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地理
全鎮國土總面積495.5平方公里,轄16個村民委員會139個村民小組,150個自然村,總人口5.49萬人,境內有漢、彝、哈尼、瑤、苗、回、蒙古、布朗等8個民族,國土面積495.5平方公里,有耕地4.29萬畝,其中水田0.46萬畝,人均耕地0.7畝。鄉政府駐地距富源縣城52公里,海拔2025米,集鎮建設日趨完善。經濟作物以烤菸為主,世迤、法土、魯木克等地的白芸豆是外貿出口綠色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魔芋、白蘿蔔、韓國辣椒、花椒等經濟作物發展較快。境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礦產資源以煤為主),並有濃郁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通便利,通信、信息、電力已形成網路,文化、體育、醫療、衛生、教育等服務設施齊全。
鄉鎮概況
墨紅鄉(鎮)地處富源縣西南,位於東徑103°58′18″~104°18′38″,北緯25°19′17″~25°23′12″間。東與營上鎮、竹園鎮相接,西南與麒麟區相鄰,北抵中安鎮。全鎮國土面積495.5平方公里,轄16個村委會,150個自然村,耕地總面積4.29萬畝,其中水田4600畝,人均耕地0.7畝。境內有有漢、回、彝、佤、瑤、哈尼等民族。鎮政府駐地墨紅,距富源縣城54公里,距曲靖市區60公里。最高海拔2748米,最低海拔1791米,平均海拔2025米。墨紅鎮屬亞熱帶高寒冷涼氣候, 立體氣候突出, 年平均氣溫13℃,晝夜溫差大,全年無霜期為230天,年均降雨量為1290毫米,年平均日照1619.9小時。境內
煤炭資源豐富,具有易開採等特點,現探明煤的儲量為4.98億噸,多為主焦煤,煤質較好,主要分布於恩洪礦區和大河--墨紅礦區;預測遠景煤儲量39.78億噸,主要分布於法烏預測區、都格預測區,占富源縣煤儲量的19.50%。有遠近聞名的阿依酸菜、墨紅白芸豆被省農業廳定為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魔芋、
日本總太白蘿蔔種植髮展較好。 鄉鎮境內有
漢、
彝、哈尼、
瑤、
苗、
回、蒙古、布朗等8種民族,2003年總戶數1.39萬戶,總人口5.59萬人,其中男2.99萬人,女2.60萬人,男女比例為115:100。在總人口數中,農業人口數5.53萬人,占總人口數的98.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全鎮有大專以上文化人口201人,中專、高中文化人口1614人,國中文化人口1.04萬人,國小文化人口2.6萬人。2004年末全鎮總戶數1.47萬戶,總人口5.77萬人。
鄉鎮有集貿
市場5個,商業網點遍布全鎮
物資豐富,市場繁榮,白芸豆成為外貿
出口物質,全年實現社會
商品零售總額1800萬元。中心衛生院1個,衛生所16個,醫護人員73人,病床62張。文化中心1個,藏書4000餘冊,電視地面衛星接收站39座,安裝有線電視5200戶,電視覆蓋達95%。
2008年,該鎮共建房17000平方米,加固房屋31942平方米,粉牆247039平方米,建沼氣池、節能改灶1639口(眼),建衛生廄、廁1636個,建水池140個,發展經濟作物(林果)6717畝,建高穩產農田9200畝,發展養殖戶1716戶,養殖各類牲畜13540隻、家禽9900隻,培訓
科技明白人780人。
經濟
墨紅鄉(鎮)經濟以煤炭、
糧食、烤菸、林業、畜牧業為主,是一個多產業的綜合經濟區。2001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3180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2700萬元,農業總產值9100萬元,實現本級財政收入734萬元,財政支出119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40元。全鄉共有
鄉鎮企業305個,其中煤炭企業15個,年產原煤45萬噸,焦煤10萬噸,洗精煤15萬噸,產值4288萬元;個體工商戶290戶,從業人員4293人,產值10612萬元。 墨紅鄉(鎮)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檔案精神,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的目標,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2001年糧食播種面積6.24萬畝,糧食產量2270.5萬噸,人均有糧420公斤;種植
