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20世紀30年代初葉起,已經躋身於世界海軍強國之列的日本帝國海軍開始在太平洋地區向美、英挑戰。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1935年,倫敦海軍會議召開,日本提出軍備建設的平等要求,主張制定世界各國共同的最大限度的擁有量,以“保證相互安全”,但遭到其他國家的反對。1936年,日本拒絕在新的倫敦海軍條約上籤字,並宣布退出裁軍會議。1936年6月,日本修改國防方針,明確提出對美截擊戰略,即日本帝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對美作戰,開戰初期即須消滅美遠東海軍主力,摧毀或者奪取美海軍賴以活動的基地,再以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作為預定海上決戰戰場,截擊並殲滅由美國本土前來增援的美軍艦艇編隊。
日本海軍的判斷是:美國海軍依然堅持大艦巨炮主義,要奪取對美作戰的勝利,仍須靠戰列艦。但由於日本是一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資源匱乏的國家,日本在戰艦數量上根本不可能與工業基礎雄厚、資源豐富的美國競爭,更無法在戰艦的數量方面,同美國海軍抗衡。日本按照其明治時代以來“數量不足,質量彌補”的方針,確立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對方的數量優勢的發展戰略。日本海軍預計,美國海軍建造的戰列艦艦艇寬度由於巴拿馬條約的限制,將搭載406毫米(16英寸)口徑艦炮。而日本早在1916年就試製過460毫米口徑艦炮,1920年又製造過480毫米口徑火炮,在大口徑火炮製造上具有一定的經驗。在這種思想指導和現實鼓舞下,日本海軍開始準備建造搭載460毫米口徑主炮的超級戰列艦,並組建以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
建造沿革
建造計畫
1934年10月,日本海軍軍令部對海軍艦政本部正式下達了新式戰列艦的設計任務,要求裝備460毫米口徑主炮8門以上,155毫米口徑副炮12門(四座三聯裝),或者200毫米副炮8門(四座雙聯裝),最高航速30節以上,艦體防禦裝甲能夠承受自身主炮在20000-35000米距離上的打擊。新艦由艦政本部第四部福田啟二大佐負責整體設計,由平賀讓造船中將負責技術指導。
1935年3月10日至1936年7月20日,先後提出23個設計方案(A-140—A-140F5)。最初的A-140方案,新戰列艦正常排水量69500噸,長294米,主機輸出功率20萬軸馬力,最高航速31節,續航力8000海里/18節,新艦的3座3聯裝460毫米口徑主炮和英國納爾遜級戰列艦一樣,集中配置在前甲板。日本海軍最終採用了兩座三聯裝主炮塔配置在前甲板,1座三聯裝主炮塔配置在後甲板的設計。在新艦的各種設計方案中,動力裝置計畫要使用蒸汽輪機和柴油機並用的混合動力。由於日本海軍安裝了柴油機的大鯨號潛艇母艦故障率較高,最後放棄了這一計畫,在最終的A-140F5方案中只採用蒸汽輪機。
1937年,日本海軍制定了軍備補充計畫(即"03艦艇補充計畫",又稱03計畫),正式確定建造2艘A-140F5號方案大和級戰列艦,這就是“大和”號和“武藏”號(當時都未正式命名,只是被稱為1號艦和2號艦)。日本造船水平自明治維新以來不斷提高,到了昭和時代,日本已經成為世界造船大國之一,但是日本島國資源貧乏,科技實力與英美仍存在相當的差距,而且還處在戰爭條件下(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日本仍然不惜代價建造空前強大的戰列艦。日本耗費巨資為其造船工業增添大量新式設備,從德國購進了15000噸水壓機(一說16000噸)以及3台70噸酸性平爐,從而能夠製造出包括650毫米厚裝甲鋼板(大和號主炮炮塔使用)在內的大型鍛造件。並且特意將吳海軍工廠的船塢加深了1米。在大和號的整個建造過程中,日本人前後耗資1500億日元(戰後價格),平均每噸重量就需要200萬日元。
在製造主炮時,日本遇到的一個重大難題便是如何保證高膛壓條件下主炮炮身能具備足夠的強度。1920年試製的480毫米艦炮便是由於強度不足而在試射中報廢,460毫米艦炮在減裝藥的情況下勉強通過試射。為此,吳海軍工廠艦炮部採用了新的火炮自緊技術。通過內壓增強炮身的強度。用這樣的方法製造出來的炮身在試射中取得了成功,其身管壽命達200-250發。
建造過程
1937年8月12日,發布建造訓令。1937年11月4日,1號艦開始在吳海軍工廠動工建造。
1939年5月-10月,鍋爐安裝完畢,9月-11月,主機安裝完畢。
1940年7月15日,1號艦被命名為“大和”。
