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壯戲

北路壯戲

北路壯戲是桂西壯族人民創造的一種戲劇形式,是操北路壯話深受桂西壯族民眾喜愛的地方戲曲。“北路壯戲,主要流傳於田林、隆林、西林、百色等地,是在唱詩和民間雜耍‘板凳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簡介,壯戲分類,歷史沿革,孕育期,改革完善期,全盛時期,定型時期,傳承,傳播,藝術特點,表演形式,寓教於樂,民族特色,獲獎,前景,

簡介

清乾隆、嘉慶年間,田林的藝人創造了用本地壯語和民歌演唱的‘土戲’,成為田林舊州壯戲的開山祖。定型後,曾先後組織戲班在農閒、節慶期間演出,還應邀到隆林、西林等附近縣去傳藝。西林那勞在嘉慶二十年(1815年)就成立有半職業性質的壯劇戲班。早期的劇目,有很多是根據壯族民間故事改編的,如《牛郎》、《劉四姐下凡》、 《鯉魚姑娘》等等。近代大量編演歷史故事戲,如《長坂坡》《楊家將》,抗法鬥爭的《劉二打番鬼》等。為了表現更豐富的題材內容,其音樂唱腔在原有的《正調》基礎上,吸收民間音樂發展的《老漢調》、《哭調》、《梳妝調》等形式。伴奏樂器主要的有葫蘆胡、笛子、三弦、馬骨胡、二拳等。在表演上有獨特的身段、步法、手法。武打運用南拳,旦角擺手轉踏而唱,舞蹈技藝別致、豐富。”(引自黃現璠等著《壯族通史》第588-589頁)
北路壯劇擂台賽北路壯劇擂台賽

壯戲分類

壯劇,又稱壯戲,是在壯族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雜耍技藝的基礎上形成的舞台表演藝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主要流行於左江右江流域。按表演風格的不同大體可分為南路壯戲、北路壯戲和壯師戲(即壯族師公戲,又稱壯師劇)三種類型;按流行地區方言土語、音樂唱腔和戲劇種類的不同又可分為7種戲劇:即流行於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劇;流行於靖西、德保、那坡的馬隘壯戲;流傳於田林、凌雲、樂業、百色等桂西一帶的田林壯戲;流傳於隆林的隆林壯戲;流傳於雲南文山富寧縣的富寧壯戲(即富寧壯劇,又稱富寧土戲)和廣南壯戲;流傳於武鳴河池宜山、邕寧、來賓、貴縣等地的師公戲(即壯師戲)。

歷史沿革

北路壯戲在發展的歷史當中,大致經歷了“孕育期”、“改革完善期”、“全盛期”、“定型期”等四個階段。

孕育期

北路壯戲主要流行於桂西一帶,它是在民歌、唱“西”和民間雜耍——板凳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路壯戲是從老百姓的自娛自樂開始的,最初是用壯語講故事、唱山歌。經過幾代優秀藝人的發展和加工,最終形成了完整的戲劇形式。北路壯戲最早稱為“板凳戲”,起源於民歌、唱詩和曲藝,原是壯族民間說唱的一種坐唱形式。勞動之餘,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手抄唱本央白平調《太平春》即是此類唱本。
2007年度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2007年度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
明末清初,田林縣舊州鎮已是通聯滇、黔、桂的交通要道,成了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貿易集散地。北路壯劇在此進入了孕育期。據相關資料記載,北路壯戲俗稱“土戲”。從清朝順治(公元1644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北路壯戲的孕育期。在這100多年的時間裡,經歷了“八音坐唱”、“板凳戲”、“門口戲”、“游院戲”、“地台戲”等幾個階段。
八音坐唱”是集體演唱,形式單一,內容多是祝賀之類的唱詞。“板凳戲”是1至2人坐在高條凳上演唱,有簡單的動作和表情,因室內滿足不了民眾需要,便移到屋檐下表演,故改稱“門口戲”。“門口戲”已初分角色,演唱者相互問答,表演者增加到4人,後來除了過年過節為本村的民眾演出之外,戲班開始走村串寨,外村辦喜事、蓋新房等都來邀請去唱,出這個院子進那個院子,民眾又稱為“游院戲”。戲角開始穿華貴的戲服,在臉上擦紅粉化妝,其內容仍是各種祝賀的唱詞,沒有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為滿足越來越多的民眾看戲,便搬到村鎮空曠的場地表演,故稱為“地台戲”。“地台戲”已是一種載歌載舞的演唱,節目如《目連經》、《八仙過海》、《唐皇游陰府》等。

