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夜光藻
- 拉丁學名:Noctiluca scintillans
- 界:植物界
- 門:甲藻門
- 科:夜光藻科
- 屬:夜光藻屬
- 種:夜光藻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鹽度,溫度,棲息環境,分布範圍,生態影響,自然現象,發光原因,藍光記錄,
形態特徵
夜光藻藻體近圓球形,直徑150~2000μm。細胞壁透明,具一條長觸手,細胞內原生質淡紅色。成體橫溝不明顯,僅在腹面留下一點痕跡。在腹面縱溝內有一條短的鞭毛。縱溝與口溝相通,末端有一條粗大的觸手。細胞質集成一包著細胞核的中央團和分散的細條,有大而多的空胞。生殖時產生的游孢子有橫溝、觸手和一條鞭毛。細胞無色或綠色,有時中央為黃色。當夜光藻大量密集時呈粉紅色。
生長環境
鹽度
夜光藻的最適鹽度應在2-3之間,但鹽度的變化一般與夜光藻的種群變動沒有明顯的相關關係,不過暴雨或梅雨季節造成的表層水體鹽度急降顯然對主要分布於表層的夜光藻種群具有巨大的破壞力。
溫度
夜光藻的生存水溫的高限可達28.6℃左右,但其最適水溫範圍為22℃,而適溫範圍可擴至16-20℃。所以,每年夏季高溫季節,大鵬灣的夜光藻因無法忍受高溫(30℃)而自然死亡,秋後再由外洋海流將其營養細胞帶回。
棲息環境
夜光藻是沿岸表層種類,分布很廣,除寒帶海域外,幾乎遍及世界各海區。
分布範圍
夜光藻是亞熱帶和熱帶海區發生赤潮的主要生物之一。在中國整個近海可以大量採到,而在河口附近水域的數量更多。本種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也是我國沿海引起赤潮最普遍的原因種。該藻曾在南海、長江口外海域多次引發赤潮。
生態影響
夜光藻雖然它本身不含毒素,但是由於它形成赤潮時,大量的夜光藻粘附於魚鰓上,阻礙了魚類呼吸並導致魚類窒息死亡;同時夜光藻死亡分解過程中所產生的屍鹼和硫化氫,使海水變質,危害水體生態環境。此外,它還能滲透出高濃度的氨和磷。因此需警惕在網箱養殖區發生夜光藻赤潮。
赤潮是一種局部海域災害性生態破壞現象。不僅會使海水pH值升高,粘稠度增大,改變浮游生物的生態系統群落結構,而且因其瘋狂增殖大量耗氧,阻斷陽光入射,使海洋環境惡化,導致大量魚、蝦、貝類等海產物窒息死亡。同時,許多藻類還會分泌毒素,直接毒死海域水生動物,並通過生物鏈,富集於魚、貝體內,人類誤食後,則可引起中毒,乃至死亡。
自然現象
有時一些游泳者在海中會看到夜光藻發出的光芒,因隨著海浪浮動,因此又被稱為“海上幽靈”或“海上鬼火”。
發光原因
該生物長著圓球形的身體,高度囊泡化,有一個能輕微活動的觸手,能將外界小型浮游植物或有機顆粒送入胞口內,在細胞內形成食物泡進行消化。其原生質集聚於胞口附近,原生質中有一個核。細胞受刺激時會發光,尤其在夜晚的海面上螢光點,夜光藻也是海洋中重要的發光生物。他們個頭極其微小,其細胞直徑為150至2000微米,再加上細胞壁透明,使人們用肉眼很難發現它們的存在。這種藻類生物以罕見的密度出現在湖中,從而將整個湖泊變成了夜光湖。尤其是當它們受到驚擾時,就會發出很亮的藍光,但不分泌毒素,因此不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影響。它們這么做,是希望引起更強大的捕獵者的注意,從而幫助它們趕走入侵者。
藍光記錄
2014年4月3日,青島海邊多地出現紅色海水,原是夜光藻,這種藻類在白天呈現紅色,在晚上時受到驚嚇會泛出藍光。
2016年8月,福建長樂象鼻澳海灘連續4晚出現“藍海”,泛著藍光的海浪翻騰著湧向岸邊,海岸線猶如璀璨的銀河星空,美不勝收。
2016年5月1日,福建惠安淨峰惠女灣出現藍眼淚,一朵朵綻開的浪花閃著幽幽的藍光。海岸線也瞬間變成了一條藍色的光帶,閃現著點點藍色的螢光,密密地連成了一條線。浪花越大的時,藍色螢光越加明顯。每年4月到5月在淨峰惠女灣會定期出現,靜謐而神秘。
2017年5月,福建長樂象鼻澳海灘連續5晚出現大量藍眼淚,吸引大量訪客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