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淵源一
壽寧北路戲主要由浙江傳入福建。南宋時,閩人多官於浙,而浙人多官於閩。由於皇族、官宦多蓄有家鄉家伎,隨著他們的入閩和交往,就把盛行於杭州的溫州雜劇帶進福建。
清代地方戲的廣泛興起則是得益於明末積蓄的深厚的戲曲藝術底蘊,正是由於地方戲曲的非偶然性,北路戲的唱腔源流與浙江豐富的戲曲土壤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
據統計,清代的地方戲曲有200多種,壽寧北路戲也包括在內。若以聲腔劃分,則大致可分為弦索腔、皮簧腔、吹撥腔梆子腔和亂彈腔等聲腔系統。壽寧北路戲的唱腔正是由亂彈聲腔系統而來,也像其他戲曲一樣多是孕育於民間,滋生在鄉村。又有史料記載,在崇禎十年(1637年),當時任壽寧知縣的馮夢龍編寫的《壽寧待志》中記載:“西溪人多習戲,然力不能具行頭,多往浙合班,大家有慶喜好事者,則於福安迎之演戲。”可見,當時,壽寧北路戲在民間是頗為興盛的,福安大致在現今福安市境內,隸屬於寧德市,“多往浙合班”,可見,壽寧北路戲的唱腔從浙江傳入不難讓人理解。
來源二
壽寧北路戲主要來源於安徽石牌,並經江西傳入福建。清代中葉傳入福建的石牌腔、秦腔等。明崇禎十年(1637年)壽寧知縣馮夢龍《壽寧待志》中記載:“明萬曆三十七年,徽商洪足國,蔣行吾本回原籍,只剩下七隻船。“可得知,古有“兩省之甌脫”、“五界之戶”之稱的閩東壽寧縣在明代已有優越的水陸條件通往浙江泰順,並且在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已有安徽商人販運食鹽至此地。又如根據清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郝碩《復奏遵旨查辦戲班追礙字句》一折記載:“再查崑腔之外,有石牌腔、秦腔、弋陽腔、楚腔等項,江、廣、閩、浙、四川、雲貴等皆有所盛行”石牌腔,發源於現今的安徽省石牌鎮,因此關於壽寧北路戲的唱腔從安徽石牌發源有一定的可能性。
清末,亂彈聲腔在南方地區得到廣泛傳播,必然對江西、浙江的戲曲音樂有影響。因此,江西與浙江同處於福建的邊界,對北路戲的影響也是無可厚非的。
鹹豐至同治年間(1851―1874年),壽寧北路戲吸收四平戲的部分傳統劇目。後出現與徽班相結合的戲班,改唱皮黃聲腔為主,演多的多是京劇劇目。例如:《烏盆計》《小上墳》《三國》《水滸》《隋唐》等。北路戲進入興盛時期,連屏南、福安等地的平講班,不少也改唱亂彈,故民間有“平講假亂彈,琴蕭亂對彈”的諺語,演唱的曲調與京劇的相近。又因為部分北路戲音樂曲牌與京劇的西皮、二黃曲調也類似,北路戲又有被稱之為“土京戲”一說。
民國時期,《閩劇月刊》創刊號中也注意到壽寧斜灘的北路戲。如其中所說:這裡要提到古田戲班,可是所謂古田戲班,大半還是演京劇的,可也滲入了江西戲的味兒,如東遊(現屬於建甌)斜灘(現屬於壽寧)的本地戲班都受到了它的重大影響。
藝術特徵
唱腔
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北路戲唱腔以西秦腔和吹腔為主,吸收江西亂彈徽調、漢調以及高腔、灘簧小調等聲腔,綜合形成一個多聲腔的戲曲劇種。北路戲唱腔實際上是介於聯曲體與板腔體之間的,以板腔體為主。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突出劇種的個性特點,避免北路戲的京劇化,在興辦戲曲訓練班時,將西皮、二黃、四平類曲調刪去,而以傳統的“吹腔”類平板曲調為主調。這樣就避免了北路戲與京劇有太多相似的東西。北路戲的唱腔音樂因其格調清新委婉、明快跳躍、富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和悅耳的音韻美,因此受到廣大觀眾的普遍歡迎。
樂隊
壽寧北路戲的樂隊俗稱“後台”,有“軟介”、“硬介”之分,由6人組成,因而俗稱“六條椅”。“六條椅”座位編制為:(1)硬介:鼓板、大鑼、小鑼(兼檢場)、大鈸;(2)軟介:正吹一橫哨 、嗩吶、麻胡、副吹一嗩吶、 月琴或二胡。樂隊地位以鼓板為尊,正吹次之。正吹即北路戲主奏者,除了拉頭把(麻胡)外,還主奏橫哨、嗩吶。
行當
早期北路戲的行當有兩種”八腳齊”的說法:其一是以三花、二花、大花、老生、小生、正旦、花旦、貼旦謂之八腳,以三花居首。其二是以扮演《八仙》腳色來定行當,如漢鐘離(大花)、呂純陽(老生)、李鐵拐(三花)、何仙姑(花旦)、曹國舅(二花)、張果老(老外)、韓湘子(小生)、藍采和(貼生)等。清中葉後,隨著舞台演出的需要,由原來的“八腳”增加到“三行十二腳”,花面行分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即雜醜、又稱三花雜);白面行分老外、老生、小生、四白面(即貼生);包頭行分青衣、花旦、貼旦、四包頭(貼外之貼又稱拜堂旦)。
身段
