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化學(第三版)(201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書籍)

基礎化學(第三版)(201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書籍)

《基礎化學(第三版)》是張欣榮、閻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教材主要適用於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預防醫學、醫學影像、臨床檢驗、生物技術、食品檢驗、護理學等醫學類本科專業。

全書共分十五章,主要包括稀溶液的依數性、酸鹼解離平衡、緩衝溶液、難溶強電解質溶液的沉澱溶解平衡、化學熱力學基礎、化學動力學基礎、氧化還原反應和電極電勢、膠體分散系、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律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基礎化學(第三版)
  • 作者:張欣榮、閻芳
  • ISBN:978-7-04-046387-3
  • 類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 頁數:348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12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面字數:530千字
  • CIP核字號:2016206045
成書過程,編寫情況,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編寫情況

《基礎化學(第三版)》在第二版引入研究型案例的基礎上,對每一個知識點的案例進行了更新。
《基礎化學(第三版)》編寫委員會成員如下:
主編
張欣榮
閻芳
副主編
唐中坤
刁海鵬
編者
曹海燕(天津醫科大學)
劉洛生(山東大學)
尚京川(重慶醫科大學)
解永岩(安徽醫科大學)
張欣榮(第二軍醫大學)
李曹龍(中國藥科大學)
劉坤(青島大學)
鄧克敏(上海交通大學)
儲艷秋(復旦大學)
唐中坤(南方醫科大學)
王全軍(第四軍醫大學)
閻芳(濰坊醫學院)
刁海鵬(山西醫科大學)
楊峰(第二軍醫大學)
趙先英(第三軍醫大學)

出版工作

2016年10月12日,《基礎化學(第三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工作人員
策劃編輯責任編輯封面設計版式設計插圖繪製責任校對責任印製
郭新華
殷英
於文燕
馬敬茹
杜曉丹
陳旭穎
劉思涵

內容簡介

《基礎化學(第三版)》共分十五章,主要包括稀溶液的依數性、酸鹼解離平衡、緩衝溶液、難溶強電解質溶液的沉澱溶解平衡、化學熱力學基礎、化學動力學基礎、氧化還原反應和電極電勢、膠體分散系、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結構、配位化合物、滴定分析、常用儀器分析方法概論、人體中的化學元素等內容,並且每章後附有習題。

