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壯士心
- 作品體裁:新詩
- 作者:臧克家
- 作品出處:《罪惡的黑手》
- 創作時間:1934年1月11日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壯士心
江庵的夜和著青燈殘了,
壯士的夢正燦爛地開花,
枕著一卷兵書,一支劍,
燈光開出了一頭白髮。
----
突然睜大眼睛,戰鼓在催他,
(深夜裡木魚一聲又一聲)
跨出門來,星斗恰似當年,
鐵衣上響著塞北的朔風。
----
前面分明是萬馬奔騰,
他舉起劍來嘶喊了一聲,
從此不見壯士歸來,
門前的江潮夜夜澎湃。
創作背景
這首詩於1934年1月11日作於青島。在舊中國的寺廟庵觀中,固然不乏遊人如織、香火極盛的處所,但也有不少受到風雨的侵蝕和人們的冷遇,呈現出一派頹敗之相和蕭瑟之氣。據《甘苦寸心知》可知,這首詩是作者“聽了一個傳說的故事寫成”。
文學賞析
這首詩共分三節,寫一個壯士從淹留中奮起,決然上馬殺敵的一段故事和情景。故事是局部與瞬間的際遇,詩是抉擇典型事件而挖掘永恆的詩情與詩心,臧克家正是這樣做的。讀了全詩,讀者並不需要了解壯士何名何姓,在什麼年代什麼地方,而是那股決然而起、奮勇殺敵的壯烈情懷給讀者的震撼與激盪。
這首詩用簡練的筆法寫了三個場景,像電影的三個鏡頭,組接在一起,又有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第一節是一個靜的場景。第一句“江庵的夜和著青燈殘了”,既交代地方又說明時間。這個“和”是動字,簡潔如畫的一句渲染了一種寂寥的氣氛。“壯士的夢正燦爛地開花”,與上一句作映襯,寫壯士雖在沉睡中仍然嚮往著熱烈的行動。這裡把“夢筆生花”成語改造,一點兒不落俗套,沸騰著詩情。下面兩句寫實又內含深意。枕一卷兵書,一支劍,寫壯士身份,而“燈光開出了一頭白髮”,說盡歲月的蹉跎和英雄遲暮的感慨。到了第二節,是壯士的自覺驚醒,是戰鼓催人。括弧里說是木魚聲聲,這與上句江庵呼應。“星斗恰似當年”一句包容多少時間和故事,想見壯士當年的英勇。第三節,壯士舉劍,在萬馬奔騰里前進。這一句留有很大空間,是想像中,也是真實的戰鬥。反正壯士走了,留下江潮夜夜澎湃。
這首詩瀰漫著一種濃重的色調和淒涼的氛圍,並在這種色調、氛圍之中突出了一個悲壯熱烈的故事,收到了相反相成的特殊的藝術效果。臧克家創作《壯士心》,所賦予自己的不是去表現某個“永不能重現的際遇”,反映某個特定的時期,而是為了“包羅”即概括中國由來已久的愛國主義傳統,發掘和再現中國人民最美好的“人性”——驚風雨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精神,說到底,詩中那個舉劍夜奔的壯士就是古往今來無數愛國志士的縮影。
名家點評
安徽大學教授方銘:詩就是詩,黑格爾曾以為藝術的生命就是貫注於作品的“生氣”。什麼是“生氣”呢?這就是藝術結構的表現功能,它激發人的生命感受,人的經驗、理想、欲望、情感等,詩正是這樣一種藝術的激發機制。寫《壯士心》正體現了詩人之心,又激發讀者的心,在這樣生與死搏戰的大時代,我們都應當義無反顧,奮然前行。(《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評析(現代詩歌)》)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孫光萱:壯哉,壯士之心!壯哉,寫《壯士心》的詩人之心!(《新詩三百首鑑賞辭典》)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周政保:殘了的夜,殘了的青燈,夢,兵書,劍,白髮。這是一顆絕望的壯士之心。但戰鼓在催他,於是又使他陷入了雄風當年的回憶。星斗,鐵衣,朔風,絕望之中又增添了幾分絕望……可謂:不悲不壯,壯必悲,悲則壯,悲壯的辯證法才可能生長詩格的悲壯。(《20世紀中國新詩分類鑑賞大系》)
作者簡介
臧克家(1905~2004年),山東濰坊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筆名少全、何嘉。山東大學知名校友,是聞一多的學生,現代詩人,忠誠的愛國主義者,曾任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三屆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八屆委員,第七、八屆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一、二屆理事,第三屆理事、顧問,第四屆顧問,第五、六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委員,第六、七屆榮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主要詩集有《烙印》、《罪惡的黑手》、《從軍行》、《一顆新星》、《春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