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之馬

塞翁之馬

塞翁之馬是一個成語,拼音是sài wēng zhi mǎ,意思是塞馬。比喻得失無常,禍福相倚。出自《淮南子·人間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塞翁之馬
  • 出處:《淮南子·人間訓》
  • 拼音:sài wēng zhi mǎ
  •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
  • 解釋:比喻得失無常,禍福相倚
解釋,出處,用法,

解釋

塞馬。比喻得失無常,禍福相倚

出處

《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西漢初年由淮南王劉安(前179—前121年,漢高祖劉邦之孫厲王劉長之子,即漢武帝劉徹的叔父。)及門客李尚、蘇飛伍被等共同編著。
此書撰著於景帝一朝的後期,而於漢武帝劉徹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進獻於朝廷。
淮南王劉安是當時皇室貴族中學術修養較為深厚的人,他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著書立說,“作《內篇》二十一篇,《外書》甚眾,又為《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亦二十餘萬言”(《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然而這部涉及範圍十分廣泛的文化巨著,留傳下來的只有《內書》二十一篇,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淮南子》。
劉安有心在天下一旦發生變亂時取得政治主動,積極製作戰爭裝備,集聚金錢,賄賂漢王朝的地方實力派。又日夜研究軍事地圖,暗中進行作戰部署。淮南國貴族違法的事件逐漸有所敗露,在朝廷予以追查時,劉安終於發起叛亂。然而叛亂迅速被漢王朝成功平定。劉安被判定“大逆不道,謀反”罪,自殺。淮南國被廢

用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安慰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