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秀寺

塔秀寺

塔秀寺始建於1935年,位於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西南15公里處的佳哇達穆瑪山谷(意為馬蹄溝),青山環繞,幽靜莊嚴。全稱“塔秀寺清淨持戒洲”。現全寺建築260餘間,大經堂、小經堂、嘛呢轉經房、佛邸、僧舍依山勢層疊而上,錯落有致。曾發展到三百餘人,成為甘青地區主要的講經傳法道場;前來接受灌頂、聆聽教戒的僧俗信徒絡繹不絕,寺院名望日益興盛。

基本介紹

簡介,建築結構,整體布局,大經堂左側,大經堂右側,主要宗教活動,歷史,17世紀,1982年,拉茂雍增羅桑克珠嘉措,地圖信息,

簡介

海南州貴南縣至西南15公里上畫隆的加哇達紐碼山谷中,有一座三面青山環繞的佛寺,那就是塔秀寺。寺前溪水常流,環境幽靜,據傳,藏曆第十一統通金豬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西藏高僧曲江嘉措來青海進行佛事活動,曾在此建蒙古包寺院。此後,許多佛教界著名學者曾光臨該寺。達賴喇嘛噶桑嘉措與其經師阿旺卻丹曾來此主持佛教儀規。當時上、下西隆的幾十處蒙古包經堂和100多頂蒙古包僧房,“如同空中繁星閃閃發光”,3座蒙古包佛堂頂端的金瓶“光輝耀目”,達賴喇嘛駐蹕的蒙古包行宮,裝飾得如同“玉皇之宮”。可以想見,當時草原地區藏傳佛教流行的盛況。 藏曆十六年統迥木豬年(1935年),在現址建成土房塔秀寺,命名為“南這成丹林”,意為“真誠具戒寺”。此後,陸續興建了一座25間磚木結構的經堂,還有佛塔、活佛府邸、僧舍等。供有釋迦牟尼、宗喀巴、彌勒佛等30餘尊塑像,其中1座高4尺的釋迦牟尼聖像最為珍貴,據傳該像胸前有妙音菩薩遺骨,骨上有天然形成的觀世音圖像。收藏大藏經3部,佛學界高僧之名著千餘部,以及眾多的金銀法器和其他佛教用品。1955年,寺院建築拆毀,文物流散。1982年重建。鑒於拉茂雍增上師精通佛學,潛心修煉,德高望重,入寺僧侶逐年增多,曾發展到三百餘人,成為甘青地區主要的講經傳法道場;前來接受灌頂、聆聽教戒的僧俗信徒絡繹不絕,寺院名望日益興盛。寺僧及學經活佛,分為菩提道次第班、生起次第班及噶然巴班,由拉茂雍增上師、善知識強巴成列、文殊上師洛桑嘉措等高僧親自執教,傳授顯密精義。同時,設辯經院,時常舉行攝類學、悟慧論、因理論、教派概論、七十部、十地五道論、密法總義等聞思辯論活動;設講經院,常年講聞菩提道次第、文殊言教等甚深妙義;
塔秀寺塔秀寺
嚴格誦經儀律,如法傳授諸密乘經典之吟誦唪調、佛樂彈奏、舞畫手印等知識。各學科還都有嚴格的考核俗制。在如此殊勝的聞思辯環境中,已經培育並正在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佛門接班人,嘉塞·扎西尖措、羅桑華丹等……有的通達內明深義,有的修心證得果位,有的擅長正統法事儀軌。
1994年嘉塞·扎西尖措認定為塔秀寺金剛上師,同時擔任寺管會主任,嚴格要求寺院管理和學習制度。
目前,塔秀寺沿著尊者拉茂雍增上師開創的聖道,清淨持戒,培養高僧,宏揚佛法,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弘揚著藏傳佛教名剎之無比功德。

建築結構

整體布局

現全寺建築260餘間,大經堂、小經堂、嘛呢轉經房、佛邸、僧舍依山勢層疊。
塔秀寺而上,錯落有致。大經堂坐西朝東,位於寺院正中,包括一個以走廊環繞而成的長方形庭院和1座面闊5間、進深5間的雙層平頂大殿。廊內整齊地排列著嘛呢轉經筒。穿過庭院,拾階而上,即可進入大殿。大殿為藏式平頂二層磚木結構,正面底層為寬3間,進深1間的前廊,上層為面闊3間的迴廊、兩邊作鞭麻草牆飾,上嵌銅鏡。殿內里16根大柱裹以彩色綢緞,懸有華蓋、幢、飛幡、地鋪6條佛團殿。正面內供拉茂雍增上師靈塔,兩側供奉釋迎牟尼佛和宗喀吧大師塑像。建築富麗堂皇,布置莊嚴肅穆。