教材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醫用基礎化學概述
一、化學與生命科學的聯繫
二、醫用基礎化學的任務與作用
三、怎樣學好醫用基礎化學
第二節 國際單位制和法定計量單位
第三節 溶液的組成標度
一、物質的量和物質的量濃度
二、質量摩爾濃度
三、摩爾分數
四、質量分數
五、質量濃度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數性
第一節 溶液的蒸氣壓下降
一、液體的蒸氣壓
二、稀溶液的蒸氣壓下降
第二節 溶液的沸點升高
一、液體的沸點
二、溶液的沸點升高
第三節 溶液的凝固點降低
一、液態純物質的凝固點
二、溶液的凝固點降低
第四節 溶液的滲透壓
一、滲透現象和滲透壓
二、溶液的滲透壓與濃度及溫度的關係
三、滲透壓在醫學上的意義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三章 酸鹼解離平衡
第一節 強電解質溶液
一、強電解質溶液
二、離子的活度和活度因子
三、離子強度
第二節 弱電解質溶液
一、弱電解質的解離平衡
二、弱電解質解離平衡的移動
第三節 酸鹼理論
一、酸鹼質子理論
二、酸鹼電子理論
第四節 水的解離平衡和溶液的pH
一、水的解離平衡
二、溶液的pH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四章 緩衝溶液
第一節 緩衝溶液的組成和緩衝機制
一、緩衝溶液的組成
二、緩衝溶液的緩衝機制
第二節 緩衝溶液的pH計算
一、緩衝溶液pH的近似計算式
二、緩衝溶液pH計算公式的校正
第三節 緩衝容量和緩衝範圍
一、緩衝容量的概念
二、緩衝溶液影響緩衝容量的因素
第四節 緩衝溶液的配製
一、緩衝溶液的配製方法
二、標準緩衝溶液
第五節 緩衝系在醫學上的意義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五章 難溶強電解質溶液的沉澱溶解平衡
第一節 溶度積原理
一、標準溶度積常數及其與沉澱溶解度的關係
二、溶度積規則
第二節 沉澱反應的利用與控制
一、沉澱的生成
二、沉澱的溶解
三、沉澱的轉化
四、分步沉澱
第三節 生物礦化現象
一、骨骼的形成與齲齒的產生
二、尿結石的形成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六章 化學熱力學基礎
第一節 熱力學基本概念
一、系統和環境
二、狀態和狀態函式
三、過程和途徑
四、熱和功
五、熱力學能
第二節 能量守恆和化學反應熱效應
一、熱力學第一定律
二、熱力學能的變化與等容反應熱效應
三、系統的焓變和等壓反應熱效應
四、反應進度、熱化學方程式
五、Hess定律和反應熱的計算
第三節 化學反應的方向
一、自發過程
二、熵與熱力學第二定律
三、Gibbs自由能與化學反應的方向
第四節 化學平衡
一、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二、化學反應的限度與標準平衡常數
三、標準平衡常數與化學反應的方向
四、多重平衡
五、化學平衡的移動
第五節 非平衡系統熱力學與生命簡介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七章 化學動力學基礎
第一節 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
一、以反應物或產物濃度隨時間的變化率定義的反應速率
二、以反應進度隨時間的變化率定義的反應速率
三、平均速率和瞬時速率
第二節 化學反應速率理論簡介
一、碰撞理論與活化能
二、過渡態理論
第三節 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一、元反應和複合反應
二、質量作用定律與速率方程
三、反應分子數與反應級數
四、簡單級數的反應速率方程
第四節 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一、van’t Hoff規則
二、Arrhenius方程
第五節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一、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二、催化作用理論簡介
三、生物催化劑———酶
第六節 藥物代謝動力學簡介
一、體內過程
二、速率過程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八章 氧化還原反應和電極電勢
第一節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一、氧化值
二、氧化還原電對
第二節 原電池
一、原電池與電極
二、電池的書寫方式
三、常見電極類型
第三節 電極電勢和原電池的電動勢
一、電極電勢的產生
二、原電池的電動勢與電極電勢的測定
三、電池電動勢與Gibbs自由能
四、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Nernst方程
五、電極電勢的套用
第四節 電勢法測定溶液的pH
一、指示電極
二、參比電極
三、溶液pH的測定
第五節 生物感測器
一、感測器工作原理
二、生物感測器概述
三、生物感測器套用實例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九章 膠體分散系
第一節 分散系概述
一、分散系的分類
二、膠體分散系
第二節 表面現象
一、表面積與表面Gibbs自由能
二、表面活性劑
三、乳化作用
第三節 溶膠
一、溶膠的基本性質
二、溶膠的穩定性與聚沉
三、溶膠的製備和淨化
四、氣溶膠
第四節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與凝膠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特點與穩定性
二、高分子化合物對溶膠的保護作用
三、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滲透壓和膜平衡
四、凝膠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章 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律
第一節 氫原子光譜和Bohr理論
一、Rutherford原子模型
二、Bohr原子模型
三、現代原子模型理論
第二節 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徵