(1905年頒布的《日本海軍艦艇命名辦法》規定:戰列艦應以古國名(“國”是古日本地方行政單位)命名。“大和”的正式稱呼是“軍艦大和”,艦名“大和”的由來是以古代日本畿內五國(現稱為近畿地區)之一的大和國(現稱為奈良縣)來命名。)
1940年8月8日,大和號下水。建造中的大和為了保密,造船廠執行著嚴謹的機密管制,在能俯視造船廠的地方都加上圍板。大和號下水後開始舾裝工程。
1941年7月,該艦主炮已經安裝完畢。1941年9月5日,舾裝委員長宮裡秀德大佐(海兵40期)就任。1941年10月16日,大和號開始試航。1941年10月22日,在宿毛灣以153553軸馬力的主機輸出功率達到了27.46節的航行速度,試航獲得成功。1941年11月1日,大和號首任艦長高柳儀八海軍大佐(海兵41期)到任。1941年11月29日,開始在德山灣進行公試12月7日結束。
1941年12月7日,大和號進行了首次主炮射擊(主炮開火的聲音可以被海邊城市裡的居民聽到)。同時,一支以6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日本艦隊正在向美國夏威夷進發,在12月8日凌晨(當地時間為12月7日),這6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艦載機偷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在這一天,大和號試航結束。
服役歷程
歷程
1941年12月16日,大和號戰列艦正式竣工服役,艦籍歸屬吳鎮守府,編入日本聯合艦隊。
1941年12月21日,大和號前往柱島錨地進行警戒,訓練。
1942年2月12日,大和號接替長門號戰列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旗艦。
1942年至1944年,大和號大部分時間都在訓練、支援和執行運輸任務。
1945年4月7日凌晨,美國潛艇在九州島西南海面發現了以“大和”號為旗艦的第2艦隊10艘軍艦,並在東海洋面遭到美軍艦載機攻擊,被命中魚雷10枚,炸彈24枚,於14時23分大幅左傾,前部彈藥庫殉爆沉沒,第2艦隊司令官伊藤整一中將,艦長有賀幸作大佐以下2498名陣亡倖存者僅269人。大和號戰列艦沉沒位置在北緯30度43分、東經128度04分,即
長崎縣男女群島女島南方176千米,在水深345米的地方。
1945年4月7日,大和號正式註銷船籍。
艦長 | 時間 |
宮裡秀德 | 1941年9月5日~(艤裝委員長) |
高柳儀八 | 1941年11月1日~ |
松田千秋 | 1942年12月17日~1995年11月6日 |
大野竹二 | 1943年9月7日~ |
森下信衛 | 1944年1月25日~ |
有賀幸作 | 1944年11月25日~1945年4月7日 |
艦員編制
大和號建成時編制艦員總數2300名,其中準士官以上150名,下士官及水兵2150名,分為炮術、航海、通信、內務、機關、飛行、醫務、主計(財務)等八個科,各科主官分別為通信長、航海長、內務長、飛行長、機關長、軍醫長、主計長。每科下轄一個或幾個分隊,設有大尉分隊長一名、少尉分隊士數名;分隊之下為班,一班通常為15人,班長為上等兵曹。編制改定前大和級共有20個分隊,大和號臨終時設有22個分隊,高炮分隊是大和在雷伊泰灣大海戰後才增設的。艦上的最高指揮官是大佐銜艦長,戰鬥時,艦長在晝戰艦橋或夜戰艦橋上指揮戰鬥,大佐銜副艦長則在防護嚴密的司令塔內襄助之,主要負責損管防禦指揮。炮術科首腦為炮術長。一至三號主炮塔分別配有第1-3分隊,各炮塔設有炮塔長,以及火炮操作員、彈藥庫操作員等。炮術長之下為負責副炮的副炮術長和負責高炮的高炮長,1-3號主炮塔分配有第1-3分隊,前後副炮塔設有第4和第10分隊,高炮設有第5,6分隊(左右舷127毫米炮)和第7,8分隊(左右舷25毫米炮),第9分隊負責主炮射擊管制和火控數據計算,第11分隊負責測距,探照燈照射,航跡測定等,第12分隊為通信科,第13分隊為航海科(操舵,航海,信號,雷達,水音偵聽);第14分隊為運用分隊,第15分隊為工作分隊,均屬於內務科;第16分隊負責電機,第17分隊負責輔機(含損管、消防),第18分隊屬於飛行科,機關科包括第19(機械)、第20(鍋爐)分隊,分為四個分掌區,每區負責3台鍋爐和一台主機。醫務科為第21分隊。主計科為第22分隊,負責掌管艦上一切經費開支,薪金髮放,被服、軍需品、糧食及酒保品補給,以及烹飪、理髮、洗衣等庶務。
技術特點
艦型結構
艦型
大和號戰列艦的艦體長寬比為6.76:1,為主炮射擊提供了穩定的平台並儘可能縮短了重裝甲覆蓋的面積。艦首的最大特點是呈球形,這種球狀艦首處於水線下約3米的地方(借鑑1935年法國建造的8萬噸級高速郵輪“諾曼第”號)因採用了這種新穎的艦首,水線處約減少3米的長度,排水量節省30噸左右,採用球鼻艏配合船體良好的線形設計,使艦體的減阻性能十分優良,以15萬匹馬力的主機功率使航速超過27節,經過試航證明這種艦首具有明顯的優越性。球狀艦首內裝有水下聽音器,與當前的艦首聲吶頗有些相似之處。大和號設計獨特的操舵機構使其龐大的船體迴旋性能並不顯得笨重。艦艉露天甲板之下有容納艦載機的機庫與艦載小艇的舷側隧道狀艇庫。
