塤(漢語文字)

塤(漢語文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塤,漢語二級字,讀作塤(xūn),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亦稱“陶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塤
  • 拼音:xūn
  • 繁體:塤
  • 部首:土部
  • 五筆:FKMY
  • 倉頡:GRBO
  • 鄭碼:BJLO
  • 字級:二級(4416) 
  • 平水韻:上平十三元 
  • 總筆畫:3+7
  • 注音:ㄒㄨㄣ
  • 結構:左右
  • 造字法:形聲:從土、員聲
  • 異體字: 坃 壎 壦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xūn(ㄒㄨㄣ)
1、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亦稱“陶塤”。
基本詞義
塤、壎 xūn
〈名〉
(1) (形聲。從土,熏聲。本義: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大小如鵝蛋,六孔,頂端為吹口。又叫“陶塤”) 同本義 [an egg-shaped, holed wind instrument]。也有用石、骨、象牙製成的
壎,樂器也。以土為之,六孔。——《說文》。字亦作塤。
塤簫管。——《周禮·小師》。註:“大如雁卵。”
調竽笙壎箎。——《禮記·月令》
伯氏吹壎,仲氏吹箎。——《詩·小雅·何人斯》
如壎如箎。——《詩·大雅·板》。註:“其聲平下,與箎相諧。”
禮樂壎坎音也。——《白虎通》
凡六孔,上一、前三、後二。——《新定三禮圖·投壺圖·塤》
(2) 又如:塤箎(塤為土製樂器,篪為竹製樂器,塤篪合奏聲音和諧。後用以表示兄弟和睦,也代指兄弟)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塤【醜集中】【土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0畫
《集韻》同壎。
說文解字
壎【卷十三】【土部】
樂器也。以土爲之,六孔。從土熏聲。況袁切〖注〗坃、壦,古文。
說文解字注
(壎)樂器也。㠯土作。句。六空。空本作孔。今正。詩。伯氏吹壎。毛傳。土曰壎。周禮小師。掌敎塤。大鄭雲。塤、六孔。後鄭雲。塤、燒土爲之。大如鴈卵。爾雅曰。大塤謂之嘂。白虎通曰。樂記雲。壎、坎音也。在十一月。從土。熏聲。況袁切。古音在十三部。白虎通曰。壎之爲言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