改革完善期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田林舊州鎮那渡村歌手楊六練到四川做生意,因蝕本無顏面回家,便在四川邊打工邊學藝,兩年後返回那渡。在他的倡導下,那渡和舊州兩個戲班組成了“龍城班”。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他們在舊州搭起二丈寬的戲台,上演了由楊六練編導並主演的北路壯劇的第一齣戲《農家寶鐵》(又名《好寶鐵》)。這個戲主要人物有6個,生、旦、淨、醜都有,而且每個行當都有一定的表演程式,念、唱都用北路壯話。“搭台戲”的上演,標誌著北路壯戲的正式誕生。清嘉慶二十年(1815)成立半職業性的土戲班。當時土戲藝人已傳了七代。第七代班主黃永貴曾參加過南寧的粵劇班社,抄了六十多個粵劇劇本,回鄉後與第五代班主廖法侖合作將劇本譯成壯語,並以土語形式演出。他還組成螺陽劇社,成為北路壯戲的代表。黃永貴根據章回小說《五虎平南》的故事情節編演了讚頌壯族民族英雄的大戲《儂智高》,最多時有六十四個演員同台演出,從此奠定了北路壯戲的基礎。
2008年度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2008年度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
從嘉慶到道光(公元1796年至1821年)年間,舊州央白屯的北路壯戲藝人黃從善將“平調”加工整理,改名“正調”,奠定了北路壯戲主調音樂的基礎。鹹豐、同治年間,藝人廖法倫再將其主要曲調(即“大過場”、“正調”、“梳妝調”、“殺雞調”、“卜牙調”、“八仙調”、“升堂調”、“山歌調”)予以定型,樂器伴奏從只拉“正線”發展為“正反線”合弦。此時北路壯劇開始向附近省、縣流傳,隆林、西林等縣、鄉、村紛紛成立戲班,其中田林板堅戲班繪有天、地、人三界的底幕布及自製戲服和盔甲,使北路壯劇的藝術更趨完美。
從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同治末年(公元1874年),北路壯戲經過幾代藝人的改革,已逐步完善。

全盛時期

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1910年),是北路壯戲蓬勃發展的全盛時期。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田林舊州鎮央白村人黃永貴赴南寧應考,為邕劇所迷,置功名不顧,天天看戲,被邕劇藝人雷喜彩發現,收為弟子。回到田林後,黃永貴組建戲班,並吸收邕劇的表演技巧(武打、台步等),使藝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唱腔方面也借鑑邕劇,創造了“喊板”、“怒調”、“大王調”,伴奏樂器恢復使用嗩吶,加進了揚琴、大鼓、大鑼,藝術效果甚佳。由於黃永貴武打出色,被稱為“土飛猴”,各地紛紛請他去教戲,使北路壯劇得到更廣泛傳播。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黃永貴帶領戲班“土漢班”應邀到梧州演出,轟動一時。