大和號設計上特色之一還有其最上甲板從2號主炮塔基座、107號肋骨的位置起向下彎曲,形成一個斜坡,從正面看去時尤其明顯。稱之為“大和坂”,究其原因是出於艦身輕量化和降低艦身前部重心的考慮。
全艦重量分配如下:船殼20212噸,裝甲21266噸,防禦板1629噸,武器系統11611噸,主機設備5300噸,舾裝1756噸,固定設備417噸,非固定設備641噸,魚雷75噸(據認為大和攜帶6-10條610毫米直徑魚雷,但該艦沒有魚雷發射管,6-10條魚雷也沒有75噸重),導航,光學設備95噸,電力設備1108噸,飛機111噸,鍋爐水297噸,預備食用水212噸,重油4210噸,潤滑油61噸,輕質油48噸,合計重量69100噸(正常排水量)。
艦橋
大和號從設計段階就開始考慮如何完善
司令部施設,特色的塔狀艦橋高達45米,大和號有2個艦橋,在煙囪之前的艦橋,是全艦的戰鬥指揮中樞。大和號一改大型戰鬥艦艇艦橋過大的情況,完全從海戰實際出發,顯得十分簡潔。艦橋側面積310平方米,正面面積卻只有159平方米,僅相當於側面積的一半,其迎風阻力自然也就比較小;採取二重筒狀結構,內筒中裝有各種線路和管道,內外簡之間的夾層里設有各種專用小室,外筒周圍則設有與指揮、探測有關的裝置。為減少衝擊波的影響,艦橋外面開口少,封閉而整潔。大和號的艦橋高達45米(從龍骨處算起),宛如一座高塔,在其頂部裝有主炮觀測所,內置98式方位盤,上裝潛望鏡式望遠鏡,下有15米測距儀。
主炮射擊指揮所下是防空指揮所,在頂部露天甲板上的防護轉板四周裝有多部高色雙筒望遠鏡。防空指揮所下是晝間戰鬥艦橋,也稱第一艦橋。其前面與側面有調風板和防護裝置。通常,艦隊司令長官及其司令部、艦長等指揮參謀人員在此指揮戰鬥。下一層是作戰室、艦長休息室。以下依次是上部觀察所、羅經室(即夜戰指揮所)、下部觀察所(第二海圖室)和司令塔(實際是個通信用通道,即通信筒)等。
煙囪之後是後艦橋,是預備戰鬥指揮所。火炮實施前後分火射擊時,它也起後指揮所的作用。大和號採用單煙囪,各鍋爐的煙道均曲折向後,與煙囪的某一部分相接。煙囪也儘量向後傾斜,以避免排煙影響艦橋工作。 為保證艦體煙囪開口部的安全,在開口部裝設一種蜂窩狀板,厚380毫米,上面有直徑180毫米的許多小孔。有孔面積是無孔面積的55%,另外在煙囪前面的傾斜部及側面裝有50毫米厚的防護甲板,煙囪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防護
大和號是是整個戰列艦史上最厚重的一艘。不僅如此,該艦的裝甲帶還具有良好的防彈外形,其舷側410毫米裝甲呈20度傾角(向內側傾斜),舷側裝甲傾角在最後一代戰列艦中是最大的,大和號中甲板邊緣處的230毫米裝甲也帶有7度的傾角,大大提高了大和號裝甲的抗彈性。
按照設計要求,裝甲應能夠承受自身460毫米主炮在20000-30000米距離上的打擊,中甲板還能抵禦從3900米高度投下的800千克重航空炸彈。為實現上述要求,一共安裝了22895噸裝甲和防禦板,占全艦正常排水量的33%。
該艦的彈藥艙、主機、鍋爐艙等要害部位被集中布置在戰艦中部用厚重裝甲帶保護的防禦區劃內(從前主炮前端一直延伸到後主炮後端的位置)。防禦區劃的舷側裝甲從戰艦舯部水線處一直延伸至戰艦底部,其上端水線處的主裝甲帶厚度達410毫米(採用VH裝甲鋼,即維氏硬化鋼),主裝甲帶以下的舷側列板的厚度為75-200毫米(由上至下遞減)。防禦區劃頂部的裝甲敷設在戰艦的中甲板處,厚度為200-230毫米(採用加入鉬的均質鎳鎘合金鋼)。防禦區劃的前後兩端則由270-350毫米厚的裝甲橫隔壁防護。
主防禦區劃以外的舵機艙也敷設了厚甲,其主副舵機艙頂部裝甲均為200毫米,艙壁裝甲主舵機艙厚350-360毫米,副舵機艙厚250-300毫米。作為操舵室和重要的通信管道,位於大和號艦橋處的司令塔也是一個重點防護區域。其側壁及頂部裝甲厚達500毫米,而從司令塔向下延伸至主防禦區劃的通信線路則被300毫米厚的重裝甲保護著。
主炮炮塔是全艦防護最為堅固的地方,其炮塔正面裝甲厚達650毫米(45度傾角),側面250毫米,後部190毫米,而頂部裝甲則為270毫米。當時歐美在設計戰列艦主炮炮塔裝甲時,總是將側面和後部的裝甲設計的比頂部厚很多,而大和號卻恰恰相反,其原因除了當時日本人對遠程炮戰中大角度落彈的警惕外,恐怕也和大和號建造過程中,海軍航空制勝論者施加的壓力不無關係。
主炮底座的前部,側部裝甲厚度均為560毫米,後部裝甲則為380-440毫米。為了加強大和號主炮彈藥庫的防護,日本人還在其主炮前的主甲板處敷設了35-50毫米厚的合金銅護板(可抵禦敵方俯衝轟炸機投下的250千克炸彈)。
