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食療價值,產地環境,地質情況,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壽光文蛤貝殼略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形,殼質堅厚,殼面光滑,有如釉塗的五彩花紋,絢麗多彩,內殼潔白光亮,晶瑩如玉,兩殼大小相等。
內在品質指標
壽光文蛤營養豐富,肉嫩味鮮,含有
蛋白質10%,脂肪1.2%,
碳水化合物2.5%,還含有人體易吸收的各種
胺基酸和維生素及鈣、鉀、鎂、磷、鐵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
食療價值
壽光文蛤具有食療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記載,文蛤能治“瘡、癤腫毒,消積塊,解酒毒”等病。現代研究又表明,文蛤有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的功效,對哮喘、慢性氣管炎、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核等病也有明顯療效。食用文蛤,有潤五臟、止消渴,健脾胃,治赤目,增乳液的功能。研究發現,文蛤組織提取液對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文蛤貝殼也可入藥,有“消血塊,化痰積”之功效,還是畜禽飼料的重要補鈣添加劑和高檔工藝品原料。
產地環境
地質情況
壽光市海區地勢低平,坡降較緩,屬粉砂淤泥型海岸,平均水深較小,由於北臨黃河,形成了由細粉砂和極細粉砂組成的沖積海底,又在小清河水道與萊州灣潮流交叉影響下形成了潮流沙脊,再在潮流的作用下形成了上層以分選的軟泥為主,下層以流沙為主的沉積型海底,是上軟下硬的特殊底質表層是由細粉砂和極細粉砂構成的軟泥,所以有良好的通透性,為文蛤的棲息繁衍創造了底質條件。
水文情況
壽光市地區有彌河、丹河、旺河等多條河流注入,附近還有濰河、白浪河等入海,北臨黃河沖積平原帶,因為有多條河流入海,帶來了豐富的營養鹽和有機物,水質肥沃,為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餌料生物種類繁多,而且以文蛤喜食的圓篩藻、舟形藻、
硅藻居多,數量較其它海區豐富。據1991年《羊口鎮志》第69頁記載:“羊角溝一帶海面,pH值7.2~8.3,鹽度18.28~30.33‰,溶解氧4.67~10.81毫克/升,浮游植物193萬個/立方米,浮遊動物9.9萬個/立方米,淺海漁業資源豐富,魚蝦蟹貝種類繁多”。
氣候情況
壽光地處中緯度帶,北瀕渤海萊州灣,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受暖冷氣流的交替影響,形成了“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爽涼乾旱,冬季乾冷少雪”的氣候特點。歷年平均降水量591.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286.7毫米,最小年降水量299.5毫米。年日照總時數平均為2761.7小時,日照率為49%,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氣溫12.6℃,受大陸性氣候和海洋季風的雙重影響,氣溫變化較劇烈,年溫差29.8℃,四季分明,乾濕度變化明顯。
歷史淵源
《壽光志》記載:壽光文蛤在唐代時曾為宮廷海珍貢品,食用歷史悠久。
1981年,《壽光縣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報告·水產資源》記載:壽光沿海一帶文蛤的分布及資源量。
1985年《壽光縣羊角溝鎮志》記載:“文蛤,屬渤海區域廣溫性大型蛤類。經濟價值很高,是貝類出口的主要產品之一。最高年捕撈量為3276噸。”
1991年,《山東史志·水產志》記載:“文蛤殼略呈三角形,殼表鼓起且光滑似漆,布有花紋,亦稱花蛤。山東全省沿海以壽光產量較高。從省縣兩級史料記載可以看出,文蛤在壽光沿海地區具有廣泛的分布,資源量大,可捕撈麵積占全省面積的22%,蘊藏量占全省總量的25%。
2006年,壽光文蛤養殖場被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產地。
2009年,壽光文蛤養殖場被農業部確認為部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基地。壽光市政府成立了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實行“企業+合作社+基地”的經營管理模式,重點對文蛤實行“六統一”模式,合作社發展會員466人。
生產情況
2011年,壽光市擁有國家級健康養殖示範區3處,計5.5萬畝,省級標準化示範基地4處,計2.7萬畝,市級標準化示範基地2處,計2.6萬畝,無公害養殖面積6.7萬畝,無公害水產品33個。
2011年,壽光市壽光文蛤養殖捕撈總面積2.4萬畝,產量5000噸左右。
產品榮譽
2009年,壽光文蛤獲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2010年,壽光文蛤獲中國國家級綠色食品A級產品證書。
2011年12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壽光文蛤”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壽光文蛤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壽光市