定型時期

至光緒末年,北路壯戲唱腔和表演程式基本定型。這個時期最突出的北路壯戲藝人是田林八桂鄉平六屯黃福祥(1896-1964年),他是黃永貴的第三子,自小受過武術訓練,十六歲開始跟隨父親演戲,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尤其擅長旦角。除了鑽研表演藝術外,他在唱腔和伴奏方面進行了不少改革,創造了“正調慢板”和“丑角調”,馬骨胡原是奏半反線,他為了加強表現力改為大反線。1914年,他帶領“螺陽劇社”到貴州省的巴結、央壩等地演出,很受當地人歡迎。此時的北路壯劇已定型,行當齊全,演技精純,特點突出,包括隆林、西林等縣共有戲班五十多個,劇目二百多個,唱腔也發展有十五個。
2009年度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2009年度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
解放前夕,由於社會動亂不安,各地的戲班大都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北路壯戲這朵瀕臨枯萎的藝術之花又重新開放。特別是“文革”之後,各地的業餘劇團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建立起來,傳統歌圩恢復,演出活動頻繁,業餘文藝團體逐年增加。據不完全統計,田林、凌雲、隆林、西林等縣已有劇團二百零二個,其中僅田林就有九十多個。

傳承

從清代康熙年間的第一代“台師”楊六練開始,北路壯戲到今天已傳了十代藝師。每一代藝師都有自己的名號,比如第一代楊六練是“台師”,第二代岑和、岑宗是“歌師”,第三代岑秀龍、岑會明是“原師”……。 1964年8月,自知來日不多的第八代北路壯戲傳人黃福祥在當時的百色縣城一旅社裡,向閉克堅正式傳位:“以你的天賦和努力,完全可以勝任北路壯戲的傳承,我這裡有上百部戲書傳給你,你可要好好地傳承和發揚光大,你可要知道,倘偌你忘了我們師徒之義,忘了你是北路壯劇的傳人,不往下傳播,那就是對不起為發展北路壯劇的歷代列祖列宗啊!”閉克堅如今成為了北路壯戲的第十代傳人,其名號被後輩們尊稱為“新師”。
北路壯戲傳人-閉克堅“新師”北路壯戲傳人-閉克堅“新師”
幾十年來,閉克堅一刻也沒有忘記傳承人的責任,他硬是把北路壯戲傳得紅紅火火,他從生、旦、武、醜等各種角色,到正調、卜牙調、升堂調、山歌調、喊板、哭板等多種聲腔和演唱,再到馬骨胡等獨特樂器的演奏和劇本的改編創作,樣樣都能獨當一面。並且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對北路壯戲的唱腔、伴奏、身法等方面做出了改革,創造和加入了多種新的元素。北路壯戲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對此,已是桃李滿天下的閉克堅老人依舊很慚愧:“北路壯劇的每一代藝師,都為完善和發展這門藝術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只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做了我該做的事情……。” 閉克堅的大兒子閉祖傳如今子繼父業,成為凌雲縣朝里業餘劇團的編導。

傳播

北路壯戲形成之後,迅速傳播於桂西北的壯族人民內部,並向南傳入了雲南東南部的壯族聚居區,對雲南壯劇(主要是廣南沙劇、富寧土戲)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至今雲南壯劇的許多唱腔和表演都有深刻的北路壯劇痕跡。北路壯戲向北傳播的範圍則更加廣泛,影響更加深遠。北路壯劇跨過南盤江北岸傳入與壯族骨肉相、唇齒相依的布依族地區後,由此形成了布依劇。布依劇由壯族地區傳入,這是有著特殊的原因的。從地理上看,布依族與壯族的居住地區是緊密相連的。從族別上看,有人認為,“‘仲家’(今布依族)與‘僮家’(今壯族)的起源是一樣的。”(參見《布依族簡史》討論稿)實際上,所謂壯族、布依族,不過是一個民族的兩種稱謂方式。從自稱的“布雅伊”、“布越”、“補夷”、“布依”,他稱的所謂“仲家”,“僮家”,音都相近,這些都證明了布依族和壯族完全是一個民族。這一原因使壯劇能夠傳入布依族地區,並為布依族人民所喜聞樂見。因而可以說,布依劇是壯劇在一個民族內的流行地域上自然擴散的結果。
北路壯戲傳人-閉克堅“新師”北路壯戲傳人-閉克堅“新師”