為了減輕重量,以保證炮塔的轉動速度,副炮的防禦設計得較為薄弱,其炮塔裝甲為25毫米,僅能防禦彈片和近失彈殺傷。副炮的炮塔底座採用75毫米厚的合金銅裝甲來保護通向彈藥庫的通道。2座被安裝在位於艦體中心線的防禦能力薄弱的副炮塔與主炮塔相鄰,彈藥庫距離過近,一旦中彈損害容易波及主炮彈藥庫,是個顯而易見的缺陷,為此後來還專門強化了防護措施。
大和號煙囪的下部設有50毫米的裝甲,而在位於中甲板的煙囪開口處則裝了一塊非常獨特的“蜂窩”裝甲板,其厚度達380毫米,板面上布滿直徑180毫米的小孔。這樣既可以保證排煙順暢,又使這一區域的得了有效的保護。
在水下防護能力方面,大和被要求能夠承受400千克TNT的爆炸當量(美國最後一代戰列艦要求能抗擊300千克TNT的打擊,德國的
俾斯麥級戰列艦要求抗擊250千克TNT),而在命中2-3發魚雷的情況下不能影響戰鬥力,為了防水雷,艦底採用3層底。同時為了提高抗沉性,全艦被劃分出了1147個水密隔艙。但作為一艘以炮戰為主要任務,強調集中防禦的戰列艦,水下防護系統總長只占戰艦全長的40%,這對其防禦魚雷打擊顯然是不利。
防護裝甲 |
主裝甲帶 | 中甲板以下 | 410毫米(硬化層135毫米) |
外傾角 | 20° |
甲板 | 上甲板 | 35~55毫米 |
中甲板 | 200毫米 |
炮塔 | 前 | 650毫米 |
側面 | 250毫米 |
頂 | 270毫米 |
炮座 | 560毫米 |
底 | 250毫米 |
彈藥艙壁 | 頂 | 270毫米 |
底 | 50~80毫米 |
傾角 | 25° |
機艙、鍋爐艙 | 頂 | 200毫米 |
到艦底 | 75~90毫米 |
傾角 | 14° |
艙室
大和號的司令長官套房一反過去戰列艦設在艦尾的傳統,改設在上甲板右舷中央部附近。自艦首向艦尾依次為長官室(辦公室)、長官公室(會議室兼長官餐室)、長官私室(臥室)、浴室及廁所。在這套房間前方為艦隊參謀長的套房,也包括辦公室、臥室和浴室。聯合艦隊參謀長以及艦隊幕僚的住艙則設在左舷對應位置、以及艦橋下部前後的中甲板上。長官套房的入口在長官公室前部,內有長方形會議桌兼餐桌一張,每側各有椅子七把,兩端分別為長官及參謀長座位。長官座位右後方有門通往長官室,內有寫字檯及寫字椅一套,六人小沙發及茶几一套,三人長沙發一個,書櫃一個。長官室有門通往隔壁的廊室,其內有長官餐具室,記憶體24人用銀餐具2套、高級“美濃燒”瓷餐具3套、和式及洋式茶具各1套,酒具及咖啡具各2套。這裡還存有配給長官的洋酒、茶葉、餅乾、朱古力、香菸和罐頭等食品。長官公室反方向為長官私室,內有單人床、寫字檯、長沙發、書櫥、衣櫃、保險柜,各處都安有電話、空調,鋪著銀灰色的羊毛地毯,艙壁為咖啡色的麻栗木護板,非常豪華。長官私室另有一門,進門為一小走廊,左手為設有淋浴和浴缸的浴室,右手為廁所,前方則通往副官室和長官寢具室。
大和號連普通士兵都配有專用的臥鋪(士兵總數的三分之一,其餘士兵仍住吊床)。以滿員2500人計算,其人均居住面積達3.2平方米,與之相比,長門級只有2.6平方米,驅逐艦更是只有1平方米左右。大和級的兵員居住區大多設定在艦體前方,住艙為白色,設有三層臥鋪,長1.8米、寬0.75米;軍官則是雙層臥鋪,兩人或四人一室。
艦隊幕僚軍官住在中部左舷,一人一間,房間內設有單人床、寫字檯、衣櫃和摺疊式洗面台。從房間的整潔度可以看出各位參謀的性格,例如制訂奇襲珍珠港計畫的聯合艦隊首席參謀“甘地”黑島龜人,其房間內就是永遠焚著薰香,地上到處散落紙片,菸灰缸里是堆成小山的“朝日”香菸菸頭。大和號上生活設施完備,居住舒適;而且自日美開戰以後幾乎都停泊在特魯克,足不出戶、不上戰場,生活悠閒愜意,難怪會被其他軍艦官兵揶揄為“大和旅館”。
動力系統
大和號戰列艦安裝4座蒸汽輪機,蒸汽壓力25千克/平方厘米,蒸汽溫度325度,最高輸出功率153553軸馬力,最高速27.46節(試航狀態),最大續航力7200海里/16節(最大重油裝載量6300噸)。大和號還裝有8座發電機,總功率為4800千瓦。大和號動力系統的效率甚至都比不上日本翔鶴級航空母艦採用的主機。但該艦達到了設計所要求的速度。
艦載武器
主炮
大和號戰列艦以其巨型主炮聞名於世。主炮為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3聯裝主炮塔三座,兩座三聯裝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聯裝炮塔配置在後甲板。當時日海軍對主炮口徑保密,稱為九四式身長45倍口徑的400毫米炮,實際是460毫米。炮身重165噸,一座炮塔內三門火炮總重為1720噸,加上炮塔裝甲(790噸)和彈藥的重量,單座炮塔的旋迴部的重量總重為2774噸(有些資料稱大和炮塔重2510噸,系未計算彈藥時的重量),相當於日海軍秋月級驅逐艦的排水量。每發炮彈重1.5噸。炮塔後部裝有93式15米基線測距儀(裝有電羅經,航行時可保持穩定),炮塔兩側前面及頂部前面均裝有潛望鏡式瞄準鏡。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火炮裝填炮彈時,固定在+3度,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迴一周3分鐘。發射速度2分鐘三個齊射,1.8發/每分;炮彈基數每門炮100發,每發炮彈重1.5噸,每發炮彈裝藥量330千克。揚彈速度每發6秒,裝彈機械化。