烤菸1.39萬畝,產量151萬公斤,產值1472萬元;有林業面積4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8.02%,覆蓋度56.14%,實現畜牧業產值4533萬元;農、林、牧、漁比例為51:23:15:1。
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4864萬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工業總產值12818萬元,比上年增20%,農業總產值12046萬元,比上年增3%。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18055萬元,比上年增長6.3%,農民人均純收入1593元,比上年增3.24%。全年共組織本級財政收入765萬元,同比增11.8%,完成財政支出512萬元,同比增3.4%。
2004年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81億元,同比增3183萬元,增長12.8%,其中農業總產值完成1.37億元,同比增1599萬元,增長13%;工業總產值完成1.44億元,同比增1584萬元,增長12.4%;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1.98億元,同比增1711萬元,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1769元,同比增176元,增長11%。地方財政收入完成869萬元,同比增104萬元,增長13.6%;支出完成645萬元,同比增長133萬元,增幅為26%。
全鎮
工業企業60個,個體工產戶452戶,從業人員4850人,全年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2.01億元,鄉鎮企業總收入2.27億元。其中煤炭總產63萬噸,實現產值1.2億元。2003年農田水利總投資484萬元完成水利建設項目52件,新增
灌溉面積3400畝,改善灌溉面積500畝,新增蓄水能力0.18萬方,引水能力0.25萬方,治理水土流失1.7平方公里。 2004年完成原煤產量70.52萬噸,同比增7.52萬噸,增長11.9%。實現現價總產值1.25億元,同比增5068.4萬元,增長68.6%。從業人員達3687人,同比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2004年通過引進資金、項目支撐,全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85.9萬元,同比增1740.6萬元,增長71%。
農林畜牧業
墨紅鄉(鎮)農業科技措施全面落實,農業生產呈現出增產增收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年小春糧食播種面積3萬畝,完成產量392.3萬公斤,同比增3.5萬公斤,增長0.9%;大春糧食播種面積6.36萬畝,完成產量1955.4萬公斤,同比增19.6萬公斤,增長1%。農民人均占有糧食417公斤,與去年基本持平。2003年種植白芸豆10000畝,完成產量110萬公斤,實現產值253萬元。糧食作物以
包穀、
水稻、蕎籽、洋芋為主,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9298公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為6217公頃,糧食總產2305萬公斤,人均占有糧食417公斤。墨紅鄉(鎮)
經濟作物經烤菸為主,烤菸生產認真執行曲靖市QTP生產組織管理模式,2003年種植烤菸15000萬畝,收購菸葉166萬公斤,實現收購總產值1450萬元。2004年共栽植烤菸1.45 萬畝,收購中上等菸葉162.3萬公斤,實現收購總值1904萬元,同比淨增454萬元,增長31.3%,取得“雙控”後生產和收購的第二個好年成,促進了農民增收。 畜牧業、林業是墨紅鎮的兩大優勢產業。2003年大牲畜存欄1.27萬頭,生豬存欄5.18萬頭,出欄5.50萬頭,羊存欄2.66萬隻,出欄6117隻,其中山羊存欄2.39萬隻,出欄5334隻,
