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圍村(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轄自然村)

大圍村(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轄自然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圍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位於大嶺山鎮中心區南,距大嶺山鎮政府約2千米,面積0.15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相鄰自然村有長安鎮宵邊村、官陂村、水簡嶺村。2015年末,大圍村戶籍人口為883人。

大圍村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屬東莞縣恩德鄉第九都。清末,屬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三區金桔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二區犀楊鄉,第三區(即寮步區)大沙大鄉楊屋小鄉,大嶺山人民公社楊屋生產大隊,大嶺山區楊屋鄉,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管理區,大嶺山鎮楊屋行政村。

2015年,大圍村集體經營行業涉及家具、電子、模具、塑膠、皮具等。是年,全村有工業企業60家,私人個體工商戶221家。村總收入658萬元,純收入607萬元,資產總額1483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圍村
  • 行政區劃代碼:441900118220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
  • 地理位置:大嶺山鎮中心區南
  • 面積:0.15 km
  • 電話區號:0769
  • 人口數量:883 人(2015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粵S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社會事業,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地名由來,世居村民,傳統民居,本地方言,當地風俗,風景名勝,地方特產,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大圍村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屬東莞縣恩德鄉第九都。
清末,屬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三區金桔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二區犀楊鄉,第三區(即寮步區)大沙大鄉楊屋小鄉,大嶺山人民公社楊屋生產大隊,大嶺山區楊屋鄉,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管理區,大嶺山鎮楊屋行政村。

行政區劃

大圍村為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楊屋村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1822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圍村,位於大嶺山鎮中心區南,距鎮政府約2千米,面積0.15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相鄰自然村有長安鎮宵邊村、官陂村、水簡嶺村。
楊屋村

自然災害

1996年,寒潮來襲,連續7天降霜,大圍村塘魚、蔬菜、香蕉、薯類損失嚴重。

人口

2015年末,大圍村戶籍人口883人,其中男445人,女438人。

經濟

大圍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莞草為主,兼種花生、番薯、木薯、蔬菜、荔枝、龍眼、烏欖、黃皮、大橘等。改革開放初期,村大力發展集體企業,有加工廠、磚瓦窯廠等。1992年後,隨工業化的深入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
2015年,大圍村集體經營行業涉及家具、電子、模具、塑膠、皮具等。是年,全村有工業企業60家,私人個體工商戶221家。村總收入658萬元,純收入607萬元,資產總額1483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 文體事業
大圍村內有籃球場1個,老人活動中心1所。
  • 基礎設施
1963年,楊屋生產大隊(含大圍村)砍伐100多棵大荔枝樹出售,集資架設高壓線及通往各生產隊的電線。1964年,大圍村通電;1996年,大圍村通自來水;1977年春,大旱,大圍村當年糧食減產10%。1979年,途經大圍村的寮宵(莞長)公路修復通車(泥路)。1999年,動工修建楊屋大道(含大圍村)門樓。20世紀90年代末,通電話,2000年初,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00年,通網際網路。

交通運輸

大圍村有國道G107、縣道楊朗路穿過村境。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大圍村因是楊屋村一帶立村最早、村民最多的村,故名“大圍”,曾用名“老圍”。

世居村民

大圍村世居村民有陳、何、姚、邱、謝等姓,以陳、何、姚、邱為主。陳姓先祖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從寮步石步村分遷楊屋定居。何姓先祖於南宋鹹淳八年(1272年),從廣東南雄珠璣巷遷至東莞茶山圓頭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遷至此地。姚姓先祖於清乾隆年間(1736一1795年),由南雄遷東莞金桔嶺,後遷楊屋村。邱姓先祖最早由河南遷廣東省博羅縣上南村,明洪武元年(1368年),再遷楊屋村。

傳統民居

大圍村內有廣府傳統民居230座,其中建於民國時期的青磚瓦房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部分完好,無人居住。

本地方言

大圍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大嶺山話。

當地風俗

大圍村每年清明節組織村民到虎門赤崗祭祖,每年春節時邀請舞獅隊到何氏大宗祠拜祭。

風景名勝

  • 古樹
大圍村內有三級古樹2棵,其中樹齡130年的荔枝樹1棵,樹齡150年的細葉榕樹1棵。
  • 何氏大宗祠
何氏大宗祠,建於明宣德元年(1426年),於明宣德九年(1434年)建成;清乾隆六年(1741年)重修;占地面積293平方米,分為前後兩進,中間有天井,前門左右為鼓台,分別有一根紅砂岩八角石柱,柱底為蓮花形紅砂岩石墩,組成疊式斗拱梁架,入門有兩扇屏風,左右各有小房,兩邊迴廊與後進相通。後進有一對八角紅砂岩石柱和一對夾木圓柱,四柱與雕花木料構成疊式斗拱梁架。前門、後殿梁脊均繪有花草圖案,兩端有鰲魚獅子。轆筒瓦面,綠色蹄形瓦口,檐下為雕花木板封口。代表性楹聯“力可制奔牛佐唐國而破叛臣氣蓋百千將帥,才堪同倚馬萃陽山而成秀士中傳十二相公”“系行廬江慶華尊之聯翩三鳳文名昭百代,派分仙井作梅關之保障七郎武烈播千秋”,書於明代,存何氏大宗祠。
大圍村(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轄自然村)
何氏大宗祠
  • 古井
大圍村內其他傳統建築有古井1口,鑿造於明代,井深20多米,井口呈四方形,井身圓形,泥土結構,井旁立有菩薩神碑。
大圍村(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轄自然村)
古井

地方特產

大圍村農產品有荔枝、龍眼、烏欖、黃皮、大橘等,傳統節慶食品有紅團、松糕、米餅等。

著名人物

何壽泉(1829年一?),清朝秀才,除教書育人、行醫濟世外,資助建大圍東400~500米長麻石路及麻石橋,修《楊屋何氏家譜》。
何啟康(1859年一?),名醫,因經常騎馬出診,傳聞附近村落的病人聽到他的馬蹄聲,則病癒三分。
何叔達(1909一1965年),民國時期,創立金桔鄉第二中心國民學校,任校長。
何嘉琪(1958年生),曾任東莞市委秘書長、市委常委、市政協副主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