該炮由吳海軍工廠艦炮部負責研製。9門主炮若指向一舷齊射,其后座力達8000噸,發射時衝擊波也很強,日艦船設計部門為減小衝擊波的影響煞費苦心,在後主炮前邊的擋風板之後集中設定升降、通風口,這樣既可使後主炮前的甲板顯得光淨簡潔,又可利用通風筒來減少主炮衝擊波的影響。由於希望縮短建造時間及提高工作效率,在建造期間使用了模組作業並取得成功。而建造大和型時使用的技術及生產管理,成為戰後的日本工業基礎參考。
大和號的460毫米火炮配有三種炮彈,分別為91式460毫米穿甲彈,三式對空彈和高爆彈。91式穿甲彈彈重1460千克(內置炸藥33.85千克),發射時膛壓32千克/平方毫米,炮口初速785米/秒,最大射程42,050米(45度仰角),需飛行90秒。主炮仰角40度時射程40700米,30度時35826米,20度時27916米,10度時16843米。3式對空彈和高爆彈重量均為1360千克,炮口初速也均為805米/秒,前者用於對空射擊,最大射高為11900米,後者裝填有59.5千克炸藥,主要用於打擊無裝甲目標和執行岸轟任務。大和號每門主炮配有120發炮彈,其中100發為穿甲彈。94式主炮的發射速度較低,為1.8發/分鐘。
3聯裝主炮齊射後發射出去的炮彈在飛行中往往會互相干擾而影響射擊精度。以往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便是讓中間那門火炮與邊上的2門交替發射,而大和號在主炮上裝了一種火炮發射延遲裝置,使中間那門炮的發射時間比邊上2門延遲3/1000秒至5/1000秒,從而保證3門主炮能夠同時射擊。
大和號裝備的94式460毫米口徑主炮是歷史上威力最大的艦炮,與“依阿華”級戰列艦配備的MK7式406毫米口徑50倍徑艦炮相比,94式460毫米艦炮在穿甲彈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處於優勢地位。大和號主炮無疑要比“依阿華”主炮有著更強的裝甲穿透力。戰後美國發表的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單純從數據來看,這種優勢似乎並不明顯,但如果考慮到雙方的裝甲防護水平,大和號在20000-30000米距離上(這是戰列艦一般採用的遠程炮戰距離)已經可以貫穿“依阿華”級戰列艦的主裝甲帶(也可以擊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戰列艦的主裝甲帶),而“依阿華”級的主炮卻還難以做到這一點。有認為大和號的460毫米炮精度較差,射速也比MK7低,因而懷疑94式炮的實戰效能。關於大和號的主炮火炮精度,由於大和號實戰經驗少,並未有發現過證明其精度較差的可靠證據。而就“大和”的94式主炮本身來說,其身管壽命200~250發,而火炮膛壓小得多的衣阿華級的Mk7型主炮身管壽命也只有 290~350發,這說明94式的身管強度並不差。另外還有一個影響戰列艦火炮射擊的問題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在波濤洶湧的海上,戰列艦艦體的穩定性實際對主炮射擊精度影響非常大,而艦體粗短的“大和”無疑比艦體細長的衣阿華級擁有著更好的縱向穩定性。
副炮
大和號的副炮採用從
最上級重巡洋艦改裝時拆下來的60倍徑155毫米口徑艦炮12門(四座三聯裝),炮塔重150噸,設有25毫米裝甲板。最大射程(45度仰角)27400米,最大射高12600米(也可以用於對空射擊),射速5-7發/分,每門炮備彈150發,採用基線8米的測距儀。該副炮的配置頗有特色,4座炮塔分別設在上層結構的前後及艦上層建築的兩舷。(這兩座後來被拆除,以騰出空間來安裝高射炮)。這種配置可保證大和號的全部4座副炮炮塔中的3座可以同時指向一舷,而大多數戰列艦隻能保證一半副炮同時指向一舷。
武器系統 |
艦炮 | 數量 | 配置 |
460毫米/45倍口徑主炮 | 9門 | 3聯裝3座 |
155毫米炮 | 6門 | 3聯裝2座(改裝中拆除了兩座) |
127毫米炮 | 24門 | 雙聯裝12座(改裝中增加了6座) |
25毫米炮 | 156門 | 3聯裝45座、單裝21座 |
13.2毫米機槍 | 4挺 | 雙聯裝2座 |
水上飛機
一共搭載有零式雙座水上觀測機和零式三座水上偵察機總計7架。
三菱F1A2零式雙翼水上觀測機,最大速度:370千米/3440米;自重1928千克;最大航程:740千米;武備:7.7毫米機槍×3,60千克炸彈×2;翼展11米,全長9.5米。
