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à shì
釋義
【定義】大事是指對某一過程起到改變方向或者對某一事物、事件改變性質而影響深遠的決定、行為、言論、發現、發明、
創造等。
詳細解釋
[great event;gigantic task]∶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事情
①明《
東江疏揭塘報節抄》:除一而移會登萊巡撫(
袁可立)外,既經委臣查勘前來,合行覆請,伏乞皇上亟賜冊號封典敕於該部,速遣使臣航海前來,不致風
高浪阻,誤敕封大典,並誤疆場大事也。
②清·
梁啓超《
譚嗣同傳》:將挾兵力以行大事。
③明 施耐庵《
水滸》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賢弟,今欲要往何處?乾甚么大事?
[overall situation]∶總的形勢
《東周列國志》第三回:“武公大喜曰:‘二國兵來,大事濟矣!’即遣人與秦、晉二君
相聞。”
[in a big way]∶大力從事;大規模從事
大事渲染
引證解釋
重大的事情。指祭祀或征伐。《書·大誥》:“我有大事,休,朕卜並吉。” 孔 傳:“大事,
戎事也。”
《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禮記·禮器》:“故作大事,必順天時。” 鄭玄 註:“大事,
祭祀也。”
重大的事情。指喪事。《禮記·樂記》:“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禮以哀之。” 鄭玄 註:“大事,謂死喪也。”
宋 蘇軾 《李憲仲哀詞》:“誰能脫左驂,大事不可緩。”
茅盾 《子夜》十六:“忽然想起夫人的‘大事’也許要趕在他自己
做壽之前就會發生。”
重大的事情。指奪取政權。《左傳·文公元年》:“能行大事乎?” 杜預 註:“大事,謂
弒君。”
《史記·項羽本紀》:“ 梁 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
所為起大事,遂舉 吳中 兵。”
《晉書·石季龍載記下》:“ 韜 既死,主上必親臨喪,因行大事,蔑不濟矣。”
《明史·太祖紀一》:“
得無當舉大事乎?”
重大的事情。指重要的政事,國家大計。《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勃 為人木彊敦厚, 高帝
以為可屬大事。”
《後漢書·鄭太傳》:“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將恣
凶欲,必危朝廷。”
清 昭連 《嘯亭雜錄·李昭信相公》:“其處大事,
明決若此,亦未可徒責以素絲之節也。”
重大的事情。指男女婚事。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我聽見說你們居鄉的人兒都是從小兒就說婆家,還有十一二歲就給人家童養去的,怎么妹妹的大事還沒有定呢?”
重大的事情。泛指其他各種大的事情。
《紅樓夢》第五一回:“上次我要說這話,我見你們的大事太多了,如今又添出這些事來。”
毛澤東 《反對自由主義》:“自以為對革命有功,擺老資格,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
佛學用語
大事《 佛學大詞典 》
梵名Maha^vastu ,乃Maha^vastu-avada^na 之略。凡三篇。系以
梵文寫就,記述佛陀生平事跡之傳記。所謂 Maha^vastu,意譯作大事,即指佛陀之出世;avada^na,即傳記、故事之意。全書計分三篇:第一篇記述釋尊之前生,第二篇鈙述上生兜率至樹下成道之事跡,第三篇為初轉法輪與諸大弟子等之本生。
本書現無漢譯,亦無
西藏譯本。部分學者以本書與
佛本行集經為同類書之異本,然此二書內容差異甚大,故不可混同。大抵而言,本書之編輯,雜亂而不統一,每每糅入多數之本生、譬喻故事,及
十地、觀世等經,致使全書鈙述中斷。據
奧地利學者溫
特爾尼玆(M. Winternitz)研究,本書約完成於四世紀之後,然其骨架應於二世紀左右已形成。
法國學者斯納爾(E/. Senart)於一八八二年至一八九七年出版其
梵文原本。此外,
日本學者萩原
雲來、久野芳隆則進行有關本書之和漢研究。另有
平川彰之‘
律藏研究’、乾潟龍祥之‘
本生經類思想史之研究’等,均為研究本書與律藏、本生譚關係之參考書。至於研究其原典者,則有:F. Edgerton: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1953 與H. Gu|nther: Die Sprache desMaha^vastu 1942 等二種著作。[R.Mitra: Sanskrit Buddhist Literature of Nepal; M. Winternitz: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 Bd. Ⅱ; C. Bendall: Catalogue of the Buddhist SanscritManuscri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