藝術特點

北路壯戲在一代又一代藝師、藝人的傳承、創新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深刻的思想性特徵,演出內容多伴隨著民族的活動而產生和發展,上演劇目大多來自本民族的生活實踐,反映壯族的生活意願和審美習慣,謳歌真、善、美,鞭達假、醜、惡,並經歷了八音班,八音坐唱,板凳戲、門口戲、地方戲、搭台戲等階段。北路壯戲一般都在婚嫁、喜慶、節日、歌圩才登台演出,具有濃烈的民間習俗,壯劇行當也比較齊全,主要有生、旦、武、醜四大行當。在演出時,唱、念都用壯語,引用壯族諺語、比喻、俚語和格言,語言生動、辭彙豐富,對仗工整、押韻上口,醒人耳目。有些演出劇目還是由古代神話故事改編而成。其表演的音樂風格古樸,素雅洗鍊,意味濃烈,感人心肺。既有源於壯族的土曲、土調、民間雜耍和民間舞蹈的繼承,也有對民歌、八音、時令、小調的吸收,還有從兄弟劇種的音樂、曲牌、表演形式、技巧的引進,北路壯戲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戲劇語言特徵和自身藝術多源性的特點。
北路壯戲表演藝術家北路壯戲表演藝術家

表演形式

北路壯戲有著獨特的唱腔和表演程式。它的主要唱腔有正調、過場調,是由田林縣當地民間山歌基調發展而成,其調式穩固明朗,旋律恬靜優美,吸收了當地古老山歌中的成份,而又優於當地山歌,具有濃郁的壯族田園風味,唱腔上素來男女通用。
北路壯戲表演藝術家北路壯戲表演藝術家
在北路壯戲的主要樂器中,馬骨胡琴最具特色,是壯劇藝師一種獨創的伴奏樂器,“琴筒”是用馬的大腿筒骨製作的,它音色高亢嘹亮,聲音清脆,餘韻悠遠,是其他劇種所沒有的。
北路壯戲的服裝,則是用土棉布為面料,用牛膠調配顏料繪製,圖案多具民族風格,有獅、龍、鳳、花、壯錦等,戲帽用黃牛皮雕花上色而成。
北路壯戲每逢重大演出,都有一套嚴格的儀式,比如啟動鑼鼓、開台、踩台、出八仙、跳加官等,舉手投足都是有講究的,這是代代相傳下來的,必須嚴格遵守,有著豐富的寓意。

寓教於樂

北路壯戲通過一個個故事來演戲,台上台下互動,演至歡樂處時觀眾都笑的合不攏嘴,到了悲情處淚如雨下,演到英雄蒙難,觀眾都為之宛惜,真情隨著劇情發展走,特別是壯劇是用當地壯語方言演出,而居住在當地的各族同胞們大都會聽會講壯語,民眾聽的明白,看的清楚,有些戲說的唱的都是民眾身邊的事,民眾愛看愛聽,久而久之,北路壯戲成為當地民眾最喜歡的劇種。現在,北路壯戲已經把國家的惠民政策、科技致富、計畫生育、精神文明、新農村建設、遵法守紀等方面融入戲中,民眾愛看,也從中得到啟發和教育。