愛知E13A1零式三座水上偵察機,最大速度:376千米/2180米;自重2642千克;最大航程:2090千米(有資料為1644千米);武備:7.7毫米機槍×1(後部旋轉式),60千克炸彈×4;翼展14.5米,全長11.49米。這兩種飛機的主要任務是為戰列艦提供偵察,以及在炮戰中觀察炮彈的落點。
艦電系統
大和號戰列艦在建成時沒有裝備雷達,後來先後裝備了3種雷達。
21號電波探信儀(對空雷達),1943年9月被安裝在大和號艦橋頂端的15米主炮測距上,其雷達波長1.5米,功率25-30千瓦,可探測120千米處的機群,70千米處的的單機。角度誤差大。22號對海電波探信儀(對海雷達),雷達長10厘米,屬超短波對海雷達,磁控電子管,功率2千瓦,探測戰列艦35千米(距離誤差±700米),對巡洋艦20千米,對驅逐艦17千米,角度誤差±5度。該雷達於1944年1-4月安裝於大和號的艦橋兩側。
13號電波探信儀(對空雷達),1944年1-4月安裝於大和號的後桅,功率10千瓦,可在100千米發現機群,50千米發現單機,距離誤差±2-3千米,角度誤差±10度。這型雷達比22號在性能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尺寸也要的小的多。
E27型逆探,可接受300千米以外目標發出的雷達波。
整體來說,日本海軍的雷達在性能上要比美國的同類產品落後,而且日本艦艇也沒有火控雷達,因而使大和號的夜戰能力低於美國戰列艦。
艦載設備
艦艇
1942年時搭載有17米艦載魚雷艇型內火艇1艘,15米掌管交通艇1艘,將校用11米摩托艇1艘,軍官及水兵用12米汽艇4艘,8米汽艇、9米划艇、6米划艇各1艘,合計10艘。為了避免主炮爆風損壞艦載艇,在機庫外設有短艇格納架(金屬架,上包棕毛和皮革),兩艘6米和9米划艇分別疊放於兩艘12米內火艇之上。格納庫出口處設有巨大的防護門,平時關閉。隨著艦上防空火力陸續增強,艦員由2500人增至3000人,居住設施緊張,因此將大半部艇庫改為居住區。到戰爭後期,大和級通常只搭載11米摩托艇和12米汽艇各兩艘。
搭載的17米艦載魚雷艇型內火艇是根據1913年從英國購入的金剛號戰列巡洋艦搭載艇仿造的,排水量21噸,150馬力柴油機,速度10.54節,最多可搭載成員100人,舷側甲板還可搭載魚雷或深水炸彈,首部甲板可安裝一挺0.303英寸機槍。日本海軍對其相當滿意,此後40多年裡一直沒有改動過艇型。一些小型地方造船社在承接17米內火艇建造任務後,對其古舊艇型提出疑問,並提出改進意見(如加裝減搖的舭龍骨,以改善港外航行條件),但海軍對此的態度莫名保守,拒絕作出任何改動,被時人譏諷為“海軍七大不思議之一”。15米內火艇(長官交通艇),寬3米,排水量12噸,航速13.5節,可搭載45人。
其他
大和號艦尾起重機由石川島造船所起重機部製作。使用半徑8~20米,迴旋角300°。使用220v交流電驅動,安裝40馬力起重馬達和25馬力迴旋馬達各一台。彈射器2座。
改裝升級
大和竣工時(1941年12月)艦體中央部構造 | | 初建狀態。 |
大和1943年7月改裝後艦橋中央部構造 | | 第一艦橋附近加裝了2號1型電波探信儀(21型電探,即對空警戒雷達);22型對海電探;E27型雷達信號探測器(接收敵艦雷達發出的偵測電波,以提前預警);對空觀測所加裝18cm望遠鏡;第二艦橋後部露天平台延長了3米,把作戰室甲板上取消的信號觀測所移到了這裡;兩舷副炮前後加裝25毫米三聯裝機關炮。 |
大和1944年2月25日~3月18日改裝後艦橋中部形態 | | 後主桅桿上安裝13號電探;拆除了兩舷的155毫米副炮,加裝“八九式40口徑”127毫米高炮,“九六”式25毫米機關炮,4.5米高炮測距儀(淡藍色),兵員待機室。 |
大和1945年4月對空火力增設狀況 | | 艦橋中部各戰位95式2米測距儀同25毫米機關炮管制。 |
性能數據
艦體參數 |
---|
艦長 | 263米 |
---|
艦寬 | 38.9米 |
---|
型深 | 18.915米 |
---|
吃水線長 | 256米 |
---|
吃水線寬 | 36.9米 |
---|
垂線長 | 244米 |
---|
吃水深度 | 10.86米(滿載) 10.4米(試航) |
---|
標準排水量 | 64000噸 69100噸(試航) |
---|
滿載排水量 | 72808噸 |
---|
航速 | 27節 |
---|
續航力 | 7200海里/16節 |
---|
艦員編制 | 總數2300名,其中準士官以上150名,下士官及水兵2150名 |
---|
裝甲防護 | 總重22895噸 |
---|
傳動 | 4軸 |
---|
動力系統 | 12台鍋爐,4台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153000馬力(倒車45000馬力) 推重比2.1馬力/噸,儲油量6400噸 |
---|
服役動態
1942-1943年
1942年5月29日,從柱島出擊參加中途島作戰6月14日返回。
1942年6月,大和號作為聯合艦隊旗艦參加了
中途島海戰出師受挫,戰列艦艦隊和航空母艦艦隊分開使用,而大和號未參加戰鬥。6月14日,回到柱島錨地。
