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山(夏朝山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塗山是夏朝山名,禹“娶於塗山氏”、“禹會諸侯於塗山”等著名歷史故事,都發生於此,塗山在夏王朝興起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塗山的具體位置有“河南嵩縣說”、“安徽懷遠說”、“重慶江州說”、“浙江會稽說”等,而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是“塗山”即“三塗山”,在今洛陽市嵩縣西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塗山
  • 類型:夏朝山名
河南嵩縣說,理論論據,實地考察,安徽蚌埠說,

河南嵩縣說

理論論據

著名史學家顧頡剛曾指出:“塗山即三塗山的簡稱,在今洛陽市嵩縣西北。”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伊水篇》中記述:“伊水又出陸渾縣之西南……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闕,崖上有塢,伊水經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
錢穆在《史記地名考·三塗》中說:“《水經注》伊水出陸渾縣之西南王母澗,澗北山上有王母祠,即古三塗山也。禹娶塗山氏女傳說當即此。”
唐代文獻《元和郡縣圖志》卷五載:“三塗山,在(陸渾縣)西南五十里。”
聞一多《天問疏證》說:“塗山本即三塗,在今河南嵩縣。”
顧頡剛《古代巴蜀與中原的關係說及其批判》說:禹娶塗山“我以為塗山即三塗山的簡稱”。
同時,呂思勉《先秦史》、孫淼《夏商史稿》、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鄭傑祥《夏史初探》等,皆主此說。因此,“塗山”即“三塗山”,在今洛陽市嵩縣西北,乃是學術界的主流意見。

實地考察

為弄清楚三塗山的具體位置,中國先秦史學會顧問、市文物局研究員蔡運章前後六次到嵩縣三塗山進行實地考察。
他認為,大禹在治理伊河水患時,迎娶了名叫“女嬌”的塗山氏姑娘。“女嬌”就是夏啟的母親,故被後世尊為“王母”。與“女嬌”結婚三天后,大禹便又投入治理洪水的工作中。
伊河水患治好後,大禹得到了天下人的擁戴,接下來發生了“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的故事,確立了大禹天下盟主的地位。之後,大禹又離家到很遠的地方治水,塗山氏女思念丈夫,唱出了我國最古老的情歌“候人兮猗”。
三塗山及其周圍地區,有許多古老的歷史傳說和文物遺蹟。三塗山的主峰今天還叫“女幾山”,“幾”與“嬌”音近義通,與禹妻“女嬌”同名。女幾山南麓有王母澗和王母廟,現存有漢代石刻、隋唐時期開鑿的登山棧道、神馬石等文物遺蹟,還有宋代皇帝敕封的義應侯廟。此外,李白、劉禹錫、李賀等都有歌詠三塗山(女幾山)的詩句,這些都是研究嵩縣三塗山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料。
蔡運章認為,塗山即三塗山,是夏朝祭天的神山。考古工作者在嵩縣德亭鎮孫園村、城關鎮青山屯村、何村鄉閻村、庫區鄉橫落山、田湖鎮陸渾村、飯坡鄉禹王山等地發現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有可能就是塗山氏的文化遺存。

安徽蚌埠說

20世紀80年代,位於安徽蚌埠塗山南麓的禹會村遺址被發現,受到史學界廣泛關注。2006年-2011年,禹會村遺址考古發掘項目列入國家文物局“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安徽隊先後組織五次考古發掘,發現兼容南北的龍山文化面貌和大量祭祀活動有關的遺蹟,發掘者認為這和“禹會諸侯”的歷史事件密切相關。
但亦有觀點認為,夏族活動的中心地域在今河南省伊洛嵩山地區,“塗山”在今安徽省等地說法,是戰國秦漢之際,隨著大一統王朝的建立和對大禹治水偉業的崇拜,大禹治水“足跡”逐漸廣布全國各地後,出現的“附會之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