一、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二、不確定原理
第三節 核外電子運動狀態的描述
一、波函式和原子軌道
二、量子數及其物理意義
三、原子軌道和電子云的角度分布和徑向分布
第四節 多電子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一、禁止效應和鑽穿效應
二、多電子原子軌道的能級
三、基態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第五節 元素周期表與元素性質的周期性
一、元素周期表
二、元素性質的周期性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一章 分子結構
第一節 現代價鍵理論
一、共價鍵的本質
二、價鍵理論的基本要點
三、共價鍵的類型
四、鍵參數
五、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第二節 雜化軌道理論
一、雜化軌道理論的基本要點
二、雜化軌道的類型和分子的空間構型
第三節 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
一、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的基本要點
二、判斷共價分子空間構型的一般規則
第四節 分子軌道理論簡介
一、分子軌道理論的基本要點
二、分子軌道的能級及分子軌道中電子的排布
三、鍵級
第五節 分子間作用力
一、van der Waals力
二、氫鍵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
第一節 配位化合物概述
一、配位化合物的定義
二、配合物的組成
三、配合物的命名
四、配合物的異構現象
第二節 配合物的化學鍵理論
一、配合物的價鍵理論
二、晶體場理論簡介
第三節 配合物的解離平衡
一、配合物的平衡常數
二、配位平衡的移動
第四節 螯合物和生物配合物
一、螯合物的結構特點及螯合效應
二、影響螯合物穩定性的因素
三、生物配合物
第五節 配合物在醫學上的套用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三章 滴定分析
第一節 滴定分析概述
一、滴定分析的方法和特點
二、滴定分析法的操作程式
三、滴定分析的計算
第二節 分析結果的誤差和有效數字
一、誤差產生的原因和分類
二、準確度與精密度
三、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四、有效數字及其運算規則
第三節 酸鹼滴定法
一、酸鹼指示劑
二、滴定曲線與指示劑的選擇
三、酸鹼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四、酸鹼滴定法的套用實例
第四節 絡合滴定法
一、EDTA絡合滴定的基本原理
二、EDTA絡合滴定套用示例———水的總硬度測定
第五節 氧化還原滴定法
一、概述
二、高錳酸鉀法
三、碘量法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四章 常用儀器分析方法概論
第一節 光度分析法
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二、螢光分析法
第二節 色譜分析法
一、色譜分析法概述
二、氣相色譜法
三、高效液相色譜法
四、毛細管電泳法
第三節 電勢分析法
一、電勢分析法概述
二、離子選擇性電極
三、直接電勢法
四、電勢滴定法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五章 人體中的化學元素
第一節 人體元素組成
一、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
二、人體必需元素的理化性質和生理功能
三、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第二節 元素的選擇與演化
一、豐度規則和生物可利用規則
二、有效規則
三、基本適宜規則
四、有效和特異性的進化規則
第三節 生物無機化學簡介
一、新興的邊緣學科———生物無機化學
二、生物無機化學在發展中的研究課題
第四節 幾種人體必需元素的研究示例
一、常量元素鈣的生理功能和營養
二、微量元素硒的研究
三、微量元素鋅的研究
四、微量元素錳的研究
五、微量元素鎂的研究
科學家簡介
參考文獻
習題
附錄
附錄一 我國法定計量單位
附錄二 一些基本物理常數
附錄三 標準溶度積常數(298 K)
附錄四 一些物質的基本熱力學數據
附錄五 常見氧化還原電對的標準電極電勢表(298 K)
附錄六 常見配合物的標準穩定常數
漢英索引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 配套教材
《基礎化學(第三版)》有配套教材《基礎化學學習指導(第三版)》。
書名ISBN出版社出版時間作者
《基礎化學學習指導(第三版)》
978-7-04-046537-2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11-10
張欣榮、閻芳
  • 數字課程
《基礎化學(第三版)》有配套的數字課程,該課程包含課程介紹、教學大綱、電子教案、演示動畫等板塊。
課程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內容提供者
“基礎化學(第三版)”數字課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2016年9月
張欣榮、閻芳等

教材特色

  • 在編寫內容上體現知識、能力、人格發展並重,將學科線索、社會套用和認知規律相結合。
  • 在內容選取上注重基礎性與拓展性相協調。
  • 針對相關專業學習對象選擇案例,並根據化學學科發展更新了研究型案例內容和部分化學家的生平事跡。
  • 在保持學科知識系統性的基礎上,注重知識呈現時的循序漸進及知識點間的銜接,並以新的版式設計和內容編排使知識體系簡約、系統、連貫。

作者簡介

張欣榮,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化學系,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教授。
閻芳,女,濰坊醫學院藥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