壽寧北路戲的代表性身段表演藝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大花“倒米”:《下陳州》一劇,包拯出場時,以手撩龍袍下圍遮面,背台退步而出,至九龍口轉身猛然拋袍、亮相,以示面目,動作幅度大,俗稱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三國齊》“吳起發兵”一場,龍套上場後,伴著大鑼大鼓有節奏的喝威聲,吳起握翎子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給人一驚,俗稱“咬人”。又如《摩天嶺》中的紅毛大王,口銜兩顆獠牙上下翻動,雙目圓睜,猙獰可怕。有的二花還有噴火的絕技,臉上肌肉跳動,猶聞響聲,這些技藝皆稱為“咬人”。
轉紗帽:過去北路戲的三花,要用髮辮在頭頂上扎一硬團,戴上紗帽,隨著劇情需要,紗帽能隨心所欲左右轉動。藝人木全掌握此技較為著名,至今人稱“木全紗帽滴鈴轉”。
鼻須功:鼻下”人中“處能疾速顫動,左右自如的功夫。《測字觀風》一折中的婁阿鼠,用鼻須往鼻柱一夾,其抖動的鼻須令人可笑,效果極佳。
犁頭:醜腳表演時,頭部能機械地向前伸縮,俗稱“犁頭”,為壽寧北路戲醜腳必備之基本功。
塌鼻:壽寧北路戲《白蛇趕夫》中洞房”一場許仙猛然發現白素貞飲雄黃酒現形時,鼻孔一吸,面呈凹形,然後殭屍倒地,表示昏厥。其功夫多由平時用茶油將鼻子揉動,功夫成熟,鼻翼柔軟,容易抽吸。
金鳥步:旦腳手呈蘭花指,輕盈擺動,腳尖落地用碎步跳躍前進,身軀與頭部緊密配合,一俯一仰輕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躍狀。多用於花旦表示歡躍的情態。
後跟步:青衣出場時。整襟捋發後,用腳跟著地。一進一退。或三進一退,顯得裊娜多姿,表現成年婦女輕移蓮步,以示穩重大方之態。
顫功:壽寧北路戲的顫功用處很多,如《鴛鴦帶》中黃賽英受刑後,從舞台右左兩邊,跪步回到台中,聽到眾衙役大喝一聲,她一個“蝙蝠腿”,雙手一抱,全身顫抖。又如《殺狗勸妻》中,要求鄒氏在驚慌轉身時,要用腳尖著地,雙手按桌全身顫抖,牙關相碰發出聲響。
鏢釵:是北路戲真刀真槍的表演形式一,用一把短銅刀一樣的鏢釵表演。當劇中角色被打“撲虎”下地後,鏢扎去,打中對方頭部額頂的前方,插在地上,如能從頭上抓出一撮頭髮為最佳效果。
代表劇目
北路戲演出的劇目,以歷史戲、官廷戲、武戲居多,家庭文戲較少。傳統劇目有一百多本。
“五緣“:《雙合緣》《鬧親》、《文章緣》、《忠義緣》《三強盜》、《鐵弓緣》、《翠花緣》(唐伯虎磨鏡故事)。
六配:《寶珠配》、《天香配》、《龍鳳配》(甘露寺)、《烈女配》(《桃花癲》)《打虎配》《彩樓配》(《薛平貴與王寶釧》上本)。
九閣:《沉香閣》(海瑞偷金尿壺故事)、《魁星閣》《金手串》《連中狀元》《當香閣》(《輪迴報應》)、《龍鳳閣》(《二進宮》全本)、《古賢閣》(鐘明報仇故事)、《三星閣》(《路遙知馬力》)、《回龍閣》(《武家坡》、《薛平貴與王寶釧》下本)、《麒麟閣》《紅梅閣》。
十三帶:《蘭田帶》(鐘離攔王故事)、《鴛鴦帶》(《崑山縣》)、《掛玉帶》(李世民洙建成故事)、《奪玉帶》(李存孝打虎故事)《逐魂帶》《張四組下凡》《進粒米》《藍腰帶》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作為福建有影響的珍稀劇種之一,北路戲有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和極高的歷史價值。
傳承現狀
在整個戲劇市場萎縮的大環境下,1977年重新恢復的北路戲劇團不復當年,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壽寧北路戲劇團開始完全沉寂,大部分演員和學員陸續轉崗、下海經商或到外地劇團謀生,盛極一時的北路戲瀕於消亡。
傳承人物
繆清奇,男,漢族,1963年生,福建壽寧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壽寧縣申報。申報項目:壽寧北路戲。
劉經倉,男,漢族,1940年生,福建壽寧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壽寧縣申報。申報項目:壽寧北路戲。
保護措施
北路戲的人才培養面向寧德市招生學員,依託壽寧縣職業中專聯合培養,2003 年招收了第一批學員20人,劇團派老師進行專業授課與輔導,學生在職專進行文化課的學習。
壽寧縣專門成立北路戲傳承保護中心,開設北路戲藝術表演班,積極培養後備人才。壽寧縣劇團每年得到政府35萬元撥款用於學員培養、發放聘用教師工資等。
壽寧縣鳳陽村民還自發籌款600餘萬元,無償投工投勞出讓土地,建設了集演藝與展示為一體的壽寧北路戲保護與傳承基地,並推進鳳陽北路戲劇團組建和後備人才培養培訓。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2年,壽寧北路戲《少年張高謙》參加第五屆福建省藝術節暨福建省第25屆戲劇匯演,獲編劇、導演、作曲等七大項九個獎。
2016年,壽寧北路戲《壽寧知縣馮夢龍》劇本申報文化部2016年劇本扶持工程,獲全國第三十屆田漢戲劇獎劇本三等獎。
重要演出
2017年9月,壽寧北路戲《齊王哭將·奔訪》參加“福建地方戲經典摺子晉京展演”。
2018年,壽寧北路戲《大山裡的支書》亮相於第七屆福建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