大經堂左側

左側為宗喀吧大師佛殿,。一層頂上有一四楞亭閣式建築,金瓦頂,飛檐之上鳥獸雕塑栩栩如生。經堂內正中供奉宗喀巴大師塑像,上側供奉傳承上師塑像,兩側供奉五大本尊塑像,左右櫥內裝滿佛教經典。小經堂高踞於石基之上,前為一方形庭院,院內栽種青松、環境頗為幽雅。
左後側山坡上的小經堂坐北朝南,是文殊菩薩佛殿。

大經堂右側

右側為彌勒菩薩佛殿。正中供奉7米高彌勒菩薩塑像,兩側供奉八大菩薩塑像,及各種經書唐卡。

主要宗教活動

該寺的主要宗教活動為法會,時常接受“菩提道次第論”,四季作開光灌頂,
每月上旬舉行長善淨惡儀軌,每月12日為三護法神誦經祈禱,另有每年正月十一日的曬佛節。該寺拉茂雍增羅桑克珠嘉措上師精通佛學,造詣深廣,在貴南地區宗教界很有威望,多次在塔秀寺或應邀到其他寺院主持萬人參加的時輪灌頂佛事活動。1990年6月塔秀寺舉行的一次佛事活動,由拉茂雍增羅桑克珠嘉措上師誦經傳道,參加的僧俗民眾涉及4省、6州、17縣、96個寺院,達10萬人(次)。
塔秀寺塔秀寺

歷史

17世紀

西藏高僧曲江嘉措來青海宏法,在此建一帳房寺院,名塔秀吉哇。此高僧之轉世形成塔秀活佛系統。後有第六十任甘丹赤巴·丹貝尼瑪、達賴喇嘛·格桑嘉措及其經師阿旺確丹等高僧大德蒞寺加被。1935年,由持金剛拉科·久美成列嘉措指示並賜寺名,以原塔秀吉哇及周邊阿噶桑丹僧續為緣起,第二世拉茂雍增·洛桑克珠嘉措(1908年-2004年)在現址創建塔秀寺清淨持戒洲。不久聚集僧伽百餘名,依次創立清淨佛律三事儀軌、神變祈願大法會、密集、勝樂、大威德本尊修供、祥穗安神開光等佛事活動。至1958年,有僧侶180名,建有經堂45間、僧舍60餘戶、活佛府等,內供釋尊、宗喀巴、彌勒等30餘尊塑像,其中胸前珍藏顯現觀音像之遺骨的釋迦牟尼佛像最為珍貴。還收藏了藏文藏經、歷代高僧文集等千餘部著作及眾多常用、供奉法器。1958年寺廟建築拆毀,文物流散。

1982年

由拉茂雍增上師主持,部分老僧和十餘位出家者入寺,重新建立僧團,設立例茶晨會等制度,恢復原有法事儀軌,並增設密集本尊修供、深義能斷敬事法會、九角伏魔鐵堡等法事儀軌。在各界信徒支持下,重建完成大經堂、彌勒殿、宗喀巴殿、文殊遍知殿、藏經殿等廟宇殿堂,並供奉諸多塑像,收藏大量佛教經典,具備三所依處。各廟宇建築依山層疊,錯落有致,富麗別致,莊嚴肅穆。

拉茂雍增羅桑克珠嘉措

格魯派老一輩傳承上師拉茂雍增仁波切2004年7月3日上午8:20分在青海貴南縣塔秀寺圓寂,享年96歲。拉茂雍增仁波切是青海省一位有很高佛學造詣、德高望重的活佛,為已故十世班禪大師的經師之一,並長期擔任原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已故第八世夏茸尕布活佛的經師,第九世夏茸尕布活佛轉世坐床以後,又承擔起培養小活佛的任務。拉茂雍增仁波切是拉卜楞寺近代著名密宗成就上師拉科仁波切的弟子,格魯傳承持有者,一生從事佛法教學工作,培養了大批佛陀教法的弘揚者,法脈遍及海內外,許多青海甘肅四川等地的格魯派寺院的法台、總法台是拉茂雍增仁波切的弟子。
青海省政協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趙永忠先生在2010年2月22日前往貴南縣塔秀寺,代表省委、省政府看望慰問阿拉雍增仁波切時,高度讚揚了雍增活佛愛國愛教的高尚風格。

地圖信息

地址:塔秀鄉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