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壯族人民用本民族的語言和自己的歡腔師腔來演唱的少數民族戲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壯師戲
- 外文名:Strong teachers play
- 簡稱:壯師戲
- 屬於:曲藝
據查閱資料,於明朝正統十年(1445年)武藝、宣縣通挽鄉與貴縣通商,進行經濟、文化、語言方面的交流,把一種專門為迷信活動(迎神、驅鬼、安龍、打醮)服務的唱師(即師公喃么、跳神),引進武宣南部幾個壯族聚居的鄉村(現已普遍流傳於所有壯族居住的地方),發展成為今天的壯師戲。
如今,全縣有半數以上的業餘文藝團體編演了壯師戲。並由過去只在曬坪、廟壇、草地戴著面具唱師、跳神、喃么發展到今天化妝、扮相、登台向觀眾表演;由過去一個蜂鼓加厚邊鑼敲打伴唱,發展到今天板樂、弦樂、管樂,還有揚琴、吉它等伴奏演唱,舞美也較為講究了。它具有民族特色健康樸實的台步和舞蹈動作,也能加深刻劃人物內心活動。數百年來,成為壯族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