民族特色

北路壯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集中體現了壯族人民的智慧結晶,在數百年的傳承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北路壯戲是伴隨著民族的活動產生和發展的,大多在婚嫁喜慶期間或節日、歌圩才登台演出。北路壯劇具有濃烈的民俗韻味,多採用“乖呀咧”唱腔,“乖呀咧”即壯語“聰明”的意思,藝師們獨具匠心,把壯族人民的“聰明”溶入戲曲音樂,且每句唱詞都用它來開頭和收尾,這是其它劇種所不具有的民族特色。北路壯劇的音樂風格古樸,洗鍊素雅,意味濃烈,曲調方面調式穩固明朗,旋律甜靜優美,伴奏樂器馬骨胡音色高亢響亮,音色清脆,餘韻悠遠。演出時,念、唱都用壯語,聲腔全部用壯腔,成功地運用壯族的諺語、俚語、格言,修辭上以比喻為主,對仗工整,辭彙豐富,語言生動,押韻自然,在戲劇民族語言藝術方面獨樹一幟。
北路壯戲表演北路壯戲表演

獲獎

北路壯戲起源於廣西田林縣舊州鎮,流傳於廣西的西林縣、隆林縣、田林縣、樂業縣、凌雲縣、貴州省的興義市、冊亭縣,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羅平縣等地,至今已有三十六聲腔,上演劇目有300多個,多數為本民族創編劇目,內容涵蓋社會的方方面面,傳統劇目有《十牙》、《文龍與肖尼》,《儂智高》等,一些劇目曾榮獲市、區、全國獎。
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掠影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掠影
北路壯戲在二十世紀排演的壯劇《金花銀花》、《羽人夢》、《瓦氏夫人》、《歌王》、《醉酒英雄》及近年來重新加工提高的《瓦氏夫人》等,先後獲得中國戲劇界大獎,成為廣西壯劇的代表性劇目。傳統劇有歌頌美滿姻緣的《農家寶鐵》、《那妯姑娘》;有揭露封建社會黑暗統治罪惡的《文龍與肖尼》、《龍圖公案》;有頌揚農民起義和民族英雄的《農智高》、《劉二打番鬼》;有反封建婚姻制度的《四姐下凡》、《血淚姻緣》;有反映人倫道德的《觀音堂會母》等。以《西林教案》、《一雙布鞋》、《九品官辦宴》等為主要劇目的現代劇,在藝術上更是疊彩紛呈,分別在各類比賽中榮獲多種獎勵,其中《一雙布鞋》在2000年獲廣西第五屆劇展三等獎,2002年獲中國曹禺小戲創作三等獎;《九品官辦宴》在2003年榮獲“全國首屆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劇目金獎、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演員獎等多個獎項。2006年,壯劇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至2009年,田林縣已連續三年成功舉辦北路壯戲文化藝術節,吸引了海內外專家學者和廣大來賓的參與,實現了“經濟與文化”的雙豐收。2009年,北路壯戲發源地廣西田林縣被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授予“中國壯劇傳承研究基地”。北路壯戲是壯族文藝園地的一朵奇葩,被盛譽為“壯族文化藝術瑰寶。

前景

由於各種現代流行文化的滲透,壯族地區當代青年欣賞、傳承壯劇藝術的熱情逐漸消失。而隨著老一代壯劇藝人的相繼去世,原有的大部分業餘壯劇劇團也自然消失,不僅廣西武宣、象州縣原有的200多個業餘壯師劇團現在僅存20多個,田林原有的106個北路壯戲業餘劇團也急劇減少,壯劇活動舞台逐漸縮小,面臨瀕危境地。由於壯劇在表演之中大部分使用壯語說唱,因此壯劇流傳的地域局限在桂西的少數民族地區,而現在年輕人大都開始接受外來文化的學習,年輕人喜愛的是流行歌曲,壯劇只是受到中老年人的喜愛。而且在桂西鄉村,壯劇還在以口授聲傳的方式在傳承著。為進一步推動北路壯戲這一古老劇種的傳承和發展,田林縣多次舉辦的北路壯戲文化藝術節對持續挖掘壯戲的精髓具有重要意義,田林正積極投入資金積極爭創“中國壯劇之鄉”。
壯鄉人民愛看壯戲:現場觀眾樂呵呵-鄧昶攝壯鄉人民愛看壯戲:現場觀眾樂呵呵-鄧昶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