1942年8月5日,大和號編入聯合艦隊第一戰隊。
1942年8月17日,大和號從柱島出港,任務是支援對
索羅門群島方面作戰。但在8月28日,到達
特魯克群島後,只呆在港里很少出戰。
1942年12月17日,二代艦長松田千秋大佐就任。
1943年5月8日,大和號離開特魯克向本土返航。1943年5月13日,抵達柱島。1943年5月21日,進入吳工廠船塢進行修理,5月30日出塢。1943年7月12日,進入吳工廠船塢進行整備,加裝了25毫米高炮和21號對空警戒雷達。1943年7月17日出塢。1943年8月16日,從吳港出發前往特魯克8月23日到達。其後一被指派去向一些島嶼上的日軍運送物資和補充兵員。
1943年9月7日,三代艦長大野竹二大佐就任。1943年12月12日,由特魯克向本土返航,12月17日抵達橫須賀。
1943年12月20日,大和號由橫須賀出發,25日抵達特魯克在該島北部遭到美軍潛艇雷擊,一枚魚雷擊中右舷輪機艙後方,造成進水人員裝備無損失。
1943年12月25日,大和號在特魯克附近遭到美國潛艇的魚雷攻擊,戰艦右舷第165號肋骨(第3號主炮塔附近)被一發魚雷命中,由於爆炸的衝擊導致船舷支持裝甲板的弧形構造則插穿防禦彈片的水密艙縱向隔壁,機械室及火藥庫進水,進水約3000噸。受損後的大和號加速撤離了這一海域。
1944年
1944年1月16日,大和號再次回到吳港入塢修理,出於防雷的考慮,在其舷側水線以下的防水區域內增設了一層呈45度傾角,厚6毫米的鋼板。同時進行改裝提高防空能力,戰列艦舷側的2座155毫米炮塔被拆除,加裝6座127毫米雙聯裝高炮,25毫米高炮數則增至98門。同時艦上還裝上了22號對海警戒雷達和13號對空警戒雷達。
1944年4月10日,大和號修理及改裝工程結束。1944年1月10日,由特魯克向內地返航1月16日抵達吳港。
1944年1月25日,四代艦長森下信衛大佐就任。1944年2月25日,編入第二艦隊第一戰隊,進入吳工廠船塢修復損傷進行改裝。1944年3月18日,撤去兩舷155毫米副炮加裝高射炮,機關炮。1944年4月21日,搭載補給物資由吳港出發,4月26日抵達馬尼拉。1944年5月1日,由馬尼拉出發抵達林加錨地,進行訓練。
1944年5月11日,由林加錨地出發5月14日抵達塔威塔威。1944年6月11日,由塔威塔威出擊,參加馬里亞納海戰,6月22日返回中城灣。1944年6月23日,由中城灣返航本土24日晚抵達柱島錨地28日返回吳港進行整備加裝15座25毫米機關炮以及22號電探,7月8日搭載陸軍部隊由吳港出發,途經中城灣於7月16日抵達林加錨地,進行訓練。1944年10月18日,由林加錨地出發10月20日抵達汶萊。
1944年9-10月,美國開始實施菲律賓戰役,1944年10月22日,大和號作為栗田艦隊的核心,包括武藏等5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的第二艦隊,由汶萊出擊,執行捷號作戰計畫,參加雷伊泰灣海戰。
1944年10月23日,大和號在巴拉望水道接替沉沒的愛宕,擔任第二艦隊旗艦。1944年10月24日,進入萊特島東北的錫布延海遭到美國海軍第3艦隊航母艦載機的猛烈空襲。在戰鬥中大和號在前甲板被美機投中一顆炸彈,左舷錨鎖庫中彈艦體破損,大量進水。
1944年10月25日晨,在薩馬島附近,第二艦隊發現美軍護航航母編隊(第7艦隊的護航航空母艦),並展開炮戰。中午時分,大和號放棄開始回撤。
1944年10月26日,大和號在返航途中於錫布延海再遭美軍空襲中,被兩枚航空炸彈命擊中,整個戰役期間全艦陣亡29人負傷55人。1944年10月28日,返回汶萊進行燃料補給。
1944年11月15日,第一戰隊解散,轉由第二艦隊直轄。1944年11月18日,由汶萊出發向本土返航24日抵達吳港入塢修理改裝。1944年11月24日,大和號返回日本本土吳港。
1944年11月25日,五代艦長有賀幸作大佐就任。
1945年
1945年1月1日,編入第2艦隊第1戰隊。1945年2月10日,編入第2艦隊第一航空戰隊。
1945年3月19日,吳港受到美軍艦載機空襲,大和號沒有太大損傷。1945年3月26日,美軍開始實施沖繩島登入戰。日本出動大量自殺飛機攻擊美國艦隊同時,企圖出動包括大和號在內的水面艦艇艦隊支援沖繩日軍的作戰。4月5日,軍令部正式下達了命令大和號自殺性出擊作戰的“天一號作戰”命令,1945年4月6日,以“大和”號為旗艦的第2艦隊10艘軍艦(還有1艘巡洋艦及8艘驅逐艦)在伊藤整一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從瀨戶內海西部的德山錨地起航。