綿羊存欄2658隻,出欄783隻,家禽出欄4.28萬隻。2004年以大河烏豬為主的養殖業發展迅速。全年出欄肥
豬5.8萬頭,同比增長5.5%,出欄肉牛1080頭,同比增長10%;出欄山羊7008隻,同比增長14.6%。生豬存欄5.43萬頭,同比增長4.7%;大牲畜存欄1.31萬頭,同比增長3.5%;育成仔豬7.47萬頭,同比增長7%。肉類總產量完成6176噸,同比增長6%,其中豬肉產量完成5805噸,同比增長6%。實現畜牧業總產值5936萬元,同比增540萬元,增長10%。大河烏豬養殖示範村、規模養殖戶建設初見成效,共建養殖示範村2個,發展養殖戶96戶,推廣飼養大河烏母豬540頭。
鄉鎮林業面積4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8.02%,覆蓋度56.14%。墨紅鎮
森林總面積50餘萬畝,有大面積的野生
杜鵑花,杜鵑花又俗稱“映山紅”。據介紹,墨紅鎮林區內均有杜鵑花分布,分布最集中的是法土林場和吉克林場。據了解,這裡的杜鵑分為大葉杜鵑和細葉杜鵑兩大花係數十個品種,花色為紅、白、黃、粉、紫等,花團錦簇,五顏六色,嬌艷欲滴,漫山花開的景色美不勝收。墨紅杜鵑花將持續開放約一個月的時間,4月中旬將會迎來墨紅杜鵑的盛花期,屆時是觀賞杜鵑花的最佳時節。2003年墨紅鄉(鎮)完成
退耕還林5250畝,工程造林1000畝,林業樣板180.6,
義務植樹21萬株,堅持管養結合的林業發展方針,創建了連續19年無森林災的好成績。2004年,珠防工程人工造林完成1000畝,封山育林40000畝,完成2002年、2003年退耕還林補植補造8347.2畝68.9萬株。防治病蟲害40000畝。完成國家森林生態補償面積19.8畝,森林防火工作成效顯著。
教育事業
教育體制改革穩步推進,
基礎教育、
成人教育及其它各類教育協調發展。2003年以最佳化教師結構,鞏固普九成果為目標,目前全鎮有教師442人,中學1所(教學點3個),在校學生2524人,完小16所,在校學生7061個,幼兒學前班16個,在校生1064人,國小入學率100%,普及率100%,鞏固率99.9%,畢業率100%。2004年,普實17校通過省級評估驗收。教育基礎得以加強,完成危改面積3945平方米。
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8%,鞏固率達99.7%,國中入學率達95.7%,鞏固率達95.9%。2004年中考錄取394人,完成預期任務。文化工作堅持“三貼近”和正確的宣傳導向,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宣傳報導工作,較好地發展文化宣傳的“喉舌”作用。2004年年,還新編了一批反映民族民間文化的歌舞劇,如《扶貧隊進彝山》、《美酒敬親人》等,不斷豐富了文化內涵。同時,還順利地完成了民族民間
傳統文化的普查登記工作,為鄉我鎮建成“省級民族文化之鄉”奠定堅實的基礎。衛生工作有效推進,服務態度不斷改善,服務質量明顯提高,醫德醫風明顯轉變,衛生建設不斷加強。 為認真貫徹落實《富源縣中小
學生教育管理規程》和“科研興教”
工程,抓好新
課程改革實施方案,中心
學校分階段開展全鎮中國小校(園)校本教研活動。一是由學校教研室(教研組)牽頭對
教師作專題培訓,再由學校學科帶頭人、部分骨幹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對實踐示範活動作具體研究。二是圍繞一節課或一個教學內容,按照自己意圖,自主確定課題,邀請3個以上同事“集體”備課,開展系列教學實踐,組織評價和徵求意見、建議,及時進行自我反思。三是中心學校校本教研考核與評價領導小組負責對各中國小校(園)的教學研究工作進行考核與評價,將教研成果推薦上報並給予表彰獎勵。通過開展自主、互助共贏教學模式的研究,提高了全鎮課堂教學質量,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做到素質教育、課程改革與校本研究有機結合。
土特名優
墨紅白
芸豆產于海拔2200—2700米的冷涼
彝族地區—法土梁子,年產白芸豆300餘噸。白芸豆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蛋白質含量達20%以上,並富含鈣、鐵等多種微量元素,是消費者備受青睞的
保健食品。
墨紅鎮還盛產魔芋,質地較好,年產量達416萬公斤,市場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