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夜光藻屬
- 門:甲藻
- 屬:海產
- 分布區域:世界各海域
基本特徵,分布,生態影響,危害,
基本特徵
藻體近圓球形,直徑150~2000μm。細胞壁透明,具一條長觸手,細胞內原生質淡紅色。
鹽度
夜光藻的最適鹽度應在29-33之間,但鹽度的變化一般與夜光藻的種群變動沒有明顯的相關關係,不過暴雨或梅雨季節造成的表層水體鹽度急降顯然對主要分布於表層的夜光藻種群具有巨大的破壞力。
溫度
夜光藻的生存水溫的高限可達28.6℃左右,但其最適水溫範圍為如一22℃,而適溫範圍可擴至l6-25℃。所以,每年夏季高溫季節,大鵬灣的夜光藻因無法忍受高溫(30℃)而自然死亡,秋後再由外洋海流將其營養細胞帶回。
分布
本種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也是我國沿海引起赤潮最普遍的原因種。該藻曾在南海、長江口外海域多次引發赤潮。
生態影響
赤潮是一種局部海域災害性生態破壞現象。不僅會使海水pH值升高,粘稠度增大,改變浮游生物的生態系統群落結構,而且因其瘋狂增殖大量耗氧,阻斷陽光入射,使海洋環境惡化,導致大量魚、蝦、貝類等海產物窒息死亡。同時,許多藻類還會分泌毒素,直接毒死海域水生動物,並通過生物鏈,富集於魚、貝體內,人類誤食後,則可引起中毒,乃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