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源流
“多”,會意字。從甲骨文到楷書,都是兩個“夕”相重,即“重夕為多”。清代
王國維認為:“多從二肉,會意。”
“多”字的本義是數量多,與“少”相反。引申為“超出”;又引申過分的、不必要的;還引申為“多餘”。可以作
副詞用。
詳細字義
形容詞
(1)會意。甲骨文字形,從二“夕”。表示數量大。本義:多,數量大,與“少”“寡”相對[many;much;more]。
多,重也。從重夕,會意。重夕為多,重日為疊。——《
說文》
又如:多次;多分(多半);多士(眾多士子);多感(多謝,非常感激);多口(多嘴);多般(許多事端;多半;大概);多口可(許多);多花(方言。許多);多許(多少)
(2)超過正確的或需要的數目;過多 [too many;too much]。
如:這個字多了一個點;多因(多應。多半,大概);多時間(很久);多管(多敢。多半);多定(多半;肯定);多分(多半;差不多)
(3)重。與“輕”相對 [heavy]。
士亦以此多之。——《
漢書·灌夫傳》。注:“猶重之。”
(4)賢;好 [good]。
聽者自多而不得。——《
呂氏春秋·謹聽》。注:“自賢也。”
又如:多才(多才俊。女子暱稱她所鐘情的男子)
(5)[數詞]:[用於數量詞後] 表示整數以下的餘數或零頭 [odd]。
如:兩個多月;三尺多寬;五年多
(6)[相差] 程度大 [much more]。
如:病人今天好多了;多樣時(過了很久;好一會)
(7)姓。
動詞
讚許,推崇 [praise]。如: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列傳》
副詞
(1)多么 [how]。
(2)用在疑問句里詢問程度數量。
如:多錢一斤(慣用於方言,且常在讀“多少”時將“少”連讀帶過,易被誤聽為“多”)?多早(什麼時候)。
(3)用在感嘆句里,表示程度很高。
如:你看人家做得多好!
(4)虛指某種程度。
(5)只,僅僅 [only]。
吾今實過,悔之何及,多遺秦禽。——《
左傳·襄公十四年》
存亡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左傳·定公十五年》
(6)大多[mostly]。
以故多持女遠逃亡。——《西門豹治鄴》
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宋· 沈括《
夢溪筆談·采草藥》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多部】多
重也。從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為多。重夕為多,重日為曡。凡多之屬皆從多。,古文多。得何切
緟也。緟者,增益也。故為多。多者勝少者。故引伸為勝之偁。戰功曰多。言勝於人也。從緟夕。會意。得何切。十七部。夕者,相繹也。故為多。相繹者,相引於無窮也。抽絲曰繹。夕繹曡韻。說從重夕之意。緟夕為多。緟日為曡。凡多之屬皆從多。
康熙字典
【醜集下】【夕字部】 多;康熙筆畫:6;〔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眾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
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注】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為勝於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於汝,汝必不免。
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
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
又荒俗呼父為阿多。《唐書·德宗紀》正元六年,回紇可汗謝其次相曰:惟仰食於阿多。
又姓。漢多軍,多卯,宋多岳。
又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底栗多,華言畜生。
又樹名。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冬不凋,見《酉陽雜俎》。又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株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採用之。見《西域記》。
又葉都牢切,音刀。《蘇轍·巫山廟詩》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下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多。
又《詩·魯頌》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旣多。《正字通》朱傳,犧,虛宜虛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當何二反。字彙專
叶音趨,不知詩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從上虛宜切之犧,牛奇切之宜,則當何切之多宜葉章移切,音貲。若從下多字葉,則犧葉虛何切,音呵,宜葉牛多切,音喔。一在支韻止攝,一在歌韻果攝,《字彙》葉逡須切,音趨,錯入虞韻遇攝,《正字通》譏《字彙》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錯入虞韻,幷不知一反也。
《說文》多,重也,從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為多。重夕為多,重日為曡。考證:〔《禮·坊記》取數多者,仁也。〕謹照原書坊記改表記。〔《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必求多於汝。〕
字形書法
書寫演示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客家話:[梅縣腔] do1 [東莞腔] do1 [客語拼音字彙] do1 [寶安腔] do1 [客英字典] do1 [陸豐腔] do1 [沙頭角腔] do1 [台灣四縣腔] do1 [海陸豐腔] do1
粵語:d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