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城

壤城

壤城,今河南省鄧州市古稱壤城(商周時期稱鄧國)。是國務院確定的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壤城(鄧州)在歷史上曾是上郡據區和軍事重鎮。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寫於鄧州花洲書院,壤城也是全球華裔"鄧姓"發源地、醫聖張仲景故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勛祖居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市、丹江口水庫庫區市、享有“中國第一雷鋒城”榮譽稱號;壤城先後被授予對外開放城市、改革開放特別試點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校油泵之鄉、優先發展中等城市試點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壤城(鄧州市)
  • 外文名稱:RangCheng City
  • 別名:鄧州市、鄧
  • 行政區類別:省轄市
  • 所屬地區:河南省
  • 下轄地區:轄3個街道、18鎮、6鄉、1管理區
  • 政府駐地:古城區新華路中段
  • 電話區號:0383
  • 郵政區碼:474100
  • 面積:2369平方公里
  • 人口:188萬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秋冬分明半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花洲書院、陶岔渠首
  • 火車站:鄧州火車站
  • 車牌代碼:豫R
壤城之戰,3點評,

壤城之戰

公元前:
關於鄧州,《山海經》和《史記》均有記載,根據鄧州發現的八里崗仰韶文化遺址推斷,在6400多年前鄧州便有人類生存。西周春秋早期諸侯國鄧國的國都就在鄧州,鄧國還有一個附屬國鄾國(在今襄陽市北),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國鄧國,結束了鄧國長達1274年的歷史,隨後楚國在今天鄧州城區穰城路一帶取“禾實豐登”之義設定“穰邑”,楚懷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韓國襲楚,奪取穰邑;秦朝秦昭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秦國打敗韓國,取穰,穰遂為秦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設定南陽郡(治宛),鄧州隸屬之,當時鄧州境內設有三縣,即穰縣(治今鄧州內城東南隅)、山都縣(治今構林古村)和鄧縣(轄今構林以南及襄陽一帶)。
鄧州美景鄧州美景
東漢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率大軍發起“宛城之戰”,圍張繡於穰。鄧州航運順暢,湍河新野匯白河入漢水再通長江,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穰城南郊開挖運糧河(今為小漕河),把鄧州作為後方糧倉,為“赤壁之戰”運糧草,供應前方作戰。壤城之戰: 曹操在清水之戰失利後,急於儘快消滅張繡與荊州牧劉表聯合勢力,而不納謀士荀攸關於暫緩出兵待機破之的建議。於是年三月,率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守的穰城。此時,曹操聞悉謀士田豐冀州牧袁紹趁虛襲取許都(今河南許昌東),欲迎獻帝號令天下,立即從穰城解圍撤退。張繡率兵尾隨追擊。五月,劉表派荊州軍占據安眾(今河南鄧州東北),切斷曹軍退路,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曹操致書謀士荀彧,預計到達安眾必可擊破張繡。曹操至安眾後前後受敵,遂令連夜開鑿地道,撤出輜重,示弱偽逃,並暗中設下埋伏,待機破敵。張、劉果然悉率所部追擊,進入伏擊圈時,曹軍奇兵驟出,步騎夾攻,大敗張、劉聯軍。曹軍獲勝後,速行北撤。張繡不聽謀士賈詡的勸阻,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後所擊敗;後又聽從賈詡意見,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後衛部隊擊潰。七月,曹操順利返回許都

3點評

壤城之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