構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礦物集合體之間、岩石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或礦物集合體與岩石其他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或指組成岩石的礦物集合體的形狀、大小和空間的相互關係及充填方式,即這些礦物集合體的組合的幾何學的特徵;或指岩石中不同礦物集合體之間或礦物集合體與其它組成部分之間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例如,岩漿岩中礦物顆粒之間的排列無一定方向,雜亂無章地凝結(congeal)在一起,形成塊狀構造,變質岩中也有這種構造;火成岩中片狀礦物以扁平的折離體、捕虜體平行排列形成的流面構造,柱狀礦物和折離體、捕虜體的延長方向呈定向排列形成流線構造。沉質岩中有層理構造、頁片狀構造。變質岩中有片理(schistosity)、片麻理構造和板狀構造。層理(bedding)、片理、板理和流面構造等合稱層狀構造(samdwich)。

岩石

地殼內所有礦物的集合體稱為岩石。岩石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即:岩漿岩、沉積岩及變質岩。由於地球內部高溫液態物質冷卻和結晶而形成的岩石稱為岩漿岩,也叫火成岩;由各種不同的沉積物所形成的岩石稱為沉積岩。由於岩漿中沉積岩在高溫或高壓影響下,地球內部產生劇烈變化的結果所生成的岩石稱為變質岩。
塊狀構造又稱均一構造。組成岩石的礦物在整個岩石中排列無一定次序、無一定方向,呈均勻狀分布的構造。岩石各部分在成分或結構上都是一致的,表現為均勻塊體狀。是岩漿岩中最常見,分布最廣的一種構造。
帶狀構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結構和不同成分的條帶大致平行排列呈現的一種構造。常表現為不同成分或深淺不同顏色的條帶相間組成。如在輝長岩中可以見到暗色礦物輝石和橄欖石與淺色礦物斜長石相間排列形成條帶。其成因,有人認為與岩漿分液作用有關,也有人認為是液體狀態的殘餘岩漿擠入正在凝結的其他成分岩漿體中而形成的。
斑雜構造是指岩石的不同部分在礦物成分或結構構造上差異很大,整個岩石看起來是不均一的一種構造。引起斑雜構造的原因很多,可由析離體和捕虜體形成,也可以由不均勻不徹底的同化混染作用及不均勻的交代作用形成。
流紋構造是指酸性噴出岩——流紋岩中最常見的構造。它是由不同顏色的條紋和拉長的氣孔等呈現出來的一種流動構造。形成於熔岩流動過程中。流紋構造不止流紋岩中有,在英安岩、粗面岩中也有。另外,在淺成、超淺成侵入體,次火山岩體邊緣和一些岩脈的兩側均能見到。

岩石構造相

相的概念在地質上首先套用於沉積學,即用沉積相或岩相來表示岩層形成時的沉積環境。構造相一詞最早由國外學者於 20世紀20年代提出,國內學者多把它譯作 大地構造相和構造岩相。岩石構造相這個概念,它有別於大地構造相和構造岩相,暫將它定義為首次固結成岩後的一套岩石或岩層(一定的岩石地層單元)在某一構造運動時期直至另一次構造運動發生之前,由構造動力作用所誘發的結構調整和組成變化等各種形跡的綜合,如岩石中出現的跟構造活動相關的的揉皺變形、破裂、風化—剝蝕面 、古岩溶面、古土壤層、水下沉積間斷面等。簡言之,岩石構造相就是岩石固結成岩後在不同時期所受構造作用的物質體現。岩石構造相的分期性,即按照構造運動的期次來確認和劃分岩石構造相,如對某套岩層或地層在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等各構造運動階段的構造作用所造成的形跡分別進行劃分和命名;構造相對岩石的改造或再造,即須是岩石在首次固結成岩之後構造作用在其中留下的形跡,岩石在形成過程中所受構造作用的形跡應歸入。岩石構造相與大地構造相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構造運動在先期形成的岩石或一套岩層中留下的痕跡或形跡特徵,而後者是指構造運動 (尤其是板塊活動)在某一大地構造單元(如沉積盆地)內沉積蓋層內所造成的變化特徵。應該說岩石構造相是構造活動小規模的特徵表露,而大地構造相是構造運動大尺度上的作用體現。岩石構造相與構造岩相的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沒有區分構造作用的對象是已經固結成岩,亦非限定於岩石地層單元內討論構造作用的形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