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綠陰晝生靜賦詩得靜字》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簡齋集》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陳與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夏日集葆真池1上以綠陰晝生靜2賦詩得靜字
清池不受暑3,幽討起予病4。
長安5車轍邊,有此荷6萬柄。
是身惟可懶,共寄無盡興7。
魚游水底涼,鳥語林間靜。
談余日亭午8,樹影一時正。
清風不負客,意重百金贈9。
聊將兩鬢蓬10,起照千丈鏡11。
微波喜搖人,小立12待其定。
梁王13今何許14?柳色幾衰盛。
人生行樂耳15,詩律16已其剩。
邂逅17一樽酒,它年五君詠18。
重期踏月來,夜半嘯煙艇19。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葆真池:在開封城葆真宮內。《詩說雋永》載,宮“垂楊映沼,有山林趣”。
2.綠陰晝生靜:韋應物《游開元精舍》詩句。
3.不受暑:暑熱所不到。杜甫《宴歷下亭》:“修竹不受暑。”
4.幽討:尋幽探勝。杜甫《贈李白》:“脫身事幽討。”
5.長安:指北宋京城汴京,即今開封。
6.荷(hé):荷花。
7.無盡興:形容興致濃郁。蘇軾《懷吳越山水》:“乘此無盡興”。
8.亭午:中午。
9.“清風”二句:李白《古風》詩:“意輕千金贈”。這裡反其意而用之,謂清風的情意比贈給人們百金還重。
10.鬢蓬:指鬢髮。
11.千丈鏡:喻池水深邃。
12.小立:暫時立住。
13.梁王:戰國時梁惠王,都大梁,即宋汴京。傳葆真宮即梁王故沼。
14.何許:何處。
15.“人生”句:楊惲《報孫會宗書》:“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16.詩律:詩的格律。此指詩歌創作。
17.邂逅(xiè hòu):不期而遇。
18.五君詠:南朝宋顏延之所作詩,分詠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向秀、劉伶、阮籍、阮鹹。此以五君指同游的五人。
19.煙艇:煙波中的小舟。
白話譯文
一汪清泓的池水,驅走了悶熱的暑氣。尋幽探勝的興致,使我的疾病有了起色。我沒想到,都城繁華的路邊,竟然有這萬枝荷花的清池。我偷閒到此一游,寄託無盡的幽思。小魚兒在涼水底下游來游去,鳥兒安靜地在樹林中棲息。我們興高采烈地交談,不覺得已到了中午時分,那大樹的陰影,已端正地投在地面。清風不辜負遊人的期望,輕輕拂來,抵得過百金重禮。我悠閒地整理松亂的雙鬢,對著深邃的池水,照個不止。微波特意前來撩撥,搖盪個不住,我靜靜地等著它慢慢地平息。當年居住在這裡的梁王現在歸於何方?這池邊的青青楊柳,不知道經受了幾度盛衰,幾度風霜。人生在世貴在及時行樂,吟詩作賦,不過是次要的小事一樁。我們今天偶然聚合在一起喝上一杯酒,他年正好作為回憶,寫入吟詠篇章。什麼時候,我們再一起乘著月色來游,半夜裡駕著只小船,吟嘯在池上。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宣和五年(1123)夏,時陳與義任太常博士。有關這首詩寫作情況,宋洪邁《容齋四筆》卷十四《陳簡齋葆真詩》條載得很詳細。洪邁說,陳與義在夏天集同舍五人同游京城葆真宮,在池水邊聚談,取“綠陰晝生靜”分韻賦詩,陳與義得“靜”字。詩人根據分韻和“靜”字,當場創作了此詩。
作品鑑賞
據《陳簡齋葆真詩》記載,詩作成後,出示坐上,眾人都很佩服,推為第一。朱翌當時親眼目睹,說京城中沒有人不傳寫的。宋自崇寧年間來,不許士大夫讀史作詩,而陳與義先以《墨梅》詩受皇上賞識,拔置館閣;又作此詩,風傳都下,所以一時稱為佳話。
詩以敘事起,是一般山水遊記詩的慣例。這首詩起得平穩,但穩中見奇,平中有拗。前四句交代游葆真宮緣起。首句點時間“夏日”,第二句說明出遊原因是為探幽訪勝。三、四句寫到達宮前的第一眼印象,說自己沒料到熱鬧的長安,居然有這么一大片長滿荷花的水池,表現出驚喜,這就為下面放手描摹葆真宮景色預設地步。這一段四句,點明詩題,交代了時間、地點,所游之處的特徵,內涵很豐富。
“是身惟可懶”以下十二句具體寫景,抒發遊興。開頭以偷閒來游,與朋友們一起寄託無盡的幽情為總括,以下便展開,先言及環境的幽靜、清涼,水中有魚兒在自由自在地游,林間有鳥兒棲息,非常安靜。“鳥語林間靜”一句雖然是從王籍“鳥鳴山更幽”詩脫化,但敘得簡捷,仍給人以安詳靜謐的感覺,襯托出詩人自己心境的安寧。以下四句,寫如何盡幽興。詩說他們聚在一起談論,不知不覺已是正午時分,清風徐來,令人心曠神怡。這四句重點在題目中的“集”字上,寫得很疏朗。“樹影一時正”用的是劉禹錫《池亭》詩“日午樹陰正”句,“意重百金贈”用的是李白《古風》“意輕千金贈”句,各加點化,不脫江西詩派化用前人成句的慣習。“聊將雙鬢蓬”四句,寫自己發如飛蓬,臨池照影,而微波起伏不定,詩人耐心地等著,注視著水面。詩表現得韻厚情至,細微入化,歷來為人稱賞。吳師道《吳禮部詩話》說“微波”二句與柳宗元“微風一披拂,林影久參差”之語,“語有所見,而意不同”。宋佚名《詩說雋永》則認為“蓋有深意寓也”。詩人正以水波喻人生,寄託自己堅定不移、靜等風波平息的精神。元吳澄說陳與義詩“古體自東坡氏來”,推此四句詩意,實承襲蘇軾《子由生日》詩“上天不難知,好惡與我一。方其未定時,人力破陰騭。小忍待其定,報應真可必”。因而清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對之擊節稱賞,說:“詞意新峭可喜,雖江西風格,而能藥俗。”
“梁王今何許”以下八句,感嘆人生,收煞全詩。上面以水喻人生,也許就是他在觀看水波不定時,突發了人生不常的感慨。他由葆真池想到這裡原本是梁王的故居,但昔日煊赫一時的梁王,如今安在?池邊的柳樹,也歷盡了滄桑。人生貴在行樂,即使作詩也只不過是次要的事罷了。詩到這裡,已低沉幽深之至,以下便一下收回,說今日歡會畢竟是很有意義的事,正可留作他年吟詠的資料,並希望能重來此地,夜半在池上泛舟吟嘯。這樣大起大落,且平穩清秀,又遙與首聯相接,味雋意永,景意俱到,非大手筆不能辦到。
宋代的五言詩是薄弱環節,五古學六朝及韋應物、柳宗元的更少。這首詩境味峻潔,語言清澄,上繼謝靈運山水佳作,旁參韋、柳,又攬入江西詩派家數,既注意鍊字鍊句,又注重詩境章法,尤其在景色的描寫上深邃雋永,精細入微。陳衍《石遺室詩話》推此詩為壓卷之作,並指出清代宋詩派大家厲鶚“平生所心摹力追者,全在此種”。
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