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河(海河支流北運河上游溫榆河的支流)

壩河(海河支流北運河上游溫榆河的支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壩河位於北京市東郊。源於東城區東北護城河,自西向東在朝陽區東郊邊界入溫榆河,屬北運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北小河亮馬河和北土城溝等,主河道全長21.63公里,流域面積158.4平方公里。壩河是元代開鑿的運糧河,後被通惠河取代,成為排水溝。1949年後,曾進行4次治理。河道建有蓄水閘7座,一次蓄水量120餘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4.4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壩河
  • 主河道全長:21.63公里
  • 流域面積:158.4平方公里
  • 一次蓄水量:120餘萬立方米
河流簡介,河流開鑿,

河流簡介

壩河位於北京市東郊。源於東城區東北護城河,自西向東在朝陽區東郊邊界入溫榆河,屬北運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北小河亮馬河和北土城溝等,主河道全長21.63公里,流域面積158.4平方公里。壩河是元代開鑿的運糧河,後被通惠河取代,成為排水溝。1949年後,曾進行4次治理。河道建有蓄水閘7座,一次蓄水量120餘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4.4萬畝。
壩河

河流開鑿

初,江南糧賦運入京師,靠水陸聯運。從御河運至通州後,還得陸運或牽挽至京師,非常煩勞。整個元代,對京師附近的運道一直很重視,做了不少的工作。早在元世祖中統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郭守敬就開始籌劃修建京師附近的水路。壩河與金口河就是元代興建的從通州到大都的兩條水道。
壩河,元代亦稱阜通河。漕運路線是自通州起,沿溫榆河至深溝壩入壩河,通過七壩(即在阜通河中途修築了千斯壩、常慶壩、郭村壩、西陽壩、鄭村壩、王村壩、深溝壩等7處大壩),然後到達大都光熙門①[註:壩河路線及圖3-2採用蔡蕃《元代壩河考——大都運河研究》的成果(載《水利學報》—九八四年12期)]。壩河,顧名思義,是以壩蓄水來保證行船的必要水深。在通惠河開鑿以前,通州至大都的糧運還需陸運和挽舟相結合。挽舟的路線,則主要通過壩河。
元代的壩河是在金代的基礎上擴建改造而成。中統三年,“郭守敬請開玉泉水以通漕運”,得到元世祖的批准②[註:《元史·世祖本紀》卷五]。郭守敬的具體建議是:“中部舊漕河東至通州,權以玉泉水引入行舟,歲可省僦車費六萬緡”③[註:《國朝文類,知太史院事郭公(守敬)行狀》卷五十],當時就是利用壩河的路線。
壩河大規模漕運,始於至元十六年,(公元一二七九年)。據《元史·百官志》記載:“新運糧提舉司秩正五品,至元十六年始置。……開設運糧壩河隸戶部”,並設壩夫戶8377戶,車戶5070戶,船戶950戶,車戶出車390輛,船戶出船190艘①[註:《元史·王思誠傳》卷一八三]。可見壩河運輸規模不小。
至元三十年(公元一二九三年)由大都至通州的通惠河通航以後,江南歲運達京師的糧食逐年增加,通惠河雖可免陸運輓輸之勞,但是,載運能力仍遠遠未能負擔從通州到大都的一百多萬石糧食,因此,原來壩河的水陸轉運越來越繁忙。大德六年(公元一三零二年),江南漕米海運達京師一百三十多萬石,壩河日運糧達四千六百餘石之多。若按開冰後二百四十天算,則運輸任務達一百萬石以上。當時壩河船夫僅有一千三百多人,壩夫七百三十人,負擔極為沉重。
由於壩河擔負著重要的運輸任務,所以,元朝廷曾多次組織修治。如至元二十八年十二月,“辛卯,浚運糧壩河,築堤防”②[註:《元史·世祖本紀》卷六]。大德三年(公元一二九九年),又“浚阜通河而廣其堤,歲增漕六十餘萬斛”③[註:程世夫:《雪樓集·元都水監羅府君神道碑銘》卷二零]。大德六年曾全面修治因水漲所衝決的堤壩六十餘處,並修理“河堤淺澀低薄去處”,對六座壩的十九處進行了檢修加固工作④[註:《元史·河渠志》卷六四]。
壩河的運輸管理,到元末時,弊病日大。至正三年(公元一三四三年),“壩夫累歲逃亡,十損四五,而運糧之數,十增八九,”當時,船隻只剩68艘,僅及初年的36%;船戶剩761戶,只有初年的80.1%;站車也減為267輛,僅及初期的68.5%;車戶剩下2755戶,僅及之初的57.7%,壩夫只剩1832戶,只及元初的21.3%。而每年開冰後的二百四十天內,車船接運,任務極緊,晝夜賓士,猶不能給。“一夫日運四百餘石,肩背成瘡,憔悴如鬼”⑤[註:《元史·王思誠傳》卷一八三]。
至正九年(公元一三四九年),因壩河淺澀,曾用軍士和民夫一萬進行疏浚,以圖繼續維持壩河運輸任務。元末,壩河即告廢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