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起源,考古發現,歷史背景,社會評價,
歷史起源
從腓尼基時期一直到羅馬帝國衰退時期,塞卜拉泰和大雷普提斯以及奧亞一起構成了聯繫北非和地中海地區海上貿易的貿易三角洲。這裡曾經是努米底亞王朝的組成部分,腓尼基人曾經在這裡建立非洲內陸地區產品加工的基地,公元2-3世紀曾經被併入羅馬版圖,是一處珍貴的文化遺產。
帶著獨特的鄉野氣息,它成了連線北非和來自加達梅斯沙漠商隊的必經之路。塞卜拉泰曾是存在時間短暫的努米底亞王朝馬西尼薩國王統治時期領土的一部分,它於公元前46年被羅馬帝國吞併。
考古發現
在塞卜拉泰考古發掘時發現了大量的文物,有拜占庭鑲嵌畫、古羅馬時期的雕塑、古腓尼基遺蹟等。大多數文物是由義大利考古學家發掘出來的,其中有一些損壞嚴重的文物急需有經驗的文物修理專家來進行修繕。並且有必要在塞布拉塔考古遺址周圍安放一些路障,來防止遊人從海灘上隨意進入該地。
在普尼卡人統治時期,為了防止異族人的侵撓,塞卜拉泰周圍建立起堅固的城牆,到凱撒大帝時期該城逐步繁榮起來。公元138到161年,塞卜拉泰升格為區級,城市建設進一步得到發展。在此期間,採用精美的希臘大理石修築了許多新的建築,如建於公元2世紀的塞拉皮斯神廟以及大力神廟。
歷史背景
塞卜拉泰考古遺址
塞卜拉泰內主要的建築物多建於公元2世紀到3世紀,此時,塞卜拉泰城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鄰海而建的大劇院是這些建築中的傑作,它一共有三層,每層都用巨大的圓柱支撐,劇場內還飾有白色和粉色大理石浮雕。現今,劇場已被義大利考古學家們修復了,並且每年夏季都在此舉行盛大的文化表演。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劇場的粉色的砂石牆正在遭受嚴重的自然破壞,尤其是由於海風和海浪引起的風化剝蝕。劇場的一些建築常常需要就地取材,臨時加固。而海邊的一些建築則逐漸被海水剝蝕,最後消失了。
公元363年,阿斯圖里亞尼斯人入侵,城市遭到嚴重毀壞,朱庇特神廟等一大批建築受到破壞,在隨後的修復工程中出現了一批基督教堂,這是當年查士丁尼皇帝下令修造的。此外,塞卜拉泰城內還有許多公共浴池遺址。公元6世紀,拜占庭人在城市東面修造起城牆,城市規模大為縮小,僅限於司法廣場及其周圍地區,城內居民也大大減少。阿拉伯人占領北非後,塞卜拉泰被逐漸遺棄,並被漫漫黃沙所覆蓋。
社會評價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塞卜拉泰是腓尼基人的貿易站,是非洲內陸商品輸出的出口。塞卜拉泰在羅馬化之前是存在時間很短的努米底亞王國的一部分,它於公元2-3世紀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