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地區人地關係過程中的環境適應研究

壯族地區人地關係過程中的環境適應研究

《壯族地區人地關係過程中的環境適應研究》是2013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祥學。

基本介紹

  • 書名:壯族地區人地關係過程中的環境適應研究
  • 作者:劉祥學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9月1日
  • 頁數:564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49542543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主要內容包括:地理環境與壯族的形成發展;壯族空間分布的變遷;水、林資源的利用與保護;主要糧食作物的種植;畜牧與狩獵等。《壯族地區人地關係過程中的環境適應研究》題為適應,其實就包含著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利用過程,即一般指人類面對不斷變化的自然環境,不斷調整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行為。
《壯族地區人地關係過程中的環境適應研究》介紹了文化是與自然相對立的概念,耕作文化就是最原始的文化概念。雖然我們不能確定8000年前廣西的原住民是什麼民族,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處於珠江中游地區的廣西及其毗鄰的雲南、廣東部分地區,在相當早的時期就已經是稻米生產地了。長期生息於這一地區的壯族及其先民,自古以來與水田密不可分,壯語中的“那”即是水田之意,而在廣西,包含“那”字的地名成百上千,正是水田,亦即稻作文化最發達的地方。其實從語言學的角度進行研究的,也有游汝傑兄證明稻作起源於廣西,再向外傳播,而遍布於中國南方地區,以至海外。因此研究壯族人民如何適應環境以生息其問,創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地理的應有之義。人地關係簡而言之,一是適應,二是改造,荀子所謂天定勝人,人定勝天也。

圖書目錄

導言
一、選題緣由
二、相關學術研究成果
三、幾點說明
四、材料、研究思路與框架結構
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壯族的形成發展
一、地理環境與民族的形成發展
二、壯族形成發展的地理環境
三、壯族文明進程中的人地關係
四、壯族文明與社會人文環境
五、本章小結:民族特性中的環境因素
第二章壯族空問分布的變遷
一、壯族民族過程中相關史料問題辨析
二、壯族空間分布的變遷
三、本章小結:壯族空間分布變遷的地理因素分析
第三章水、林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一、水與農業環境
二、水與聚落環境
三、植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四、對水、林資源的保護
五、本章小結:壯族對水、林資源利用與保護的自然與人文制約因素
第四章主要糧食作物的種植
一、耕作技術的適應
二、水稻種植對環境的適應
三、農作物種植結構
四、飲食結構的適應
五、本章小結:耕作技術、種植結構變遷與環境關係的特點
第五章畜牧與狩獵
一、農耕區中的畜牧業
二、農閒之餘的另一種生產——狩獵
三、本章小結:影響壯族畜牧與狩獵的人地因素
第六章人文環境的適應:以壯族民族形象的塑造為中心
一、從區域形象到民族形象
二、壯族民族形象塑造過程中的“環境適應”
三、壯族民族形象的嬗變
四、本章小結:“壯族民族形象”嬗變的基本規律、人地關係因素及生態適應特徵
第七章民族關係與人地關係的適應
一、民族關係發展過程中的人地關係
二、壯族地區人地關係過程中的民族關係
三、本章小結:人地關係對壯族民族關係影響的類型與途徑
第八章結論與討論
一、壯族地區人地關係變遷的基本特徵
二、影響壯族適應環境的相關因素
三、討論:壯族環境適應的機制與機理
四、幾點啟示
引用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劉祥學,男,1967年生,廣西平樂縣人,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中國明史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明代民族關係史、歷史民族地理。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廣西民族和諧發展的歷史地理學考察”,主要研究專著有《明朝民族政策演變史》(民族出版社,2006年)、《走向和諧:廣西民族關係發展的歷史地理學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等。在《歷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曾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2010)、二等獎(2012)、國家民委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201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