營里鎮北部沿海地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9°00′00″~119°04′00″,北緯37°16′00″~37°18′00″。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環境:
壽光文蛤保護區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沒有直接受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醫療廢棄物污染的影響。水質肥度適宜,文蛤適口餌料豐富,透明度0.3~1.1米左右,海況水質符合NY5052的規定要求,底質具有獨特的微粉沙型軟泥,為文蛤的繁衍生長提供適宜的自然環境條件。產地環境符合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
2、文蛤放養:
A場地選擇:
選擇在海區潮流小(潮流大會造成文蛤的大量流失)、沙灘連片面積較大、沙粒較細、海區海水鹽度在5%~30%之間的沙灘。
B苗种放養:
保護區苗種以自繁自育為主,劃定親貝繁育場,以攔網與耙灘相結合的文蛤半人工采苗法,將0.5~1.0毫米大小的文蛤幼苗分階段培育成50~70顆/500克適苗種。第一階段將0.5~1.0毫米的幼苗培育成0.8~1.5厘米的小苗,篩取後,再均勻分散,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適用中苗,培育池灘面上水深15~30厘米,以利底棲硅藻能較快地繁生,水位隨水溫升高而適當加高,比重保持在1.010~1.017。選擇殼長3厘米左右,無破損、健壯、活力強的中苗,進行底播養成,投苗時要求均勻撒播,切忌成堆。
C養成管理:
①定期取樣測量:每隔十天測量及觀察其生長情況,尤其颱風帶來的大潮流會造成文蛤局部密度過大的現象,應及時疏散放養。另外,要密切關注海水環境的變化,尤其是遇上赤潮等人力無法抵禦的災害影響時,如發現文蛤大量死亡,應及時清除;如果海區環境繼續惡化,必要時為減少損失,要及時起捕文蛤。
②敵害清除:必須每天檢查圍網,發現傾倒或破損要及時修理,要仔細檢查網內有沒有蟹等敵害侵入,一旦發現,及時清除。文蛤苗的運輸方法:運輸前套用海水沖洗清除污泥,揀去雜質和傷殘苗。所用海水水質應符合NY5052的規定。運輸時一般採用乾法運輸,採用保溫車、保溫船等運輸,溫度在15℃以下,運輸18h以內,用海苔草或海水潤濕的毛巾將苗分層放置,防止苗種擠壓或浸泡在水中。應經常噴灑海水,保持濕潤。注意通風,防止苗種窒息死亡。途中避免風吹、日曬、雨淋。
3、生產管理:
整個保護區海域實施分片承包管理,以人工增殖、護養為主,實行“輪捕輪放,捕大留小”的生產和管理模式,制定嚴格的質量安全制度,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將水質監測、教育培訓、技術措施、檢查和管理制度、產地環境保護以及獎罰制度等彙編成冊,分發到各個會員手中,保證各項制度具有適合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4、包裝、標識、貯存、運輸:
包裝:所用包裝材料兼顧堅固、潔淨、無毒、無異味。所有類型包裝符合GB7718的規定。內包裝採用清潔無毒的塑膠袋(盒、瓶)、麻織品等。
包裝標識:產品外包裝上標明產品名稱、產品等級、商標、條形碼、食用方法、貯存指南、單位名稱、單位地址、產品標準標號、生產日期(批號)、數量、毛重(千克)、聯繫電話等。
貯存:貯存環境潔淨衛生、陰涼、無毒、無異味、有防鼠防蟲設備的倉庫內,遠離有毒有害並防治其他損害。
運輸:運輸工具清潔、無毒、無異味,禁止與有毒、有害或有腐蝕性的物品混運,運輸途中防止日曬雨淋、蟲害、有害物質的污染,活體運輸時採用透氣性良好的麻袋進行乾法運輸,需要保持濕潤,常溫條件下超過5小時需要冷藏車保持在5~10℃低溫運輸,裝卸時要輕拿輕放,防止機械損害。
壽光文蛤嚴格按照“特定生產方式”中所提到的:產地環境、苗种放養、生產管理中的生產要求之外還要符合NY5363-2010《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GB18406.4-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安全要求》、NY5701《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標準》中所規定的各項指標組織發展生產,完善質量管理細則,確保壽光文蛤的質量安全。
專用標誌使用
壽光文蛤保護區地域範圍內的所有文蛤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壽光文蛤地理標誌,應在其產品或其外包裝上統一使用水產品地理標誌(壽光文蛤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持有人“壽光市海惠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明確使用的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壽光文蛤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①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