1945年4月7日12時31分,美國海軍58特混編隊發出的第一個攻擊波,集中攻擊大和號左舷,有4枚炸彈落到了第3號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千克炸彈穿透了後部主甲板爆炸,將戰艦後部的155毫米副炮和預備射擊指揮所炸毀。12時43分,左舷前部被1發魚雷命中,航速降至22節。13時37分,艦體左舷中部被3條魚雷命中(分別命中143、124、131號肋骨),使其艦體左傾達7-8度。幾乎與此同時,由於一枚450千克重的航空炸彈炸毀了排水閥門,使該艦無法進行排水作業,艦長下令向右舷艙室對稱注水以恢復艦體平衡,航速降至18節。13時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使左傾增加到15-16度,這使該艦的大口徑高炮無法使用。14時01分,美機3顆航空炸彈擊中左舷中部。14時07分,一條魚雷還擊中右舷150號船肋。14時12分,大和號左舷中部和後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艦體傾斜達16-18度。由於右舷注排水區已經注滿水,只能繼續往機械室、休息室和鍋爐艙里注水。14時15分,左舷再中1雷,航速漸漸減至7節,艦長被迫發出了棄艦令。14時23分,主炮彈藥庫發生爆炸,全艦2498名官兵(連同司令部人員共有2767人)中僅有269人獲救(另有7名司令部人員獲救),其沉沒地點在日本九州島南西,德之島西北,東經128度04分,北緯30度43分。
總體評價
大和號戰列艦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過的最大戰列艦。但是,由於日本海軍的戰列艦用兵思路存在致命缺陷,致使大和號在建成後始終處於一種作用不明的曖昧狀態,以至於被當成聯合艦隊的水上豪華飯店使用。對實力不足的日本國力和日本海軍兵力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浪費。日本海軍對於大和級的使用思路和用兵方略是按照一種“理想化”的模式來安排的,也就是說,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按照原有的“漸減迎擊”戰略,面對占有優勢的美國海軍兵力,大和級在西
太平洋固守待命,等日本海軍使用多種手段將來襲的美國主力艦隊逐漸削弱後,再在靠近日本近海的大決戰中出動大和級,將殘破的美艦隊一舉擊破。這是一種守勢戰略。然而一旦這個固定模式被打破,大和級就無用武之地。
大和號戰列艦威力雖大,但生不逢時,恰逢戰列艦的主力艦地位開始被航空母艦所取代的時代,並且日本海軍將其當作最後決戰的王牌未經許可聯合艦隊不能動用而很少出戰,導致大和號錯過了最佳時期,缺乏戰鬥經驗,也為後來的作戰埋下隱患。大和號戰列艦的沉沒宣告了日本海軍的覆滅,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結束。
大和號戰列艦3座三聯裝460毫米口徑的主炮可以擊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戰列艦的主裝甲帶,其主裝甲厚度410毫米,同時被2枚魚雷或數枚重磅航彈命中也不致影響戰鬥,最高航速達到27節,建造費用相當於3艘飛龍級航母或1.6艘翔鶴級航母。巨大的噸位、強大的火力、厚重的鐵甲,大和號的確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超級戰艦”的威力雖大卻生不逢時,其主力艦地位開始被航空母艦所取代。大和號沉沒後,日本已無力再與美國抗衡,東亞戰場也相繼失利,軍國夢也付諸東流。二戰後,由於航空兵和飛彈武器的迅速發展,戰列艦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中國軍網)。
大和號戰列艦擁有460毫米的主炮,70000噸的排水量,30節的航速,近乎恐怖的裝甲,但卻在美國艦載機的強大攻勢下,永沉海底 。
大和級戰列艦建造所需的大規模工業資源不僅超出了日本當時的經濟實力,而且限制了能夠建造的戰艦數量。而日本海軍對該級艦排水量的刻意追求已經達到了使設計人員深受束縛的程度。這種吃水深度極大的巨型戰列艦需要提供深水錨地以及特殊碼頭,削弱了其部署的靈活性,而這種能力實際上是戰艦的最主要優勢之一。
大和級戰列艦的對空強化武備改裝是在1945年才完成的,而在改裝前,除去其155毫米副炮,全艦的防空能力僅僅依靠6座雙聯127毫米炮和8座25毫米機炮。由於日本本身高炮設計與生產的落後,這種設計遠近程火力無法配合、也沒有雷達引導的防空火力網,根本無法與美軍戰列艦標配版的127高平兩用炮和大批博福斯機炮媲美。在中途島戰役後日本第一型專用防空艦乙驅“秋月”級才投入使用,而在美國同等用處的“亞特蘭大”級輕巡早已成為航母保護神,並參加了幾乎整場太平洋海戰。從艦船設計與建造這一點來說,被落後戰略思想束縛的IJN,早已為自己的失敗埋下伏筆。
大和級戰列艦雖然噸位龐大,但實戰的防護、火力、情報通訊等能力卻遜於相對較小的西方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